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867
次編輯
變更
好花红调
,無編輯摘要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惠水县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保护中心获得“好花红调”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历史渊源==
好花红调,来源于布依族民歌《好花红》,该民歌传唱于20世纪初的清末民初。20世纪40年代新中国建立前惠水县毛家苑乡辉油寨的布依族老艺人 [[ 王昌吉 ]] 等演唱的《好花红》词曲与后来流行的基本大同小异。20世纪50年代的建国初期,这首布依族民歌受到广大民众的好评和喜爱,不断引起各级各部门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 音乐家 ]] 们将其曲调作为素材,改编或创作成合唱、 [[ 舞蹈 ]] 音乐、 [[ 杂技 ]] 音乐、 [[ 影视 ]] 音乐等,形成了好花红调。
==流传地区==
好花红调发源于 [[ 贵州省 ]] 惠水县好花红乡一带布依山寨。流行于贵阳以及黔南州的惠水、长顺、龙里、贵定等县(市)布依族地区,基本上概括了这一带布依族民歌的格调风貌。
==曲调特征==
“好花红调”,也称“惠水山歌调”。 [[ 曲调 ]] 为四声羽调式,活动音域八度;迂回曲折,悠缓自如。歌词一般为七言八句,用比喻手法见物生情,内在含蓄、寓意深刻,生动活泼,委婉动听,颇受人们喜爱而广为流传。音乐家们已将其曲调作为素材,改编或创作成合唱、舞蹈音乐、杂技音乐、影视音乐等,颇受群众欢迎。与 [[ 大调 ]] 、小调、大歌、小歌一道成为布依族曲调的代表。
==传承价值==
好花红调历史悠久,从建国初期起就从乡村唱到省城,唱到 [[ 北京 ]] ,并通过电台、报刊传遍了全中国。已成为一种文化 [[ 品牌 ]] 而被布依族及其他民族广泛认同,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优秀代表。
好花红调是布依族人民智慧凝聚的 [[ 文化遗产 ]] ,其简约明快、悠扬委婉的曲调和清新简练、寓意深远的歌词,表现了布依族人民清新优美的审美情趣,反映出布依族人民醇厚多情的心理素质及激越向上的精神风貌,因而已成为布依族特定的民族文化符号。
好花红调的地域、文化、思想等基本特征,奠定了其在贵州布依族民歌中占有的重要地位,成为贵州布依族民歌的缩影。作为贵州布依族地区的优秀民间音乐 [[ 文化 ]] ,它既是古老布依族音乐的遗存,也是布依族传统文化变迁的实证,因而具有重要的 [[ 学术 ]] 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