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國立宜蘭高級中學

增加 10,677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國立宜蘭高級中學'''<br><img src="https://uniform.wingzero.…”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國立宜蘭高級中學'''<br><img src="https://uniform.wingzero.tw/assets/images/badge/tw-yilan-ylsh.gif"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uniform.wingzero.tw/school/intro/tw/27 圖片來自uniform]</small>
|}

'''國立宜蘭高級中學'''('''National Yilan Senior High School'''),位於[[臺灣]][[宜蘭縣]][[宜蘭市]]市區西南側,簡稱'''宜蘭高中'''、'''宜蘭中學'''、'''宜中''',舊稱'''宜蘭省中'''、'''省宜中'''、'''省立宜中''',前身為日治時期'''臺北州立宜蘭中學校''',民國57年(西元1968年)停止招收初中部後更名'''臺灣省立宜蘭高級中學''',民國89年(西元2000年)2月1日廢省改隸屬[[中華民國教育部|教育部]],更名為'''國立宜蘭高級中學'''並使用迄今,校史迄今達八秩,校風自由,學校代表色為白色,由於舊校徽有翅膀圖樣,而又有「'''翱翔青年'''」之稱,

== 校史 ==
===校史簡述===
宜中的校史概分為「台北州立宜蘭中學校」時代(日治時期)、「臺灣省立宜蘭中學」時代(省立完全中學時期)、「臺灣省立宜蘭高級中學」時代(省立高級中學時期)及「國立宜蘭高級中學」時代(國立高中時期)來介紹

===日治時期===
[[昭和13年]](西元1938年),[[蘭陽女中|蘭陽高等女學校]]設立,宜蘭林姓追遠堂鑑於宜蘭地區無中學,欲設立「'''私立蘭陽中學校'''」或「'''長林中學'''」,花費5萬元於金六結購置校地,爾後台北州會答覆,由於宜蘭無中學校,必須設為官立,接受日本裁編,方可設立,林姓追遠堂遂將地捐予台北州會,當時台北州廳就中學設於宜蘭地區三郡進行公開表決,最終結果為宜蘭郡135人,羅東郡90人,蘇澳郡45人,判定宜蘭中學校設立于[[宜蘭街]]。<ref>宜蘭縣學校教育;宜蘭縣縣史館編-宜蘭中學校的設立</ref>

[[昭和16年]](西元1941年)[[2月16日]],由宜蘭士紳、財團法人林姓追遠堂等人擬成立「'''宜蘭中學校'''」于金六結,將申請成立書遞至台北州會審核

[[昭和17年]](西元1942年)[[4月1日]],改隸[[台北州廳]]管轄,宜蘭高中前身「'''臺北州立宜蘭中學校'''」正式成立,為當時臺灣官立15所[[舊制中學校]]之一,由臺中州立第二中學校教諭五島陽空先生擔任初代學校長,宜蘭中學校為宜蘭地區繼「[[國立宜蘭大學|宜蘭農林學校]]」及蘭陽高女之後的第三所中等學校,也是宜蘭第一所普通中學,當時被宜蘭士紳耆老簡稱「'''珍子滿力的高女、巽門的中學'''」,第一屆入學試驗設考場於宜蘭農林學校武德殿,報考者約786人,約360人為宜蘭地區(在當時指宜蘭郡、羅東郡、蘇澳郡)以外的學生,其餘為宜蘭地區本地學生,當時中學校一學期學費約42日圓整(當時一般教職員薪水約70日圓)。

[[昭和17年]](西元1942年)[[4月30日]]舉行第一屆入學式,共錄取100人左右,創校初期借用臺北州立宜蘭尋常小學校(今宜蘭縣立光復國小)校舍上課,當時主要招收日本籍學生,日臺比例為9:1,修業年限為4年。

日治時期聘任15名教師,聘任大倉英太郎、田中忠一、柳沼重德、高畠又市、田澁和、河井為海擔任初代教諭,囑託由台北州立蘭陽高等女學校(今[[蘭陽女中]])、宜蘭農林學校(今[[國立宜蘭大學]])教諭及臨聘教諭村田武男(宜農)、吉田次郎(宜農轉任宜中)、織田永生(蘭女)、高梨榮作(蘭女、宜農)、那須精明(宜農)、落合彥二(宜農)兼任。

[[昭和19年]](西元1944年),因校舍遭受[[太平洋戰爭]]火災燒毀,遷至「宜蘭區署」上課。

[[昭和20年]](西元1945年),第一期學生畢業。

===學校===
'''学校'''(或稱[[學院]]) 是一種為[[教師]]及[[學生]]提供[[教学]]環境的[[機構]],並通過特定的[[教育]]方式增進對學生的知識和價值體系。現時,大部分國家設有正式的教育制度,有時更為國民提供[[義務教育]]。在正式的教育制度下,學生需在不同類型的學校接受教育。這些學校的分類因文化和制度而異,但可以總括為[[小學]]、[[中學]]和[[大學]]。小學一般為兒童而設,提供基本教育。學生在完成小學教育後,通常會就讀中學。最後,提供[[高等教育]]的學校可成為「大學」或「[[專科學校]]」。

在這些主要學校類型外,在某些國家的學生可能會在小學教育和中學教育的前後在其他學校接受教育。[[幼兒園]]和[[幼稚園]]為[[幼童|年幼兒童]]而設,在小學教育前就讀。在完成中學教育後,中學生可選擇就讀大學、[[職業學校]]、專科學院或[[神學院]]。某些學生可以選擇就讀另類學校,接受有別於主流教學方法和課程的[[另類教育]]。<ref>{{cite web |url=https://oda.hio.no/jspui/bitstream/10642/888/2/802941.pdf |title=Leseferdighet og skolevesen 1740–1830 |publisher=Open Digital Archive |access-date=15 May 2014 |archive-date=2016-04-14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414015817/https://oda.hio.no/jspui/bitstream/10642/888/2/802941.pdf |dead-url=no }}</ref>

