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497
次編輯
變更
埃及
,無編輯摘要
埃及经济的多元化程度在[[中东地区]]名列前茅。各项重要产业如旅游业、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有著几乎同等的发展比重。埃及也被认为是一个[[中等强国]],在地中海、中东和伊斯兰信仰地区尤其有广泛的影响力。
== 国名 ==
“埃及”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对古埃及的称呼{{lang|el| Αἴγυπτος}} (Aigyptos),[[英语]]作Egypt,[[法语]]作Égypte,[[拉丁语]]作Aegyptus。原型是古城孟菲斯Hekaptah的误称,意思为普塔神灵之家。[[阿拉伯语]]称为'''米斯尔'''({{rtl-lang|ar| مِصر}} {{transl|ar|Miṣr}} ,[[埃及阿拉伯语]]作{{rtl-lang|ar| مَصر}} {{transl|ar|Maṣr}} ),意为「辽阔的国家」,来源于[[亚述]]的楔形文字,《[[诸蕃志]]》译作蜜徐篱,《[[瀛涯胜览]]》译作米息,《回回馆译语》中称密思儿<ref>https://archive.org/stream/02076762.cn#page/n6/mode/2up</ref><ref>{{cite web |url=http://www.huizucn.org/article-16-2.html |title=存档副本 |accessdate=2015-12-30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111000140/http://www.huizucn.org/article-16-2.html |archivedate=2015-01-11 }} </ref>。[[古埃及]]语言中称为Kemet {{IPA|[kuːmat]}}<ref>Antonio Loprieno, "Egyptian and Coptic Phonology", in ''Phonologies of Asia and Africa (including the Caucasus). Vol 1 of 2.'' Ed: Alan S Kaye. Winona Lake, Indiana: Eisenbrauns, 1997: p 449</ref>,与之相关的现代[[科普特语]]称为{{Lang|cop|Ⲭⲏⲙⲓ}}(''K<sup>h</sup>ēmi'')。
== 历史 ==
古埃及的历史悠久,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埃及]]文明和文化知识在古埃及灭国后并没有被传承下来,直到现代才被考古学发现后重新被世人认知。虽然有许多考古遗址的发掘,人们对古埃及历史的了解却仍然非常有限。
* 2011年11月21日,根据外电报导,执政军方最高委员会因政权移交速度慢,不满的民众再度走上街头,要求军方将政权移交给文人政府。衝突中有多名民众死亡及受伤,新衝突逐渐蔓延到全国各地,军方面临强大压力。11月24日,军方出乎预料的表达歉意,表示军方不会恋栈权位,之后的国会大选及总统选举都会如期举行。军方表示现在交出政权「违背」民众的託付,另一方面示威民众则表示,若军方不立刻下台,他们决不会离开解放广场。目前衝突虽暂时平息,但随时有可能再度发生抗争行动。
* 2011年11月28日至2012年1月11日,埃及分成三个阶段进行了[[埃及人民议会|人民议会]]的[[2011-2012年埃及议会选举|选举工作]],结果伊斯兰[[自由与正义党]]领导的[[穆斯林兄弟会|埃及民主联盟]]获得498席中的235席,成为议会的第一大党派,极端保守的Al-Nour Party获得107席为第二大党,获得38席的New Wafd Party是第三大党。伊斯兰政党获得超过三分之二的席位。
* 2012年6月14日,埃及最高宪法法院裁定人民议会选举依据的选举法违宪,因此下令解散新国会。6月17日,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公布了修正后的《宪法宣言》,此次修改共涉及8个条款,修正案限制了总统职权<ref>{{cite web|url=http://news.qq.com/a/20120618/000397.htm | language= | title=埃及军方出台《宪法宣言》修正案 扩大政治权力 |publisher=人民网 |date=2012年6月18日 |accessdate= }}</ref>。* 2012年6月24日,埃及最高总统选举委员会公布,穆斯林兄弟会下属[[自由与正义党]]主席[[穆罕默德·穆尔西]]击败前总理[[艾哈迈德·沙菲克]],赢得穆巴拉克下台后的首次埃及民主[[2012年埃及总统选举|总统大选]]。