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3,859
次編輯
變更
無編輯摘要
|}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翻译出版委员会办公室'''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翻译出版委员会 [[ 办公室 ]] ,早在1964年,周恩来总理指示,要促成英国李约瑟(Joseph Needham)博士编着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翻译和出版,并由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前身)负责具体组织这项工作。1975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总论》、《天文》、《数学》、《地学》等共7分册的初译本。1986年,李约瑟着作翻译出版项目再次启动,由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担任“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翻译出版委员会”主任委员。 [[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 为此成立“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翻译出版委员会办公室”,具体组织这套书的翻译和出版。从1990年开始,科学出版社与上海古籍出版社合作,先后出版第一卷《导论》、第二卷《科学思想》等卷册,到2019年已经出版15册。
办公室主任:姚立澄
===中国科学技术史===
====历史基础====
近现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艰难而又去曲折的过程。不应否定洋务运动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历史作用,正是洋务运动开始了近代西方科学特别是技术在中国的传播。但是由于 [[ 清朝 ]] 统治的腐败,历经30余年的洋务运动以失败而告终。几乎与此同时,日本的明治维新却获得了成功。1868年的明治维新,建立了带有日本特点的君主立宪制的明治政府。明治政府成立以后,开始大规模引进近代科学技术,并逐渐开始了日本 [[ 科学技术 ]] 的革命与改造,创造出适合日本国情的新的科学技术与生产管理的方法。从1886年到1900年是东方式的日本产业革命的展开时期。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日本从战争中获得了巨额赔款,又得到了中国的资源和市场,大大推进了日本的工业化,科学技术也同时取得了迅速发展。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与中国洋务运动的失败形成了鲜明对照,实践证明了没有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就不会有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就没有国家的近代化和工业化。
====发展历程====
以阶级斗争为纲、曲折前进的三十年(公元
新中国成立后,百业待兴,从1949年开始了 [[ 国民经济 ]] 的恢复时期
为了适应未来建设的需要,必须培养各种专门人才
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以后,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在这条路线的指导下,国家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确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方针,开展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同时把“引进技术”作为发展 [[ 科学技术 ]] 能力的方向
“一五”计划完成后,中国的工业技术力量已经比较可观。1956年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年,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也是同年, [[ 中共中央 ]] 把“百家争鸣”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方针。
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大跃进”时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转折时期。调整时期科学技术发展标志的三大成就:核技术、航天技术、人工合成胰岛素。
====基础探索与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科学研究的主要精力只能集中在与 [[ 经济 ]] 建设紧密相关的应用领域。特别是由于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需要强大的实验手段的支持,限制了基础研究的探索领域。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实验手段的逐渐加强,基础研究才得以在多种领域全面展开。
====高新技术成就====
地球卫星
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 [[ 地球卫星 ]] “东方红1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完成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从东方红1号成功发射至2005年,我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并发射了10多种类型、60多颗人造地球卫星,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量的变化,而是中国空间科学事业发展史上质的飞跃。
中国运载火箭
中国自主研制了12种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 [[ 运载火箭 ]] ,适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卫星。截至2005年4月,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共进行了84次发射,成功的将90余颗中国和外国制造的卫星、4艘神舟无人飞船和神舟5号载人飞船送上太空。从1996年~2005年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经连续42次获得发射成功。
航天发射中心
中国已建成酒泉、 [[ 西昌 ]] 、太远三个航天器发射中心,中国航天器发射中心能完成国内发射任务,又具有为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和开展其他国际航天合作的能力。
载人航天
中国的载人航天研究成果骄人。1975年,我国成功地发射并收回了第一颗返回式 [[ 卫星 ]] ,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第三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为我国开展载人航天技术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核技术
我国的核技术研究始于1955年初,1964年10月成功试爆第一颗原子弹震惊了世界,使中国成为继美国、前苏联、 [[ 英国 ]] 后第四个掌握原子弹的国家。1967年6月后又成功地进行了首次氢弹空爆试验。1971年9月中国的第一艘核动力潜艇下水。“两弹一脡”尖端武器设备的成功,标志我国进入核大国行列,增强了国防实力和综合国力,成功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与核讹诈。并使我国在一些原属空白的重要科技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缩短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
激光技术
激光作为一种具有方向性好、高亮度、高质量、单色性好、相干性好等多项优异特点的新光源,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工业、 [[ 国防 ]] 、通信等领域,成为当代高新技术的代表之一。1960年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产生。1961年,在王之江教授的带领下,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1964年我国用激光演示传送电视图像,并实现了远距离通话。1965年5月激光打孔机成功地用于拉丝模打孔生产。1965年6月激光视网膜焊接器进行了动物和临床实验。1965年12月研制成功激光漫反射测距机,1966年4月研制出遥控脉冲 [[ 激光 ]] 多普勒测速仪,用于国防工程。我国初期的激光技术的发展速度是很快的,与当时的国际水平接近。
新材料技术
新材料作为高新技术的基础和先导,应用范围极其广泛,涉及人类 [[ 生活 ]] 各个方面,在国民经济中也占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并以其高性能、多功能、低成本等特点而备受推崇和高度重视。我国对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及应用给予高度重视,促进新材料技术成果的广泛应用,主要表现在加大新材料成果的转化,先后在各地批准兴建了一批颇具规模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在稀土永磁、人工晶体、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等领域的开发,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世界上5家大型锂离子电池企业中,我国占了2家。
计算机技术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当时我国的科学大师 [[ 华罗庚 ]] 、钱三强等人就开始思考计算机在我国的发展前景。1951年起,他们开始聚集相关领域的人才,加入到计算机事业的行列中。1956年我国制定1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将计算机技术列入优先发展项目,中国科学院成立了计算技术、半导体、电子学及自动化四个研究所。1958年,在前苏联专家帮助下,我国研究成果每秒运算2500次的数字式电子计算机——103机,次年又研制出每秒运算10000次的104机。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个编译系统也于1961年试验成功。1964年,我国研制出每秒运算50000次的电子管 [[ 计算机 ]] ,这是当时运算速度最快的电子管计算机,但当时美国等先进国家已转入研制晶体管计算机。同年,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慈云桂教授等人自行研制了我国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441B机,每秒运算达8000次。次年,441B改进到每秒运算20000次。1973年我国自行研制的集成电路计算机150突破了每秒运算百万次大关,该机的操作系统也由北京大学自行设计完成。
==参考文献==
[[Category: 社會組織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