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徐复观

增加 4,060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姓名 = 徐复观 (1903-1982) | 图像 =[[File:徐复观.jpg|缩略图|center|[http://i6.hexunimg.cn/2013-04-01/152725827.jpg 原图链接]]]| 图像说明 = '''<big></big>'''| 出生日期 = | 国籍 = | 籍贯 = | 职业 = | 母校 = | 研究领域 = }}'''徐复观'''(1903-1982) ,湖北浠水人,新儒家学派的大家之一,亦是台、港最具社会影响力的政论家,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典范。[1] 原名秉常,字佛观,后由熊十力更名为复观,取义《老子》 "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 [1] 八岁从父执中公启蒙,续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及国学馆接受中国传统经典训练。1926年参加国民革命军。1928年赴日留学,大量接触社会主义思潮,先入明治大学,后就学于日本士官军校。1931年九一八事件爆发后,激于民族义愤,提前返国。七七事变后,投身抗战,亲身参与娘子关战役及武汉保卫战。1943年,任军令部联络参谋,派驻延安。数月后返回重庆,任蒋介石侍从室机要秘书,擢升少将。[1] 1944年谒熊十力先生于重庆北碚勉仁书院,并拜入其门下。在熊先生的开导下,重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心,并从自身的实际经验中,体会出结合中国儒家思想及民主政治以救中国的理念 。[1]1949 。1949 年,徐复观迁台,定居台中,并历任省立农学院、私立东海大学及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2]1958年元旦,徐复观与唐君毅、牟宗三、张君劢联名发表《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3] 。1969年赴香港,在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继任教席。[2]1982年4月,徐复观因胃癌在台湾逝世,享年80岁。[2] ==个人作品== 徐复观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这些论著,思想深邃,立论卓特,文风雄健,涵盖中国哲学、经学、史学、文学、艺术诸领域。其间一以贯之的主线,即通过对中国文化作"现代的疏释",阐扬蕴含其中的中国人文精神。徐复观的学术著作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涉猎的范围广,从思想史到经学史、政治史、逻辑学说史,从文学到艺术,均有建树;二是著作水准高,徐先生的著作条分缕析,结构整严,随机感悟,透辟见底,言词恳切,真诚感人。 == 主要著作 有: ==《政治与学术之间》、 《中国人性论史 ·先秦篇 》、《两汉思想史》 (三卷) 、《中国思想史论集 》、《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编 》、《公孙龙子讲疏》、《儒家政治思想与民主自由人权》、《周官成立之时代及其思想性格》、《中国经学史基础》、《中国艺术精神》、《石涛研究》、《中国文学论集 》、《中国文学集续编 》等。 ==学术观点== 徐复观在抗战时期曾师事熊十力,接受熊十力"欲救 国,必须先救学术"的思想,从此下决心去政从学。其为学不喜形而上学的哲学,以为探讨中国 化不能离开具体平实的现实世界,着重于历史时空中展现的具体世界。 徐复观别名徐秉 在先秦两汉思想史研究方面颇有建树。主张要在中国文化中找出可以和民主衔接的内容,力图揭示历史上个人主义与专制政体、道德与政治的对立和冲突。强调对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与传统思想文化应加以区分,认为儒家思想在长期专制压迫下必然会歪曲和变形,说明专制政体压歪和阻隔了儒家思想的正 发展,却不能说儒学就是专制的"护符"。认为中 传统思想始于殷周之际,以人性论为其主干,而孔、孟、老、庄及宋明理学家的人性论就是 中国民族汉族 人性思想的主流。提 一种不同于宗教恐怖绝望意识的"忧患意识"概念,认为正是在这种忧患意识的激发下产 了中国的道德使命感和文化精神,它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湖北省浠水县==人物评价== 徐先 日期1903年1月31日乃斯 日期之英豪,他已尽了其鸣时代之艰难与民生之疾苦之责任。--牟宗三1982年4月1日职业 我想在现代学术史上,徐先生扮演的是一个十分重要而特殊的地位。他的学术经验和政治经验一样,可以说都不是正统的,但是其价值正在这种地方,他在价值上并不追攀主流或当权派, 术上也表示出伟大的异端的精神。--余英时毕业院校 湖北省立第 徐复观先生的人格风范,就像东海一样的辽阔,像大度山 师范样的永恒。--杜维明主要成就 徐复观与牟宗三、唐君毅同列为"现代 新儒 学"的 代表人物 ,对现 新儒学在20世纪下半叶的兴起 出了独特的贡献。1958年,他与牟宗三、张君劢、唐君毅联合署名的 中国 文化敬告世界 性论史 士宣言 《两汉 发表,成为新儒学 想史》《 潮在港台地区崛起的重要标志。在学术上,他接受熊十力"亡国族者常先自亡其文化"、"欲救 中国 ,必须先救学术"的思想,加上他独有的政治与军事生涯,使他更关注现实生活,无意致力于形而上学体系的建构,做思辨型、书斋型的学者,而是以 思想史论 集》《 、时政杂文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学术与政治之间思考和探索,力图发掘出 中国 艺术 文化的人文 精神 ,把儒家政治理想与民主政治追求结合起来,把现代新儒学与自由主义结合起来,以建设一个统一、富强、民主的中国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他以自己的政治经验和政治眼光,对于中国文化中的政治思想问题、意识形态问题、知识分子问题 ,都作出了独具慧眼、敏锐深刻的阐释。 不仅在学术上,在他的大量政论文章、杂文也都渗透了他对国家前途和中国文化的真挚关怀,体现了他的文化观和历史观,富有深沉的历史感和强烈的思想性。他对大陆"文革"时期否定民族文化传统的极"左"路线提出过尖锐批评。他去世前两年向前去看望他的廖承志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合理部分,更容易被中国人接受。"建议"中共能够发扬传统文化中的民主主义思想。"他还对台湾少数"台独"言论进行揭露批评。可以说,徐复观是中华民族文化根基的执着守护者。
1,25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