8月2日,[[埃及总理|总理]][[希沙姆·甘迪勒]]组建的新内阁正式上任<ref>{{cite web |url=http://www.businessweek.com/news/2012-08-02/egypt-s-new-government-prepares-to-take-helm-of-nation |title=Egypt's New Government Prepares to Take Helm of Nation |author=Abdel Latif Wahba and Tarek El-Tablawy |date=2 August 2012 |publisher=Bloomberg |archivedate=2012年8月12日 |archiveurl=https://www.webcitation.org/69s8uFyx8?url=http://www.businessweek.com/news/2012-08-02/egypt-s-new-government-prepares-to-take-helm-of-nation |accessdate=12 August 2012 |deadurl=yes }}</ref>。8月12日,总统穆尔西对军队高层做出重大人事调整,国防部长[[穆罕默德·侯赛因·坦塔维]]和军队总参谋长[[萨米·阿南]]分别由[[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与[[西德基·苏卜希]]继任;同时宣布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于6月17日通过的限制总统权力的宪法修正案无效,公布的新宪法声明从当天起生效;这项决定得到了军队的支持,此举被认为是民选政府巩固执政基础的重要一步,军官将逐渐退出埃及权力的核心,文官执政将成为埃及改革的方向<ref>{{cite web|url=http://news.163.com/12/0814/04/88RF5M8J00014JB5.html | language= | title=埃及军方表态支持总统穆尔西 |publisher=国际在线 |date=2012-08-14 |accessdate= }}</ref>。
* 2013年总统穆尔西发动修宪,以使埃及转型为文官政府,威胁了军方的既得利益。
* [[2012年至2013年埃及抗议活动|2013年埃及爆发多轮示威]],要求穆尔西下台。7月3日,穆尔西遭到以国防部长[[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为首的军方罢黜和软禁,由[[阿德里·曼苏尔]]担任临时总统,军方宣称将会提早举行国会和总统选举,并修改宪法,目的是让[[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成为总统<ref>{{cite web|url=http://www.watoday.com.au/world/egypts-mursi-removed-from-power-20130703-2pcgz.html |language=en |title=Egypt's Mursi removed from power |publisher=Fairfax Media |date=2013-07-03 |accessdate= }}</ref>。此后穆兄会的支持者一直坚持示威抗议活动以声援穆尔西,抗议者与军队发生的冲突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ref>{{cite web|url=http://www.chinanews.com/gj/2013/08-13/5153511.shtml |language= |title=埃及政府临时推迟对示威者清场 以免“血腥冲突” |publisher=中国新闻网 |date=2013年8月13日 |accessdate= }}</ref>,[[2013年埃及政变事后动盪|埃及社会和局势]]正面临严重的挑战。8月14日,埃及安全部队在开罗两处穆尔西支持者的营地展开清场行动,据报道行动已造成525人死亡和3717人受伤。<ref name="CBC">{{cite web|author= |url=http://www.cbc.ca/news/world/story/2013/08/15/egypt-morsi-violence-protests-coup.html |title=Egypt death toll rises to 525 amid state of emergency |publisher=The Associated Press |date=|accessdate=2013-08-15}}</ref>穆兄会支持者的持续示威抗议和严重流血冲突事件,埃及社会也面临着严重的分裂和对立局面<ref>{{cite web|url=http://www.chinanews.com/gj/2013/08-13/5153333.shtml |language= |title=外媒:埃及公共社会崩溃 最可怕是民众思想对立 |publisher=中国新闻网 |date=2013年8月13日 |accessdate= }}</ref>。
