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恩师(秦英霞)

增加 16,200 位元組, 28 天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恩师'''<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7521429/pe…”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恩师'''<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7521429/pexels-photo-7521429.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small>
|}
'''《恩师》'''是[[中国]]当代作家秦英霞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恩师===

我读的书不多,[[认识]]的老师却不少。对于学业上的老师,即使没考上大学,也感谢他们教诲之恩。我要说的这位老师——孙光元,欣赏我的才华,推荐我去教书,帮我改变了人生的轨道。他是我的恩师。

那年初秋,我刚刚结婚,村里有请新媳妇做客的习俗。傍晚,干净利落的女主人(我们娘家是一个村的,我称呼姑姑)过来接我。姑领我走进她那整洁雅致的院落。粉刷的雪白的影背墙,墙顶上压一行朱红色砖,墙根下种了一株盛开的百日红,朵朵艳红的花笑得张着小嘴,似乎在迎接我。五间坐北朝南的厦子房,西边连大门三间偏房,靠东墙长着几垄应季青菜。窗前是一棵硕果累累的石榴,屋门口摆着一棵拇指粗细,二尺多高青翠欲滴的玉树,我从小爱摆弄花花草草,看见这花,忍不住俯下身子去摸摸它的叶片儿。有人说爱笑的人善良,那么喜欢养花种草的人,要么是有闲情逸致,要么是懂得生活情趣。

这样漂亮的小院在九十年代的乡村很少见,可见主人的勤劳能干,善于安排。后来得知的确如此,姑家里地里干活是把好手,庄稼丰收,猪肥牛壮,孙老师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生活比一般庄稼人宽松。

听见说话声,屋里走出来一位身材高挑,皮肤白皙的中年人,他留着平头,那头发有点自然卷,一双和善可亲的眼睛,长脸盘,又高又直的鼻梁左边长了颗肉色的圆痣,很是引人注目。他连声说着欢迎。

姑给我[[介绍]],“你哥哥刚从学校回来,大忙人,难得今天晚上回来吃饭。”按辈分排,我跟着对象叫他哥哥。我想不能这么叫,喊大伯哥说话多不方便呀。跟着姑叫姑夫也不好,自古就说臭姑父烂姨夫,我叫老师吧,这多好!说话对错的都有担待。就轻轻喊了声“孙老师”,然后拘谨地低下头去。

姑待人热情大方,爱说爱笑,一边给我夹菜,一边问我家里的情况,虽然和姑是一个村的,由于相差年龄太大,以前素不相识。我是女客,姑成了主陪,我们娘俩说话,孙老师在旁边给沏茶倒水。

我无意中看见姑的窗台上放着一本《平凡的世界》,就顺手拿来看。姑起身去厨房打汤,屋里很静,为了避免尴尬,孙老师问“你喜欢这本书里哪个人物?”“我喜欢田晓霞。她敢爱敢恨,待人接物不傲慢。”说到书里情节,我的拘束[[消失]]了,我说起孙少平的追求和坚韧,说起对贺秀莲的同情……

“你姑走娘家回来说,村里人都夸你的毛笔字写的好。你读书真用心,都有感悟。”“主要是深入思考才能在写文章的时候用上。”

“你发表过文章吗?”孙老师很感兴趣。在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山东纵横》发过几篇,其中一篇还在征文中获奖了。这是我青春里最自豪的事儿,就顺嘴说出来了。

我发现孙老师的眼睛亮了一下,他放下茶杯走出去了。

一会儿功夫,姑回来了,笑嘻嘻地问我,“你哥哥学校里缺老师,有个班空一周了没人上课。没课的老师们轮流去看着。他让我问问你愿意去吗?”

我以为听错了,不是做梦吧。我喜欢学校,读书没读够,可是哪有一辈子都读书的呢?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好事!我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

结婚后我和对象不止一次说,咱没有发家致富的技术,又不甘心在土地上过一辈子,以后的路怎么走呢?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经常默默地流泪,他就安慰我说车到山前必有路。可是我看到了山,没看到路啊。

在我沉默的时候,孙老师进来了,“别先做决定,回去全家坐下来商量商量,我听你个信儿。”

“可是我能行吗?”

“怎么不行呢?你的书法不错,又会写文章,这就能证明你的能力。”天哪,刚才的对话相当于面试呀!

恰巧这时候对象来接我回家,姑把刚才说的给他叙述一遍,他说争取说服父母,把握住机会。这件事上公婆倒很开明,同意我去教书。

我去教书了。这是一个村里的教学点,只有三个年级,连我四个老师。

站在讲台上,面对着这些叽叽喳喳的孩子我有些手足无措。其他老师告诉我怎么管理班级,如何处理学生纠纷。尤其是董凤美老师,详细讲解收学费流程,手把手教我怎么查作业本更快,怎么按步骤认真备课……对于我,真正做到了传帮带。

