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盐井

增加 16,678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B6C1" align= center| '''<big>盐井</big> ''' |- | File:盐井.jpg|300px|缩略图|居中|[http://n.s…”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B6C1" align= center| '''<big>盐井</big> '''
|-
| [[File:盐井.jpg|300px|缩略图|居中|[http://n.sinaimg.cn/front/267/w640h427/20190120/mmCV-hrvcwnm0399075.jpg原图链接][https://pic.sogou.com/pics?ie=utf8&p=40230504&interV=kKIOkrELjboMmLkEkL0TkKIMkLELjb8TkKIMkbELjbgQmLkElbcTkKILmrELjbgRmLkEkLYTKVeRFTbxHUwElKJ6wu9DxqRLzO1H1qR7zOMTEl%20OKaIPjeh5yupNj%20lHzrGIOzzgEl%20XJ6IPjeh5yuF9j%20h5yupNj%20lHzo%3D%3D_365607746&query=%E7%9B%90%E4%BA%95来自搜狗网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CDCDCD"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盐井乡
'''盐井乡'''的正式名称是“[[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盐井纳西民族乡”<ref>[https://www.sogou.com/tx?query=%20%E7%9B%90%E4%BA%95%E4%B9%A1%E7%9A%84%E6%AD%A3%E5%BC%8F%E5%90%8D%E7%A7%B0%E6%98%AF%E2%80%9C%E8%A5%BF%E8%97%8F%E8%87%AA%E6%B2%BB%E5%8C%BA%E8%8A%92%E5%BA%B7%E5%8E%BF%E7%9B%90%E4%BA%95%E7%BA%B3%E8%A5%BF%E6%B0%91%E6%97%8F%E4%B9%A1%E2%80%9D&hdq=sogou-site-706608cfdbcc1886&ekv=3&ie=utf8& 盐井乡的正式名称是“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盐井纳西民族乡”],搜狗问问 - wenwen.sogou.com/z... - 2016-5-31 </ref> 。它地处西藏自治区东南端,位于横断山区澜沧江东岸芒康县和德钦县之间,平均海拔2400米左右。东北与四川巴塘相邻,南与云南德钦接壤,西与西藏左贡县扎玉、碧土、门孔等相连,气候相对炎热,盛产[[青稞]]、[[大麦]]、[[玉米]]、[[小米]]等[[农作物]],以及[[苹果、]][[梨子]]、[[石榴]]、[[核桃]]、[[西瓜]]等水果。

中文名
盐井纳西民族乡
地理位置
西藏自治区东南端
平均海拔
2400米左右
所属地区
面积
1.3万平方公里
简称




1概况
2地理位置
3政区沿革
4地形地貌
5气候水文
6自然资源
7盐业历史
8交通运输
9盐田生产
10佳家面
11葡萄产业
12天主教堂
13最佳旅游时间

==概况==
西藏盐井乡风景一览

茶马古道上的明珠,纳西族人称其“察卡”即盐井,“察”是食盐,“卡”是洞眼。纳西族和藏族的本土文化、纳西族的东巴教、藏族的藏传佛教和19世纪传入的天主教文化,和谐地共存在这个横断山的峡谷古镇里。盐井地处西藏自治区东部的昌都地区东南部,横断山脉、宁静山脉南北贯通,东有金沙江,西有澜沧江,自然资源丰富,现辟有盐井自然保护区。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设乡。盐井也是一个在西藏迄今唯一有天主教教堂和信徒的地方。

==地理位置==

地处东经98°28′—99°06′,北纬28°37′—29°30′。东与四川省巴塘县隔江相望,南与云南省德钦县毗邻,西连碧土县,北接芒康县。县驻地盐井乡距拉萨市1366公里。距昌都550公里。县域总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耕地3.96万亩。

==政区沿革==

盐井为汉语名,以当地特产井盐而得名,藏语称为擦卡洛。清光绪三十四(1908年)设盐井宗,1912年后为西康省管辖,1950年为昌都地区解放委员会管辖,1960年盐井县与宁静县合并称宁静县,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设盐井县。

