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苏门四学士

增加 4,412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苏门四学士'''》指北宋后期在苏轼提携下而知名于时的四位诗人: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 苏轼作为继…”
《'''苏门四学士'''》指[[北宋]]后期在[[苏轼]]提携下而知名于时的四位诗人: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

苏轼作为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当时享有盛誉,黄、秦、晁、张四人都曾得到他的培养、奖掖和荐拔,《宋史·黄庭坚传》记载:“(黄庭坚)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天下称为四学士。”同时也是苏轼最先将四人的名字并提,“如[[黄庭坚]]鲁直、晁补之无咎、秦观太虚、张耒文潜之流,皆世未之知,而轼独先知”,由于苏轼的推誉,四人很快名满天下。

==黄庭坚==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黄豫章,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之开山鼻祖。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 检讨官,后擢起居舍人。

黄庭坚书法初以宋代周越为师,后来受到[[颜真卿]]、[[怀素]]、杨凝式等人的影响,又受到焦山书体的启发,形成自己的风格。黄庭坚大字行书凝练有力,结构奇特,几乎每一字都有一些夸张的长画,并尽力送出,形成中宫紧收、四缘发散的崭新结字方法,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在他以前,圆转、流畅是草书的基调,而黄庭坚的草书单字结构奇险,章法富有创造性。黄庭坚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主要墨迹有《松风阁诗》、《华严疏》、《经伏波神祠》、《诸上座》、《李白忆旧游诗》、《苦笋赋》等;书论有《论近进书》、《论书》、《清河书画舫》、《式古堂书画汇考》著录。

==秦观==

(1049~1100),字太虚、少游,号淮海居士,高邮人,北宋文学家。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曾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政治]]上倾向旧党,哲宗时“新党”执政,被贬为监处州酒税,徏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至藤州而卒。

秦观生性豪爽,洒脱不拘,溢于文词。20岁作《浮山堰赋》,24岁作《单骑见虏赋》,为世人所重。其散文长于议论,《宋史》评为“文丽而思深”。其诗长于抒情,敖陶孙《诗评》说:“秦少游如时女游春,终伤婉弱。”他是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其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兼胜。代表作为《[[鹊桥仙]]》(纤云弄巧)、《望海潮》(梅英疏淡)、《满庭芳》(山抹微云)等。

==晁补之==

晁补之(1053~1110),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元丰二年(1079)进士,授澶州司户参军、北京国子监教授。元佑间调京,历任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后派任扬州通判,又召回秘书省等职。绍圣初,出知齐州,后因编修《神宗实录》失实的罪名,连贬应天府、亳州、信州等地。[[宋徽宗]]立,召拜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崇宁追贬元佑旧臣,出知河中府,徙湖、密等州,后退闲故里。晚年起知泗州,死于任所。

==张耒==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淮阴(今属[[江苏]])人。自幼聪颖,年十三能为文,熙宁六年(1073)中进士,曾历官临淮主簿、寿安尉、咸平县丞等职。迁秘书省正字、著作佐郎、秘书丞、著作郎、史馆检讨,又升为起居舍人。绍圣初,以直龙图阁知润州。后谪监黄州酒税,徙复州。徽宗即位,起为通判黄州,知兖州,召为太常少卿。崇宁初,因遭弹劾而贬为房州别驾,后居于陈州宛丘。建炎初,赠集英殿修撰。

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柯山诗余》。

==参考文献==
[[Category:850 各地方文學;各民族文學;各體文學]]
279,16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