可是包班意味着所有的课程都是自己的,不可能每节课都要去询问董老师。

我本着恩威并施的想法工作。现在回想起来,教育方法是简单粗暴的,爱心却是真诚的。因为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全力以赴地爱这群学生。自己买来简笔画大全,美术课上教他们学简笔画,讲国画的工笔和水墨画区别,全不管他们听不听得懂;音乐课教唱《学习雷锋》《我的祖国》《打靶归来》等红歌;体育课带他们做操跑步。学生们是喜欢我的,就和我喜欢他们一样。

[[幸福]]的日子总是过得那么快。转眼寒假到了,学校领导认为一年级学生太小,寒假不安排考试,一学期就这么过来了。

没有一个父母不盼着儿女有出息。回娘家的时候,父亲感叹我有福,遇上贵人了。你这些年又写又画,谁肯提拔你?你那个初中老师给儿子来求亲,许诺只要答应亲事,就让你去学校教书。哪有这样的人?你过年去看看你姑和孙老师,帮助咱的人要记得人家的好。

我为难地说,孙老师的条件那么好,给他买什么呀?

“妮儿,你就是提包点心去了,他们也高兴,人家都是明白人,图你东西吗?你表达的是一片心意。”我点点头,深以为然。白云感谢蓝天的广阔,点缀着天空;花朵感谢大树的滋养,点缀着绿叶;懂得感恩的人,走的路会更远更长。

一学年马上要结束了,暑假前接到通知带学生去东牛中心校考试,抽出考完年级的老师集中阅卷,当场出成绩。

东牛中心校大约有三个足球场那么大,是所小学和初中的联校。院墙四周栽着挺拔的白杨,靠近东西公路的一排有十间教室,当中那间是朝北的拱形大门,走进门去十几米处有棵高大粗壮的梧桐。夏日的梧桐树枝繁叶茂,阴凉满地。微风一吹,甚是清爽。真是天然的空调。上完课的老师们喜欢在这里站一站乘凉。

带学生来考试的几个老师在这里等候[[成绩]],都有些沉不住气,我更是忐忑不安。默默背诵晏殊的“苍苍梧桐,悠悠古风。叶如碧云,伟仪出众……”[[希望]]自己的学生们都能考好。在单位上,你的教学成绩就是你在同事面前说话的底气。结果出来了,我是倒数第一,泪珠不由自主地一串串往下掉,哽咽得说不出话来,感到委屈,付出努力却没有收获。

“快去水井边洗洗脸。”孙老师唤我。“校长知道你付出了努力,光干劲儿大不行,你教学方法有问题。说教学有方,但是教无定方,里边学问大着呢,慢慢来。”我不敢抬头看他,压水井边有棵木槿花开得正旺。粉红色花朵像皱纸叠的那么鲜艳。我攀着一根树枝,瞅着它,恨不得变成一片叶子长上去才好。

刚才校长和我商量好了,开学后你来中心校教高年级。

什么?低年级我还教不好,再去教高年级?

哪个老师不是在摸索中成长起来的。不要怕,有这个干劲儿,准有教好的时候。孙老师安慰着我。

“教书就是哄孩子的活。哄得他们高兴乐意学。想法让他们把教的知识记住,能考不好吗?”旁边的崔老师说:“老孙经常去联校开会,成绩照样嗷嗷的。让他把秘籍传给你。”

我半信半疑地看着崔老师,“真事儿。只要掌握了重点难点考点,擎好啦!”孙老师笑着说“崔老师教数学也是名手,以后你和他搭班,好好跟着他学学。”

崔老师中等身材,略微有点秃顶,瘦长脸,细长的眼睛,一说话就笑,露出洁白的牙齿。巧的是他太太也是我村的一个姑姑。(后来我和崔老师搭班,得到他许多帮助。)

临走的时候,孙老师从作业橱的上格取下几本书“这是几本教育专著。你拿去看看,充充电,加强一下理论学习。”是《陶行知教育名篇》、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我如获至宝。

就这样,我去中心校教四年级语文。

东牛校区在全镇有名的三多一少。民师多,代课多,老教师多;公立老师少,年轻人少。虽然师资力量不占优势,离镇最远,和齐河搭界,教学成绩却很高。

更可贵的是教师们相处得[[和谐]]。历任校长都不摆官架子,老教师们都把年轻人当成孩子一样照顾。

学校里有食堂,中午常住的就是几个离家远的老师。刮风下雨的时候,人就多了。校长会把孙老师、崔老师几个校委会叫在一起商量,和司务长说,饭菜都算在他们身上,不让我们几个刚工作的人拿钱。并且一涨工资,必吃伙饭庆贺,还是他们掏钱,我们几个跟着白吃。我们不好意思,所表示的就是倒茶,端菜。现在记不清吃的啥了,那亲如一家的氛围一直萦绕于怀。

老师们真正做到了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给我们年轻人做出了榜样。

年级高了,压力更大了。有了上次的教训,每节课都进行反思,虚心向别人学习教学经验,常常站在窗外偷偷的老教师听课。这里报纸刊物比较多,看到适合可行的教学方法就拿来运用。这样下来,我带的班考试成绩越来越好,得到领导的肯定和表扬。

这时候我们的房子出了问题,因为经常在房上晒玉米,老鼠盗洞造成的房屋漏雨,房子内墙是土坯的,屋里一年到头比较潮湿,蚂蚁是屋子里常客,老鼠和蛇经常光顾,孩子们看见很害怕,吓的哭好几次。

闲聊的时候,和姑说到房子的问题。姑说“趁着年轻赶紧把房盖起来。孩子小,上学花钱少,将来孩子上大学花大钱了,盖房没有条件了。”孙老师指着他大门口外的两棵白杨树,“等你盖房,当房梁用,又高又直。”就是这样不遗余力的帮助,怎么不让我感动呢?

