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背若芒刺

增加 3,349 位元組, 10 個月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背若芒刺'''(拼音:bèi ruò máng cì)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东汉·班固《汉书·霍光传》…”
'''背若芒刺'''(拼音:bèi ruò máng cì)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东汉·班固《汉书·霍光传》。
“背若芒刺”的原义是像芒和刺扎在背上;比喻因畏忌而极度不安;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宾语。<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166486380 成语故事:芒刺在背]知乎</ref>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img src=" https://i02piccdn.sogoucdn.com/1f89e15a2a860781 " width="180"></center><small>[]</small>
|}
== 成语用法 ==
成文用法
“背若芒刺”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宾语;比喻因畏惧而极度不安。
运用示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回:“不意[曹操]专国弄权,擅作威福。朕每见之,背若芒刺。”
== 成语出处 ==
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东汉·班固《[[汉书·霍光传]]》)
后人据此提炼为成语“背若芒刺”。
== 成语典故 ==
公元前87年汉武帝死后,年仅八岁的小儿子刘弗陵即位,史称汉昭帝。按照武帝的遗诏,由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御史大夫桑弘羊等辅政,掌握朝廷军政大权。
霍光忠于汉皇室,曾采取一系列措施,使西汉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他又利用手中的权力,排斥与自已意见不同的人,把桑弘羊等处死,甚至威逼反对他的一些皇亲国戚自杀,从而使他威名大震。
昭帝的寿命不长,二十一岁就死了。他没有儿子,于是霍光把武帝的孙子刘贺立为皇帝。后来,霍光发现刘贺生活放荡不堪,整天寻欢作乐,经与大臣们商量,把刘贺废掉,另立武帝的曾孙刘询为帝。这就是汉宣帝。刘询的祖父刘据,是武帝的太子,后来涉及到一个事件,连同全家被杀。当时刘询还是婴儿,由于一个狱吏的营救,才幸免于难,后寄养在民间外祖母家。刘询因为从小在民间生活,所以懂得一些生活的艰难。
不过刘询也非常清楚,霍光的权势很大,自己的生死存废完全取决于他,因此对他很害怕。刘询即位后做的一件大事,就是去谒见祖庙。到了那一天,宣帝乘坐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霍光就坐在马车一侧陪侍。皇帝见霍光身材高大,脸容严峻,不由自主地觉得非常畏惧,惶恐不安,就像有芒刺在背上那样难受。
此后,宣帝见到霍光,总是[[小心翼翼]]。公元前68年霍光病死,乘车时再也没有他来陪侍,宣帝才感到无拘无束,行动自由了。
== 成语寓意 ==
霍光开始做侍郎时,小心谨慎,等大权独揽之后,废掉了刘贺,迎立刘询刘询对霍光有种芒刺在背的感觉,霍光功高震主,霍氏一门骄奢放纵,最后落得被满门抄斩。可见,功高震主是作臣子的大忌。当人的权力范围超出常规的认可后,就会引起他人的敌视,这时就要视自身的能力考虑,是要谨慎地进取还是放弃。而人在遇到困难时,不应惶恐不安,而是应该镇定自若地对待,要知道事情总会有解决的办法。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800 語言、文學類]]
77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