學校也可分為政府營運和私人營運的學校。[[私立学校]]通常在政府教育未能夠提供某種教育方法或課程時設立。某些私立學校有宗教背景,在政府未能提供宗教教育時,作出額外教育,如[[基督教學校]]、[[伊斯蘭學校]]、[[佛教學校]]等。為成人而設的學校更提供專門教育,如[[軍訓|軍事學校]]、[[商學院]],等。另類學校更包括[[在家自學|在家學校]]和[[線上學習|線上學校]]等,使教學可以脫離傳統校舍。

== 歷史 ==
位于[[英国]]东南部的[[坎特伯雷]],建立於公元597年的[[The King's School, Canterbury|国王学校]],可能是现存最古老的学校之一.<ref>{{Cite web|url=https://www.kings-school.co.uk/about/history/|title=History of the School|website=The King's School, Canterbury|language=en|access-date=2019-07-27|trans-title=校史|archive-date=2019-07-27|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727070256/https://www.kings-school.co.uk/about/history/|dead-url=no}}</ref>;而[[中国历史|中国]]最早的學校,据估计是在[[周朝]]。清朝後逐漸出現[[太學]]之類官方辦的學校。

== 學校教育的目的 ==
學校教育的目的隨著時代和[[政治]]、[[文化]]的不同而有差異。

在[[中国历史]]上的[[周朝]],學校[[辟雍]]是[[統治階級]]培養[[貴族|下一代]][[品格教育|品格]]、[[雅乐|禮樂]]、[[閱讀|讀]][[寫作|寫]]和[[軍事]]技巧的場所。

但如果學校實行填鴨式教育制度,只會令學生無法吸收知識,違背學校令學生學習不同知識的理念。

== 常見的分級 ==
[[欧洲]]的一些地区,[[文理中学|高级中学]]({{lang-en|Gymnasium}})是中学的一种,入学的学生一般成绩较突出。在[[德国]],十三年级之后(一些地区是十二年级),将完成高级中学学习并参加德国大学入学考试(Abitur)(在[[奥地利]]和[[瑞士]]称为Matura考试)。

在[[英国]],學校要是指[[高等教育]]階段前的教育機構,大致上可以被分为[[小学]](有时进一步区分为[[幼稚園]]和小学)和[[中学]]。而這些學校是由[[女王教育检查员]](Her Majesty's Inspectorate of Education)這個機構來管理的。

在[[北美]],學校是指所有级别的教育機構,包含以下所有机构:幼稚園、小學、中學(即[[初级中学]],英文称middle school、intermediate school或junior high school,根據招生的學生年齡及地區而定)、[[高級中學|高中]]、[[學院]]、[[大學]]及[[研究生院]]。在[[美國]],从幼稚園到[[高級中學|高中]]的所有學校都是由各州的教育局來监督的。许多早期的美国公立学校都是单间学校,一位老师在一间教室里面教7个年级的学生。20世纪20年代起,单间学校被整理为多教室的学校,越来越多学校提供了[[校车]]运送学生。

== 常見的分類 ==
在[[英國]]及[[北美洲|北美]],[[學校]]可以是部分或完全自主運作管理的機構,不一定是公立義務教育學校系統的一部份。'''學校'''可以專精於某一個領域,例如:經濟[[學院]](如[[伦敦经济学院]])、舞蹈學校或记者学校。也可能基於某類學生而設立,如特殊學校、聾啞人士學校等。

== 批评與替代 ==
在整个20世纪,传统的学校受到广泛的批评。法国社会学家[[皮耶•布迪厄]]在他的著述《差别:对品味评价的社会批判》中说明了'''学校'''的[[阶级]]结构再製機制。

学校(尤其是[[威權體制教育]]的學校)被指责对孩子的学习有更多的抑制作用而不是激励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它使孩子产生恐惧。一些人更喜歡學生有充份自由的[[民主學校]]或其他[[另類教育]],其他人喜欢[[在家自學]],或參與[[非學校教育機構]],而不去上学。

== 動物學校 ==
[[動物學校]]是訓練動物的機構,有些學校訓練一般的生活常規,有些則教導專業的導盲技術。

== 現代學校 ==
在現代,學校仍然是傳授知識及技能的重要場所,但因為社會價值觀的改變,使部分的學生為了文憑而打混摸魚。加上部分教師認為只需把他所瞭解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就足夠,而忽略教導[[倫理]][[道德]],及正確的[[價值觀]]給學生。

== 校園設施 ==
* [[教室]]
* [[禮堂]]
* [[自修室]](可能和圖書館併設)
* [[图书馆]]及閱讀角
* [[體育館]]及[[操場]]
* [[電腦教室]]及語言教育室
* [[实验室]]
* [[办公室]]([[校长]]室、教員室、總務部及校務處)
* [[會議室]]
* [[校工]]([[交流生]])[[宿舍]]
* [[學生輔導室]]
* [[天台]][[花園]]
* [[福利社]]

== 參見 ==
等級分類
* [[初等教育]]
* [[成人教育]]
* [[課程]]
* [[補習班]]
* [[家庭教育]]
* [[義務教育]]
學校分類
* [[私立學校]]
* [[寄宿學校]]
* [[預科學校]]
* [[音樂學院]]
* [[语言学校]]
* [[鄉校]]
學校組成
* [[校園]]
* [[校車]]
* [[校友]]
* [[校友會]]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中小學]]
28,72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