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鼠疫杆菌

增加 225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鼠疫杆菌(学名:Yersinia pestis)是一种杆菌,属于肠杆菌科耶尔辛氏菌属,同时也是腺鼠疫、肺鼠疫和败血性鼠疫的病原体。所有的类型都在人类历史上造成严重的伤亡(例如查士丁尼大瘟疫、黑死病、第三次鼠疫大流行)[1]。
耶尔辛氏菌属是属于革兰氏阴性菌(Gram negative) <ref>[https://www.sohu.com/a/226597526_100069925 革兰氏阴性菌与大肠杆菌 ],搜狐,2018-03-28</ref> ,双球株杆菌,和其他肠细菌相似,它有新陈代谢作用。鼠疫杆菌能产生反吞噬细胞的黏液。该生命体在隔离培养时是可动的,但在哺乳动物寄主里时会变成不可动的。
==历史==
第三次鼠疫大流行期间,鼠疫杆菌于1894年由巴斯德研究所(Pasteur Institute)的法国医生和细菌学家亚历山大·耶尔辛在香港鼠疫大流行时所发现。耶尔辛是巴斯德的学生。北里柴三郎,一名日本细菌学家和科赫(Robert Koch)的学生,当时也正在从事寻找鼠疫病原体的研究。然而,耶尔辛先一步确定鼠疫 <ref>[https://www.sohu.com/a/410905441_652549 关于鼠疫,您应该知道的! ],搜狐,2020-08-01</ref> 和鼠疫杆菌的关系。这个细菌原被称为鼠疫巴斯德氏杆菌(Pasteurella pestis),后来被重新命名为鼠疫耶尔辛氏杆菌(Yersinia pestis)。[2][3]
==宿主==
274,68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