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诱术(孙宗信)

增加 13,390 位元組, 1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诱术'''<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19137502/p…”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诱术'''<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19137502/pexels-photo-19137502.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small>
|}
'''《诱术》'''是[[中国]]当代作家孙宗信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诱术===



人类生存在陆地,鱼类生存在水中,物种不同,习性各异。然而这二者却跨界发生了许多联系。鱼肉鲜美,勾发起了人类的口舌贪欲,因此,人类便运用[[智慧]],[[开始]]跨界诱骗水里的鱼儿了。

无论什么事物,要是平淡无奇,[[自然]]是无人问津。要是有了奇处,便会引来人们的觊觎。比若美女,因为自已的美招人注目,因为自己的美鹤立鸡群,同时,也会因自己的美而招致灾祸,红颜薄命。丑女却平平安安度过一生。一个人没有才华,自然不会被社会重视,如果才华出众,必然成为社会的骄子,但也会因为才华而衍生出许多是非。才华是人人希望有的,同时也会带来许多的副产品。以至于有人因才华而遭受磨难,忌恨起自己的才华来。

鱼就是这样,肉质鲜美是它的美,也成了要它命的缘由。

可是,鱼在水中自由游弋,怎样把它诱骗到陆地上,让它们自觉贡献自己的鲜美饱人们的口舌之欲呢?

人们在诱骗鱼类的方法上,简直穷尽了智慧。在海洋大湖上,水面宽广,人们用灯光引诱,用拖网捕捞,在河流湖泊小范围水域上,撒网或者用鱼的天敌,鱼鹰捕获,在池沼小溪上呢,就要用到钓钩了,这也是最具技术性的诱骗手段了。



来看人类诱骗鱼儿的精巧手段吧。

先看那钩,就十分阴险。纯钢打造,涂以黑色,似心形,尖上带一倒钩,这是最阴险的部位,一旦吞入,倒钩就勾住了嗓子眼里的肉,叫不出,喊不出,无法挣扎,越挣扎越痛苦。它冷冷地,静静地,不动声色,蛇一样蜷伏着藏在饵里,一旦发作会迅雷不及掩耳地紧扣要害。

再看那饵,是专门研究了鱼类的口味爱好专业定制的,是根据精通鱼儿心理学的鱼专家的研究成果定制的,比如钓野生鲤鱼、野生青鱼、野生草鱼的饵,在玉米窝料里添加10%的白酒和蜂蜜,0.2%的馥郁香多巴盐和0.1%的鱼阿法;夏季钓鲢鳙,鱼饵中可以添加少量的果酸,尤其是馥郁香果酸,馥郁香果酸,具有淡水鱼类喜欢的舒适果香气味,具有很好的诱食效果。这些精心的调配不但适合各种鱼的口味,连它们的偏好也照顾到了,人把鱼儿的心理和口味研究得如此精准,鱼儿岂有不上钩之理?

饵是以色、香、味俱佳的精美食物做成,加少许糖使之甜,加少许油使之香,加少许酒使之醇,香艳,鲜浓,精心调和成食中极品,足以勾魂摄魄,远远闻之,引你趋近,趋近闻之,引你不能自持,吮之,香。再吮,鲜。三吮,醉。这美艳的诱惑,使鱼一闻此味,神经中招,再也摆脱不开,割舍不下,必欲吞入而后快,除非鱼有绝顶的经验和定力,一般把持不住。

施行诱术时还需营造[[温馨]]平和的环境,周遭平静如昨,看不出丝毫异常。半点也引不起被诱者的警觉。

一切筹划妥当,来吧,香饵撒入,钓杆轻抛,机关藏在岸上,一根柔韧透明的钓丝若有若无地斜入水中,渔翁眯目假寐,世界仍如往常一样明亮,几朵白云悠闲地飘在天上。

水下,一股细细的醇美之香甜随波荡漾,鱼儿循味游来,这是一条老谋深算的鱼,它活到了这般大的年岁足以证实它的老于世故,它看到了清波中那团香艳的饵,它绕着圈围着饵反复审视,用鱼的大脑思索分析:怎么凭空多了这美食呢?莫不是人在布下陷阱?水面,风平浪静,水中,并无异样,香艳味使它心痒难禁,用尾轻轻一触,并无危险,用唇轻轻触一下,津液满口,吞,怕中招,不吞,口舌难耐。正当巡梭再三,决心难下当儿,水下另有一串鱼影游来,口边物要不保了,千钧一发,情势不容多思,慌忙一口吞下,饵刚滑到胃口,钩已冷静击发,倒钩卡在喉中,欲吞不能,欲吐不得,挣扎的声息牵动浮子,惊起假寐渔夫,钓丝抽动,渔杆一甩,在水面上划一个极漂亮的弧线,“扑楞楞”落草岸上,鱼惊恐,惶惑,不解,睁大迷惘的眼睛,哈哈,惶惑什么呢,是你自觉自愿来上我的钩的呀!