* 2014年6月,塞西正式当选总统。
* 2015年,举办新的议会选举,塞西及军方的支持者当选议员,控制国会。
== 地理 ==
埃及面积有1,001,450[[平方公里]],疆域横跨[[亚洲|亚]]、[[非洲|非]]两洲,当中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另外[[苏伊士运河]]以东的[[西奈半岛]]位于[[亚洲]]西南部。埃及有著独特的地缘位置:在陆路上,它连接亚、非两洲;在海路上,透过苏伊士运河及[[红海]]亦连接了地中海及[[印度洋]]。所以有历史纪录以来,埃及都是兵家必争之地。现时埃及的西面与[[利比亚]]为邻,南与[[苏丹共和国|苏丹]]交界,东临红海并与[[巴勒斯坦]]、[[以色列]]接壤,北临[[地中海]]。
=== 四大地理区 ===
埃及按自然环境而言,大致上可分为四大地理区<ref>改写自《非洲地理》104~106页,1983年9月三版</ref>:
;尼罗河谷
埃及的面积虽有一百万平方公里,但境内绝大部分均为黄沙无垠的沙漠,只有宽约十六公里的尼罗河谷及开罗以下的三角洲 ,才是一条绿带,面积约为33700平方公里,仅为其总面积的三十分之一。但在此狭窄的绿带上,却居住了埃及百分之九十的人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西谚所说:「尼罗河上午乾涸,埃及下午死亡」,确系实情。绿带上每方哩有人口二千人以上,十分稠密。所有埃及的重要城市,均沿尼罗河分布。只有苏伊士运河区为一例外。开罗以北,称为下埃及(Lower Egypt),沿海有不少咸水潟湖,如[[马加特湖]](Lake Maritt)、[[艾德库湖]](Lake Edku)、[[布如勒斯湖]](Lake Burullus)及[[曼沙来湖]](Lake Manzala)等,目前仅为沮如湖泊之区,如仿[[荷兰]]办法,亦可能变为海埔地。英国著名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渲染了尼罗河一带的绮丽风光。
== 行政区划 ==
|+埃及各省<ref>Central Agency for Public Mobilization And Statistics 2011 and 2012 (CAPMAS)</ref>
!
== 政治 ==
永久宪法于1971年9月11日经公民投票通过。宪法规定埃及是「以劳动人民力量联盟为基础的民主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经济上有「[[国有|国家所有制]]、[[合作社|合作社所有制]]和[[私有制|私人所有制]]」三种形式。
目前埃及是[[联合国]]、[[非洲联盟]]、[[阿拉伯国家联盟]]、[[伊斯兰合作组织]]等多个国际组织成员国。
===与中国关系===
1956年5月30日,中国和埃及建交。是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非洲国家之一。2011年,埃及是中国在非洲的第五大贸易伙伴,2012年为第四大。<ref>{{cite web |url= http://allafrica.com/stories/201212090143.html|title= Mozambique-China Trade Continues to Grow|date=2012-12-09|accessdate= 2012-12-09|work= allafrica.com}}</ref>
2013年,双方贸易额达102.13亿美元。中国从埃及进口原油、液化石油气及大理石等,而埃及则从中国进口纺织品和机电产品等。
== 人口 ==
{{Historical populations
|title = 历回埃及人口普查
主要人种:东方哈姆族(埃及[[阿拉伯人]]、[[科普特人]]、[[贝都因人]]、[[柏柏尔人]])占99%,[[努比亚人]]、希腊人、亚美尼亚人、意大利人后裔和法国人后裔占1%。
