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徐顯卿宦跡圖

增加 4,89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徐顯卿宦跡圖》'''是勾勒明代隆慶、萬曆年間大臣[[徐顯卿]]一生際遇的彩繪圖冊,作於萬曆十六年(1588年)。作者分別為[[太倉縣|太倉]]余壬、[[歙縣]]吳鉞兩位畫師 。該圖為冊頁,含徐顯卿所作《[[紀遇詩]]》與詩序,概括了他從十二歲到五十一歲、從童蒙初啟到金榜題名,之後宦途得意、光宗耀祖的人生歷程 。圖冊現存26開,絹本,設色,每開縱62厘米,橫58.5厘米,對開則分別為徐顯卿題寫的紀遇詩和詩序,圖後還有民國十四年(1925年)[[陶镕_(舒城)|陶鎔]]題記一則<ref name="Yanglili">《一位明代翰林官员的工作履历——徐显卿宦迹图》</ref>。
徐显卿(明嘉靖十六年-萬曆三十年,西曆1537年-1602年),字公望,號檢庵,[[南直隶|直隸]][[長洲縣]](今[[苏州市]])人。明朝[[翰林]]、政治人物。隆慶二年中進士,選[[庶吉士]],在[[翰林院]]、[[詹事府]]任職多年,曾主持[[經筵]],参修[[明世宗|世宗]]、[[明穆宗|穆宗]]《[[明實錄|實錄]]》及《[[大明會典]]》等重要典籍。歷官[[國子監]][[祭酒]]、詹事府[[詹事]],陞翰林院侍讀學士,掌院事。萬曆十五年補[[禮部右侍郎]],次年轉[[吏部右侍郎]],因遭[[言官]]攻訐,上疏請求致仕,返回江南,在[[宜興縣]]終老。
《徐顯卿宦跡圖》筆觸細膩,意境宏博,對研究明代朝會、經筵、科考、冠服等都有重要的價值<ref name="Yanglili" /><ref>《〈徐显卿宦迹图〉研究》</ref><ref>《徐顯卿宦跡圖》附陶鎔題記:官服講幄舊制廢棄已久,此冊存其概略,亦足征崇學重士之盛,帝王往跡有如是也。</ref>。
 
==徐顯卿生平事蹟==
===孺慕聞聲===
嘉靖二十七年(1548),母親林氏不幸去世,12歲的徐顯卿晚上與父親同睡。一天夜半,他聽到隔壁有人走動並穿過門隙入房,父親在睡夢中大吼,徐顯卿詢問得知母親亡魂歸來。畫中徐顯卿頭髮除頂部之外全部剃去,頂發紮成小發鬏,反映了古代兒童[[剃髮]]的習俗。
 
===神占啟戶===
嘉靖三十三年(1554),18歲的徐顯卿將參加童子試,二月十四日半夜,和兄長往江東廟求籤,此時殿內無人,燈燭將盡,正在焦急時,殿門卻自動打開,仿佛有神明暗中相助。徐顯卿和兄長皆頭戴[[唐巾]],身穿[[道袍]],足躡[[雲履]]。
 
===郡尊折節===
嘉靖四十年(1561),25歲的徐顯卿準備參加[[應天府]][[鄉試]],受到蘇州知府王道行與同知徐公的器重。這年閏五月七日,父親徐騏突然病逝。次日天明,王徐二公前來弔唁,拜祭於靈前。畫中徐顯卿身穿[[衰服]],跪伏在地,王徐二公皆著[[吊服]]。
 
===鹿鳴徹歌===
隆慶元年(1567),31歲的徐顯卿在父親去世六年之後才參加應天府(南京)的鄉試,考中[[舉人]]。明代鄉試在南北直隸及各布政使司舉行,每三年一次,考中者稱舉人,鄉試放榜後,各地官員還要為中式者舉辦宴會,稱為「[[鹿鳴宴]]」,徐顯卿因故未能參加。
 
===瓊林登第===
隆慶二年(1568),32歲的徐顯卿考中進士。鄉試第二年,各省舉人到京師參加禮部主持的會試,考中者稱貢士,貢士可參加由皇帝主持的殿試,殿試錄取分三甲,考中者通稱進士,其中第一甲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皆賜進士及第。
 
===中秘讀書===
隆慶二年(1568)六月,選進士三十人為翰林院庶吉士,命管詹事府事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殷士儋、趙貞吉管教習,徐顯卿因受到明穆宗賞識,被欽點為館選第一。畫中是館選後第二年,33歲的徐顯卿在文淵閣閱讀內府藏書。
 
===皇極侍班===
隆慶四年(1570),34歲的徐顯卿被授為翰林院編修(正七品),後升修撰(從六品),萬曆五年(1577)八月升為侍讀(正六品)。在此期間,每遇皇極殿(清代改稱太和殿)舉行大朝,徐顯卿便侍列於東班。
 
===危舟免難===
隆慶六年(1572),36歲的徐顯卿以編修假回故里長洲,二月十一日送友人喪,行船至胥盤二門之間,突然遭遇雷電颶風,不少船傾覆沉沒,溺水者達數百人。徐顯卿的船「如箭東下」,幸遇一艘新修大糧船,船中軍夫將徐顯卿主僕救上糧船,徐船隨後飄離沉沒。
 
===司禮授書===
隆慶六年(1572)到萬曆二年(1574)、四年,徐顯卿與成監吾、王忠銘、王對南、陳玉壘共五人輪流在內書堂為司禮監宦官授書。徐顯卿戴烏紗帽,穿大紅圓領,胸前綴鷺鷥方補,可知此時身份是[[翰林院]]修撰。聽課的宦官身上都穿青素直身,腰間懸掛[[牙牌]]。
 
===承明應制===
自隆慶四年(1570)徐顯卿被授為翰林院編修,即參與纂修《明穆宗實錄》與《明世宗實錄》,隨後又編纂起居館奏章和管理文官誥敕,「凡應制文字,無一不與聞」。畫中徐顯卿身著常服(烏紗帽、綠圓領),正在皇極門東廡的史館內工作。
 
===棘院秉衡===
萬曆二年(1574),38歲的徐顯卿參與會試校閱試卷,在易一房。萬曆十一年(1583),47歲的徐顯卿再次參與會試閱卷,在易二房。同年秋九月,徐顯卿和王對南(王家屏)主持武舉會試。畫中表現了明代貢院舉行考試的情景。
 
===金台捧敕===
萬曆五年(1577)到七年,徐顯卿擔任常朝時的捧敕官。圖中黃幄內是明神宗,戴烏紗翼善冠,穿黃色龍紋雲肩通袖膝襴袍。御座之西為錦衣衛堂上官,穿大紅獅子補直身;御座之東是三位內閣官;金台欄杆旁是錦衣衛大漢將軍;御幄周圍為司禮監官。
 
===楚藩持節===
===荊岳臥病===
===聖佑已疾===
===沖雪還朝===
===經筵進講===
===儲宷綰章===
===壽宮扈蹕===
===國師正席===
===步禱道行===
===旋魂再起===
===輪注起居===
===日直講讀===
===玉堂視篆===
===幽隴沾恩===
 
==文物價值==
《徐顯卿宦跡圖》所繪人物眾多,上至[[皇帝]]下到[[僮僕]],畫中人物衣著和場景建築非常真實細緻,是研究明代服飾與社會風俗的重要資料,民國[[陶鎔]]曾評價此圖冊:「漢官威儀,恍如重現。」
3,28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