==地形地貌==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B6C1" align= center| '''<big>盐井</big> '''
|-
| [[File:盐井1.jpg|300px|缩略图|居中|[http://www.tibetol.cn/uploadfile/2016/0503/20160503093420859.jpg原图链接][https://pic.sogou.com/pics?ie=utf8&p=40230504&interV=kKIOkrELjboMmLkEkL0TkKIMkLELjb8TkKIMkbELjbgQmLkElbcTkKILmrELjbgRmLkEkLYTKVeRFTbxHUwElKJ6wu9DxqRLzO1H1qR7zOMTEl%20OKaIPjeh5yupNj%20lHzrGIOzzgEl%20XJ6IPjeh5yuF9j%20h5yupNj%20lHzo%3D%3D_365607746&query=%E7%9B%90%E4%BA%95来自搜狗网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CDCDCD"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与云贵高原接壤,属三江流域峡谷区,地势北高南低。主要山脉有宁静山、怒山等,最高峰朋波日峰海拔5084米。

==气候水文==

气候:属高原温带半湿润性季风型气候。光照充足,干湿季分明,夏季温和潮湿,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10℃。1月份平均气温—2℃,7月份平均气候16℃。平均年降水量约500毫米。

水文:境内水系发达,东有金沙江,西有澜沧江,中有中岩曲河,河流均为南北流向。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自然资源==

盐泉资源丰富,较集中于上盐井、下盐井、加达3处,共有盐泉83个,流量为每日140—2288立方米。野生动物资源极为丰富,盐井自然保护区内属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即达近50种,如滇金丝猴、白唇鹿、马来熊、水鹿、黑鹳等。野生植物资源也相当丰富,原始森林中有松、杉、柏等树种,林下有贝母、虫草、灵芝、党参等多种药材;有木耳、松茸、猴头菌、等食用菌;果木有梨、桃、桔、苹果、葡萄、石榴等。

==盐业历史==

盐井历史悠久,早在西藏吐蕃王朝以前,西藏的部落各占一方的时候就有盐田,传说在朵康六岗当中,芒康岗是产食盐的岗,所以很出名。传说中的格萨尔王和纳西王羌巴争夺盐井食盐而发生的交战,叫“羌岭之战”,最后格萨尔王战胜了羌巴,占领了盐井,活捉了纳西王的儿子友拉,到西藏吐蕃王朝后期,纳西王子友拉成了格萨尔王的纳西大臣,盐田给了纳西王子友拉,一直到现在还都保留着最古老、最原始的制盐生产方式。

盐井所产之盐还有些独特之处,如澜沧江两岸,西岸地势低缓,盐田较宽,所产的盐为淡红色,因采盐高峰期多在3―5月,俗称桃花盐,又名红盐;江东地势较窄,盐田不成块,一处一处的,但产的盐却是纯白色,称为白盐。红盐和白盐的颜色与土质有关。红盐产量高,但价格低;白盐多在江东高地筑田晒得,量少,略贵。世代采盐的盐井人最怕阴雨连天,日照不足,出盐极慢且少,还容易出现水患冲毁盐田。洪水季节,卤井将被淹没掩埋。昌都地区准备将其列为受到保护的“盐井盐田博物馆”。

盐井自古就有产盐的历史,而盐田又成为这里独有的一道人造景观。所谓的盐田,其实是在汹涌澎湃的澜沧江边搭建的一些土木结构的平台。顺着盐田之间的小道下坡,盐水井就挖在江边。这儿的盐水井有的深近10米,工人们身背圆柱形的木桶,将卤水存储在盐田边的槽沟里,其他的工人将卤水从槽内舀出倒入盐田里。经过一天日头的暴晒和江风的吹拂,第二天,盐田里就会结晶出白色的盐粒了。 依山搭建层层的盐田气势雄伟,盐民们沿着祖先的足迹,走在崎岖险峻的小道上辛勤地劳作,在延续生命的同时也创造着世界上独特的景观。

盐井的盐田,被称为“阳光与风的作品”,仍完整保留着世界独一无二的古老制盐术。更为神奇的是采用同一处的卤水源,相同的加工器材和同样的 加工技艺,但在澜沧江两岸制成的盐却呈红、白两色。盐民在澜沧江两岸上层层叠叠建起几千块盐田,每次灌满卤水,两三天就能在每块盐田上收获结晶盐10来公斤。

==交通运输==

西藏盐井乡

盐井盐田是世界上独有的人文景观。盐井位于川、滇、藏三省区交界处,是云南入藏的门户,现有滇藏公路纵贯境内,北接川藏公路。是西藏到沿海的最近路线。东有金沙江,西有澜沧江,中有中岩曲河。

礼县盐官境内,是当年杜甫入蜀的必经之路,其还为盐井赋诗:

卤中草木白,青者官盐烟。官作既有程,煮盐烟在川。汲井岁榾榾,出车日连连。自公斗三百,转致斛六千。君子慎止足,小人苦喧阗。我何良叹嗟,物理固自然。医疗卫生:建有乡卫生院1所。

旅游:全西藏唯一一座天主教堂——盐井天主教堂

==盐田生产==

2015年加达村第一书记李晓愉告诉记者,现在,该村有制盐户143户,纯盐户26户;共有盐田1774块,最多的一家有60多块盐田。 “以前,背卤水晒盐,现在用水泵抽水晒盐,既方便又省力,大大提高了制盐效率。”李晓愉说。 电力的普及提升了传统制盐业。用水泵抽水晒盐,盐民一年制盐收入多的有2万元左右,少的也有七八千元。盐民措曲培家,有57块盐田,前两年被洪水冲毁了26块,现在只剩下31块,年收入1.2万元左右。 盐井产红盐、白盐两种盐。红盐每斤0.46元,白盐每斤0.68元,品质最好的每斤1.5元。红盐喂牲畜、做藏香,白盐打酥油茶,做化妆品、牙膏、沐浴液等。2013年,格拉丹东旅游开发公司利用白盐研制出一种化妆品,一套售价400余元,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李晓愉指着绛红色的盐田对记者说,如今,加达村村民人均年收入5100余元,盐田收入只占三分之一,三分之二是挖虫草、野生菌和搞旅游等其他收入。

借助旅游业的兴起,村民多吉办起了藏家乐,还出售小袋盐,有两三元一袋的,也有10元一袋的,年收入1.5万元。

“我们将借助旅游业发展传统制盐业,不仅要将盐井古老的制盐技术传承下去,还要结合现代技术进一步发扬广大,为群众增收服务。”李晓愉信心满满地说。

==佳家面==

美味的“佳家面”让“佳家面”成为游客到盐井必吃的一道风味小吃。

“佳家面”独特的食用方式,是客人一边吃面,服务员一边加面,直到你吃够为止。只是每碗面量很少,说是一碗,其实只有一筷子。一边吃,客人还可以用小石子记录碗数,据说最多有人吃了147碗,这是目前的最高纪录。

起先,“佳家面”叫“加加面”,后来觉得与其他面不一样,味道好,就改成了“佳加面”,寓意好面一碗一碗加;再后来,又改成“加家面”,是指家家在做面;再后来,又改成了“佳家面”,寓指好面家家做,吃了不想再回家。

就这样,“佳家面”的名头越来越响。

==葡萄产业==

八集《讲述》青春西藏——《讲述》 20151017 青春西藏·葡萄飘香_讲述_视频_央视网介绍:

这里有西藏第一家红葡萄酒工厂。

相传19世纪中叶,法国传教士来到芒康县盐井乡传教,修建了西藏唯一一座天主教堂,并带来葡萄种子,也带来了法国著名葡萄酒产区——波尔多地区的酿造技术。如今,盐井的老百姓户户种植葡萄,家家会酿造葡萄酒。

除了群众自酿葡萄酒,芒康藏东珍宝酒业有限公司也专门酿造红葡萄酒,这是当地目前唯一一家规模较大的红葡萄酒公司。 2007年,现任公司董事长的洛松次仁,收购由于经营不当而破产的原盐井青稞酒厂,注册商标“达美拥”,开始酿造红葡萄酒。 2009年,公司成功生产出第一批符合国家行业标准的优质红葡萄酒,开创了西藏葡萄酒产业商品化的先例,“达美拥”红葡萄酒自此享誉区内外。 自己富了,不忘带动当地群众增收,不忘回馈社会。 8年来,在洛松次仁的带动下,芒康藏东珍宝酒业有限公司以6元/公斤的高价收购当地老百姓的葡萄(市场价3.6元/公斤),与种植青稞每亩地收入1200元相比,种植葡萄每亩地可以收入5000元以上。

公司还采用“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对葡萄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并和当地农户签订了葡萄种植与收购协议,优化了农作物种植结构,增加了群众收入。纳西村村民斯郎次仁,种了2亩葡萄,在公司学习了种植技术,葡萄产量高、品质好,他家的葡萄产量约5.6吨,收入3万多元。