埃及约有6成人口为30岁以下。[[胡斯尼·穆巴拉克|穆巴拉克]]执政时期,埃及政府加强推动抑制人口增长的措施。穆巴拉克在2011年下台,[[穆斯林兄弟会]]其后上台执政,不再把控制人口增长视为重点工作,2012年埃及的出生率增至每千人32人,创下1991年以来的新高。<ref>{{Cite news|url=http://cn.nytimes.com/world/20130506/c06egypt/ |title=埃及出生率止跌回升 |publisher=纽约时报中文网 |date=2013-05-06}}</ref><ref>{{Cite news|url=http://gb.cri.cn/42071/2014/02/17/7411s4426721.htm |title=埃及人口增速创历史新高 造成多重负面社会影响(图) |publisher=国际在线 |date=2014-02-17}}</ref>
=== 宗教 ===
=== 语言 ===
埃及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大多数国民亦视作母语;[[科普特语]](由古[[埃及语]]演变而来)仅在埃及的[[科普特人]]基督教堂的仪式中使用。另外,[[英语]]及[[法语]]在大城市及旅游区通用。
原始的[[埃及语]](象形文字)在公元3-4世纪完全被[[科普特语]](希腊字母变体)取代。公元7世纪后期阿拉伯穆斯林征服埃及后,[[阿拉伯语]]开始逐渐成为通用语言,而[[科普特语]]仍被广泛使用。但[[科普特语]]在15世纪便已不再被使用于日常生活了,而后[[科普特语]]使用者全都改用[[阿拉伯语]]。
=== 十大城市 ===
根据2008年的人口数据,埃及人口最多的10个城市如下:
#[[开罗]] - 7,947,121
埃及经济主要依赖于农业、石油出口、旅游业,以及劳务出口。在2010年全国就业人口方面,从事农业的占13.5%,工业占37.9%,服务业占48.6%。另外,有300万埃及人工作在[[沙乌地阿拉伯]]、海湾国家和欧洲等地。埃及是世界重要的[[棉花]]产地和出口国。1970年建成的[[阿斯旺大坝]]改变了尼罗河的生态,并影响了埃及的农业。
有专家认为,人口的急剧膨胀──或恶性膨胀的人口,超出了国家能提供的资源的限制,或者说是埃及社会的基本生存总需求,使可分配社会财富没法切合,加以社会生产能力有限,是促使民众参与街头抗议的更主要、更本质的原因:1981年埃及人口只有3500万,到2011年人口达到了8100万(由于近1000万人口出生后未登记,很多学者估计实际人口达9100万),全国实际耕地5000万亩占国土总面积不到3%。人均耕地只有0.55亩只相当于中国人均耕地1.37亩的40%,本国出产的粮食只能勉强养活一半的人口,缺口的粮食只能从国际市场上购买。埃及每年需进口[[小麦]]900万吨,为世界上最大的食品进口国之一。大量贫困人口与大量失业青年成为埃及民众不断抗议和社会动荡的基础,因此穆巴拉克政府尽管下台了,“1.25革命”的四项要求(革命“四兄弟”)——面包、自由、社会正义和人的尊严——除了自由外,其他都没有实质性进展<ref>{{cite web|url=http://news.ifeng.com/world/special/egyptyxsw/content-2/detail_2013_08/15/28644152_0.shtml | language= | title=新闻点评:马尔萨斯魔咒——几乎无解的埃及 |publisher=凤凰网 |date=2013年8月15日 |accessdate= }}</ref>。
=== 生活 ===
埃及国内现代化程度颇高,有大量的外国企业投资,每年平均以4.5%至6%增长,但2010-2011年度只得2.6%增长,2010年人均GDP(购买力平价)为6,539美元<ref>http://www.imf.org/external/pubs/ft/weo/2012/01/weodata/weorept.aspx?pr.x=47&pr.y=9&sy=2010&ey=2017&ssd=1&sort=country&ds=.&br=1&c=469&s=PPPPC&grp=0&a=</ref>,但贫富悬殊问题十分严重,很多的经济活动对国民的生活改善不足,所以国民的生活仍然很差。全国有40%(2007年埃及总人口约8290万)的国民,每月的收入只有约六十至六十五[[美元]]的水平,部分人更依赖食物补助,情况大大影响埃及经济,亦是[[2011年埃及革命]]的导火线之一。
=== 农业 ===
埃及的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2.92%,<ref>{{cite web|url=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fields/2097.html?countryName=Egypt&countryCode=eg®ionCode=af&#eg|title=中央情报局世界概况--土地利用}}</ref> 在气温的条件下,埃及农田可以一年两穫。但是由于灌溉水源及地力(化学肥料少)的不足,主要施行二年三穫制。并採行轮种方式。一般的情形为前一年的十一月至翌年五月为乾季,种植耐旱的[[小麦]]、[[大麦]],埃及品种[[苜蓿]](Bersim)、[[豆类]]或[[洋葱]];六月至七月休耕,七月至十一月种植玉米,十二月至三月或使农田休耕或种苜蓿;第二年的四月至十月种植棉花为主,上埃及区亦种甘蔗者,三角洲区或种[[稻米]]。故在二十四个月中,农田仅休息4~6个月。埃及对于农田的利用,可说已甚充分。另一种的轮种方式:首年四月到十月种棉花,十一月到第二年的四月种小麦,五月到十一月种玉米,十一月到第三年的三月种苜蓿,在这种情况下,必需施用大量的化学肥料。才能维持高产量。<ref>publisher=改写自《非洲地理》108页,1983年9月三版</ref>