整个过程中,渔夫使用了:“使……来……”这一条公式,这条公式看似简略,实则充满玄机,波诡云谲,居心叵测,智慧运用之妙臻于化境。

钓鱼的过程就是诱骗鱼上钩的过程,人们把[[智慧]]运用起来,连不同的物种都能诱骗,诱骗同物种的人岂不是更为轻易?诱鱼上钩和诱人上当的过程基本相似,别看人是万物之灵,只需把这种诱术花样翻新,灵活使用“诱”和“饵”两个工具。人被骗被诱的机率和鱼被骗被诱的机率几乎一样大,在高明的骗局面前,有时,万物之灵的人并不比鱼高明多少。

“使……来……,诱之来,引之来,正如板枪机的那根食指被仇恨勾引,拉竹匾捕鸟牵引绳子的手被贪欲勾引,甩钓丝钓鱼的手臂被鱼鲜勾引,欲望勾动引线,牵引机关一连串动作。



渔夫们有一种特有的术语系统,下饵,咬钩,收网等等,这些词汇专指诱骗鱼儿的技术实施过程,世上还有一种与钓鱼风马牛不相及的行业,但在他们的话语系统里,也经常用到钓鱼的术语,他们把钓鱼的手法用来钓人,基本不用更改程序,他们也要用到饵和钩,他们把[[开始]]诱骗人的计划实施叫做下饵,把人开始中招叫作咬钩,把被诱骗的人叫做鱼儿,把骗术即将得手叫收网。俨然他们就是高明的渔夫。

这行业就是令人憎恶的社会毒瘤——骗子,诈骗集团,这样的人在社会一些暗角泛滥成灾,从古到今蔓延不绝,给那些善良的涉世不深的人们造成了极大灾难。

“诱”是整个事件中最具神秘色彩的动作,是以后所有行动的先机,极具智慧。“诱”需要“饵”,饵的制作需要依据被诱者特点进行特殊设计,量身定做,需要深知你的心灵,深知你的需求,时时翻新,与时俱进,饵的配方力争一举勾出你灵魂里第一需要,最为玄妙,只要“饵”被设计成功,“诱”的计划基本上就成功了。其实,这个计策,几千年前就被圣人说过,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要想得到你,必先用饵引诱你,待你上钩后,拉起钓丝,倒钩卡在你嗓子眼里,你只会越挣脱越紧,只能大睁两眼成为案上之肉,任人宰割了。

从街头巷陌随处可见的象棋,围棋对弈可以见到国人性格之一斑,他们缺少勇士大无畏的冒险精神,喜好研究小伎俩,小谋略等攻防计策,研究兵法一类的书籍也特别多,他们性格阴柔,自私贪婪,喜欢不劳而获,恨人富,笑人贫,这些性格特征,就为骗子的大量出现提供了思想基础。

古代骗术界的八大门派:“蜂麻燕雀,金评彩挂”,各有特点和手法,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古老的手法已经与时俱进,颇具现代色彩了。他们使用的饵也换上了新的包装。

蜂是一群人相互配合行骗,是团队作案,很多人是分工明确,且相互配合,就象唱戏一样,有编剧、导演,更有各类演员,有主角、配角,生、旦、净、末、丑等角色齐全,文武兼备,而这种骗术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布局设计,经过精心策划,前期铺垫多,很有针对性和连环性,经历的[[时间]]周期较长,目标虽大,获益亦巨大。现代社会中的各种电信诈骗,就是“蜂字门”的诈骗术。他们有的冒充伪装成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身份,协同诈骗。

麻是单枪匹马靠自身本事行骗,燕是以女色为诱饵行骗,雀是一帮人花钱买官缺,然后大捞一笔。实际运作起来,也不是单独不变的,会根据不同场景运用多种手段,达到行骗的目的。金瓶彩挂则是指依靠算挂、评书、戏法、打把势卖艺的小生意来行骗。