盖好新房,女儿到上学的年龄了,大弟弟所在的能源部,有所矿务局招工,我对象可以去他那里上班,我也能过去找份工作。就和孙老师商量这个事情。孙老师说“不建议你们去。第一煤矿上的工作危险。第二,大人以后还有机会挣钱,孩子错过了教育,就永远回不来了,你的人生基本定型了,不要因为挣钱耽误了孩子的一生。”公爹也不同意我们走那么远,说这两个孩子是个好苗子,好好在家里培养培养他们吧!这样就放弃了出去挣钱的机会。

孩子们也是争气,[[学习]]从来不让我操心。种着地,养着猪,带着孩子教着书。忙碌着,充实着,日子不紧不慢地过着。

老大在城里上高中,老二马上升初中。搬到城里住的孙老师回来了,他找到我,问今后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想法呀,挺好的。新房已经装修过,日子也宽裕了,非常知足。

孙老师说,你知道吗?城里的教学质量和镇上就是不一样。每年城里中学都招老师,有经验有能力的中学老师都考走了。在城里长大的孩子眼界开阔,见识高远,环境不同,接人待物不一样,所以这就注定了孩子差别,孩子学习成绩这么好,为什么不去城里读书?你们去了,即能照顾上高中的老大,又可以让小姑娘变得更优秀,何乐而不为呢?我可以帮孩子转学。我亲身体验过孙老师说的道理。可是没有住的地方,没有工作,怎么[[生活]]?他说城里人虽然开销大,但是挣钱的机会多,开始几年可能不好混,慢慢的就好了。

我们一家人去了肯定会给他全家添麻烦的。我有些担心,姑说“没事儿。去了叫他们帮着。谁都有作难的时候,兴别人看热闹,不能自己人不管。”姑说我是自己人,我和姑一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她们所做的一切和亲人有什么差别?

孙老师让儿媳妇帮着我租好房子,让外甥给小女儿办理转学手续,他开车拉着我对象到工厂去找工作,孙老师全家为我做的一切,让我公婆非常感动。每次春节回家,都催着我去看望孙老师他们。

大女儿不用住校了,高兴的不得了。在爸爸妈妈身边就是好!住的暖和,吃的饭菜可口。她学习更带劲儿了,顺利考上部署公费师范生。老二在时风中学年年拿奖学金,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由于我工作出色,县[[教育]]局魏局长不仅肯定了我的成绩,还提高我的工资待遇。

说起过来的事,真是感激不尽,无以报答。孙老师却说,这些年我找过六七个人去教书,他们都没有像你这样热爱教育,专心钻研,是你自己的努力,感动老天成全你的[[心愿]]。

我知道孙老师自己就是[[成功]]的奋斗者。他原来是民师,通过招考上的师范,当年姑一人干活,供着他爷三个读书,在当地传为佳话。为了让他安心复习考试,没有大型收割机的年代,过麦都是车拉牛拽,姑把上高中的儿子动员回来帮忙,也不耽误孙老师学习。孙老师进师范第二年,儿子也考上大学,如今苦尽甘来能享受[[生活]]了。他宅心仁厚,佩服拼搏向上的人,他乐意施以援手帮助跋涉者攀登。

一说到感谢,姑就乐呵呵的说,你自己有福。

是有福,遇见你们这样的贵人相助。

我常想:就算你是一颗夜明珠,埋在深厚的土层里,没有人去发现和土块有什么区别?就算你是一匹千里马,没有人让你去奔驰和普通的马有什么差别?你是山谷里盛开的百合,没有人欣赏你,又有谁知道绽放的美丽?

所谓的贵人,就是当你身处困境的时候,肯帮助提携你的人。他们施恩不图回报,更不会聒噪于耳,生怕别人忘记。

同事说起她和朋友的故事:同事买楼时借的钱,已经还给朋友了,特意多给了几百块钱利息。她朋友说起这个事就念叨,如果不是我帮你买楼,你能有今天吗?[[开始]]的时候,同事还蒙情不尽,听到此处就表达感谢。她三番五次地说,同事就敬而远之。

人心里都有杆秤,谁好谁歹哪能忘了啊!你总是这么居功自傲,谁也受不了。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人不言自能,水不言自流。孙老师就是这样的人

他是我的恩师。<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aspx?userid=70840274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秦英霞:一位有梦想的70后。热爱教育事业,一直在小学担任语文教师。喜欢读书、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中触动心灵的故事。曾在县、市级,省报发表散文,诗歌多篇。。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15,71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