=== 採矿业 ===
[[石油]]为埃及矿产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石油产地原在红海西岸,有[[盖里布]](Ras Gharib)、[[洪加达]](Hurghada)两油田,但此区产量逐渐减少,新油田在西奈半岛,有苏尔、阿尔、[[贝兰]](BalaeenI)等地。西奈石油中多硫质,故须作去硫处埋,再行裂炼。
== 文化 ==
埃及目前共有七项[[世界遗产]],包括六项文化遗产,一项自然遗产:
* [[阿布米奈]](文化遗产,1979年)
=== [[开罗]] ===
[[开罗]]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埃及博物馆]](又称[[开罗国家博物馆]])是了解埃及历史的地方。馆内设50多个陈列室,馆藏文物共30万件,却只够陈列出6.3万件。埃及政府正在筹划在吉萨大金字塔地区建立大埃及博物馆,以便更好地方便游客参观浏览。
=== [[亚历山大港|亚历山大]] ===
著名的埃及艳后克丽奥佩托拉的宫殿据信就在该市旁边的海底。<ref>{{cite web|url=http://tech.sina.com.cn/d/2010-05-27/09464237239.shtml|title=海底发现埃及艳后宫殿:千年前地震致古迹沉没}}</ref>
=== [[西奈半岛]] ===
埃及在[[全非运动会]]上常常有杰出的表现,往往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在非洲体坛的领导地位突出。
在所有的[[非洲国家和地区列表|非洲国家及地区]]中,埃及国家篮球队保持著最佳成绩记录在[[世界盃篮球赛]]和[[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篮球比赛|夏季奥运]]<ref>{{cite web | url=http://archive.fiba.com/pages/eng/fa/event/p/cid//sid/2902/_/1950_FIBA_World_Championship_for_Men/index.html | title=1950 World Championship for Men | publisher=FIBA | date= 9 June 2012 | accessdate=9 June 2012}}</ref><ref>{{cite web | url=http://archive.fiba.com/pages/eng/fa/team/p/sid/2933/tid/276/_/1952_Olympic_Games_Tournament_for_Men/index.html | title=Egypt – 1952 Olympic Games; Tournament for Men | publisher=FIBA | date= 9 June 2012 | accessdate=9 June 2012}}</ref>
== 参考文献 ==
== 外部连结 ==
;权力机构
;资料
* [http://news.bbc.co.uk/2/hi/world/middle_east/country_profiles/737642.stm Country Profile] from the [[BBC News]]
* {{[[CIA World Factbook link|eg|Egypt}}]]* {{[[dmoz|Regional/Africa/Egypt}}]]* {{[[osmrelation-inline|1473947}}]]* {{[[Wikiatlas|Egypt|埃及}}]]
* [http://www.lib.utexas.edu/maps/egypt.html Egypt Maps – Perry-Castañeda Map Collection]
* {{Wikitravel}}
== 参见 ==
* [[古埃及]]、[[古埃及人]]、[[金字塔]]
* [[尼罗河]]、[[红海]]、[[亚历山大港]]
* [[阿拉伯征服]]、[[阿拉伯人]]、[[阿拉伯语]]
* [[2011年埃及反政府示威]]、[[2013年埃及政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