社会上各种诱术繁复多样,手法翻新,花样百出,令人防不胜防,但仔细审视,细寻端倪,把所有诱惑之术归结起来,也是有规律的,这规律就是两个工具,分别是“饵”和“钩”。

在骗子眼中,人只要有需求,有欲望,这些需求和欲望都可以制作成饵。鱼的需求是美食,制饵比较简单,人群的需求包括精神的、物质的各种各样,制饵不过分门别类罢了。这些饵有些是利用人们的信仰,有些是利用人们的欲望,有些是利用人们的恐惧,有些是利用人们的好奇。他们有些是为了钱财,有些是为了权势,有些是为了名声,有些是为了复仇。

遇到困难或者迷茫的人,他们需要指点迷津,[[希望]]能够预测未来,改变命运,于是饵就是预测大师等;那些生病或者老弱的人。他们希望治愈或者延寿,于是饵就是各种名医等;贪图权势名利的人希望结交有权有势或者有名有利的人,于是饵就是各种假冒的手眼通天的人;对于贪婪财富和向往奢侈的人,于是饵就是各种指导快速致富的能人;对于[[爱情]]和亲情渴望的人,于是饵就是各种型男靓女;对于孤独或者寂寞的人,他们希望得到抚慰,于是饵就是各种温情。人们这些正常需求都会成为骗子做饵的原料,他们会根据人们各种精神和物质需求,一对一设计制作针对性极强的饵,把阴险的倒钩深深隐藏,精准投放到适宜的人群,钓出财物和利益。

社会上许多被骗进火坑的少女,被骗进传销窝点的青年,被骗上当的所有不幸者,都是像前面写到的鱼儿一样,对于饵,巡梭再三,不敢下口,为香所惑,不舍离去,思虑再三,终于忍受不了强烈的[[诱惑]],侥幸心理占了上风,不管不顾就吞了钩。他来不及想为什么凭空就到口了这一美食,这么难于遇到的[[幸运]]之神就突然光顾了自己,更辨不出深深隐藏在食物里不动声色的倒钩,他们忍受不了到了嘴边的食物香艳的诱惑,忍受不了口舌欲望的煎熬,忍受不了即将到手的利益被别人夺走的打击,不加三思就贸然下了口,以后的苦难就是对轻易冲动的惩罚。



既然钓鱼的饵是根据鱼儿的喜好而设计的,人与鱼物种相隔十万八千里,通过研究,就能把鱼的口味和特点研究个透,研究起同类的人来,更是易如反掌。根据人的口味特点制作饵料更能把握精准,骗起人来更能得心应手,比骗无知的鱼儿更加从容。人的弱点是贪婪,贪图小便宜,贪图轻易到手的利益,针对这弱点投饵,百试不爽。人性的弱点不能改变,骗术只要略加改换就能代代使用。比如骗子名医的侃侃而谈把人们骗怕了,就把骗子身份换成藏医、苗医,再变成医学院著名教授,新的身份又可以骗一阵子了,不过把饵换个颜色而已。

因为精明的骗子洞悉了人性的弱点,所有的饵针对人性的弱点精准设计,人改变不了自己的弱点,吞饵就是迟早迟晚的事,这一点被骗子算计得准准的,几乎是必然的,大概率不会失手。吃一堑长一智是对智者说的,一般人吃一堑后还会吃第二堑。掉入一次陷阱,[[记忆]]长了一分,你发誓汲取教训,再不上当,再不为利益所惑,你变得小心翼翼,顾虑重重,不敢尝试,但当诱之术新翻了一个花样,保不准你不会重蹈覆辙,象那条老谋深算的鱼。要想在千奇百怪层出不穷的诱惑前把持得住,你不但得有见识和教训,还得有拒绝诱惑的十分定力。

那么能不能有一种阻挡吞饵的心理屏障,有效的保护人们不再被诱术捕获,使社会减少一些上当受骗的人间惨剧呢?答案当然是有的,那是一句真言,这真言朴实到人人会说,朴素到无色无味,真水无香,像一杯白开水。因为太普通,太过[[熟悉]],己经毫无新鲜感,人们听到了也顺耳一过,毫不在意了,进了耳朵马上就被过滤掉了,然而这句真言却是抵挡诱骗的坚强围挡,阻挡吞饵的心理屏障,这句真言就是,天上不会掉馅饼。<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71096453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孙宗信,男,[[河南]]镇平人,供职于镇平广播电视局。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8,0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