记者了解到,如今有22名当地群众在公司工作,有在葡萄园里干活的,也有参与管理的,月平均工资3000元左右。

技术员吴昌丽告诉记者,公司种植的葡萄品种有“黑珍珠”、“赤霞珠”等,是100多年前法国传教士带进西藏的。葡萄酒的原料和酿造技术与法国波尔多产区一脉相承。葡萄酒的味道纯正,口感细腻圆润,有软化血管、抗衰老、抗氧化等保健功效。达美拥红葡萄酒销售额达2200万元,纯利润800多万元。

为了带动更多当地群众致富增收,目前公司正在建设新厂房,准备扩大经营规模。走进新厂房,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安装新的酿酒设备。

公司相关负责人蒋飒告诉记者,新厂房占地47.8亩,总投资6000万元,预计年生产红葡萄酒3000吨。“今后,我们还将增加葡萄酒品种,扩大葡萄种植规模,公司在纳西、木许、曲孜卡3个乡镇扩建葡萄种植项目3100亩,带动葡萄种植户1015户、6209人;3年后,按每亩产量2000斤计算,将户均增收2.68万元,人均增收4380元,与种青稞相比,经济收入提高了150%以上。”蒋飒开心地说。

==天主教堂==

有着上百年历史的盐井天主教堂,是西藏目前唯一保存下来并持续在使用中的天主教建筑,它的存在,证明了不同宗教在西藏可以和谐相处。位于西藏昌都芒康县纳西民族乡的盐井天主教堂,是西方与藏族建筑艺术的罕见结合,其内部装饰是典型的哥特式高大拱顶,天花板上绘满了《圣经》题材的壁画,而外部则呈“梯”字形,是藏族民居常见式样,只有建筑外墙正中的大十字架提醒着人们这是一所教堂。

教堂所在地上盐井村不到一千个村民,是这座教堂主要的信仰人群。西藏和平解放前,政教合一的噶厦地方政府严格限制其它宗教进入西藏地区。一位法国传教士在1855年却通过与当地政府的交易,换来了修建教堂所需的地皮与水源,并兴建了这幢占地6000平方米的天主教堂。1855至1959年间,先后有17名不同身份的外国传教士来到这里传教。

村里900多人中,信仰天主教的有600多人,再加上村外的一些信徒,这里总共有740多名天主教徒。有趣的是,村里新出生的小孩也会被家长带到教堂,请神父取个“保罗”、“安妮”这样的“教名”,伴随他们终生,不再另取藏族名字。他们死后也是按照天主教的仪轨进行土葬。

天主教给这一村庄带来不少异国风俗,而另一方面,和藏文化的长久融合又呈现出别样的意趣。当地不少青年男女在恋爱的时候,分别信仰佛教或天主教,家人也不会阻止他们结合。婚后,二人还是各信各的宗教,耶稣和释迦牟尼像可以共处一室。出生的孩子信仰什么,多半还看孩子本人的意愿。天主教信民是只占西藏宗教人口极少数的群体,和佛教教徒民族相同、生活习惯相同。尽管信仰上存在差异,但多年来,他们和周围佛教信徒从没发生宗教间的冲突。

这里的天主教信民仍然把藏历新年当作一年的起始,传教士穿的是藏装,信徒使用的是全世界唯一的一套藏文版《圣经》,教堂外部也是藏族民居的建筑风格,连在圣母玛丽亚像前敬献的都是藏族传统的哈达。在像圣诞节这样传统的西方节日里,村里尽管没有圣诞树或圣诞老人,但教堂仍然会邀请临近省份教堂的教友,甚至当地佛教寺庙的寺主和村里的佛教信徒前来欢聚。每年藏传佛教传统的“跳神节”到来时,神父与天主教民们也会得到邀请,和佛教信徒共同欣赏“神舞”来欢庆佛教节日。

==最佳旅游时间==

昌都地区距离帮达机场较近的地方一年四季均可旅游,其它地方因处于高山峡谷区,11月至次年3月大都大雪封山,而7、8月雨季时泥石流和塌方较多。因此5、6、9月是去昌都旅游的最佳季节。

参考资料:
1.
实拍茶马古道上的千年奇观:西藏芒康盐井

2.
盐井:古老采盐业和天主教信仰

词条标签:
行政区划 乡镇

==视频==
===中国目前唯一的原始盐田,在西藏芒康盐井,看看千年古盐田是啥样===
{{#iDisplay:m3020db4dpm|640|380|qq}}
===西藏芒康盐井镇古盐田有上千年历史,手工晒盐方式原始且完整===
{{#iDisplay:p0519s9tntu|640|380|qq}}
==信息来源==
32,86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