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6,181
次編輯
變更
無編輯摘要
1953年,哈尔科夫运输机械制造厂成功研制了装用2D100型二冲程柴油引擎的TE3型柴油机车,单节机车功率达到2000马力。此后,哈尔科夫工厂在2D100型柴油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设计]]了立式12气缸的9D100型二冲程柴油引擎,使单机功率提高到3000马力,于1958年首先装用于TE10型柴油机车。1960年,哈尔科夫工厂又将单缸功率提高至300马力,成功研制了立式10气缸的10D100型二冲程柴油引擎,单机功率仍保持在3000马力,被广泛使用于2TE10系列[[柴油机车]]。
1960年代初,随着苏联铁路[[运输]]量的大幅增长,由此产生了对新型大功率干线柴油机车的需求,根据当时苏联的干线柴油机车发展规划,提出的机车功率等级为2000、3000、4000、6000马力。当时苏联国内功率最大的干线柴油机车是2TE10L型机车,仍装用10D100型二冲程柴油引擎及[[直流电]]传动装置,进一步发掘其提高功率的潜力是十分困难的,因此苏联的铁路科研部门决定开发新一代的四冲程柴油引擎,作为新型大功率柴油机车的动力来源 <ref>[http://www.docin.com/p-1539439167.html 原苏联的内燃机车制造厂和修理厂简况 ],豆丁网,2016-04-19</ref> 。
==研制==
然而,最终决定哪种柴油引擎能够投入批量生产的问题,并非纯粹的技术决定,而是根据苏联[[重工业]]的生产布局而决定的。苏联重型机械工业部最终决定,由部属的卢甘斯克机车制造厂负责继续改进Д49型柴油引擎,而哈尔科夫工厂已于1960年代末恢复由苏联国防部直接管理,并逐步停止生产铁路机车的业务,转为专注于坦克的研究与开发。自此,Д49型柴油引擎就成为了苏联以后各种大功率机车柴油机的基础。
1970年,卢甘斯克机车制造厂(1971年至1989年称为伏罗希洛夫格勒内燃机车制造厂)开始设计新一代大功率干线货运柴油机车,计划作为2TE10型柴油机车的换代[[产品]],单机功率等级同样为3000马力,但采用了先进的Д49型四冲程柴油引擎、交—直流电传动装置和无导框式标准转向架。这种机车原本拟命名为TE116型(ТЭ116),但最终被定型为2TE116型。1971年,在科洛姆纳内燃机车制造厂、哈尔科夫运输机械制造厂、哈尔科夫重型电机厂及[[全苏铁道运输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协作下,伏罗希洛夫格勒工厂试制了首三组2TE116型柴油机车。根据最初的[[技术]]规划,2TE116型柴油机车实际上是为研制更大功率机车的过渡阶段产品,因此柴油引擎功率仅为3060马力(16个气缸),单缸功率约为190马力;而在未来随着柴油引擎强化程度的提高,柴油引擎功率应进一步提升为4000马力(16个气缸)、单缸功率250马力,以及6000马力的20气缸柴油引擎,单缸功率300马力。但是面对机车的试验、调整和生产上发现的困难,伏罗希洛夫格勒工厂不得不随着机车的生产,对机车主要零部件进行修改,其中还涉及柴油引擎及电传动系统的可靠性问题 <ref>[https://video.tudou.com/v/XMTY3MzYyOTE4OA==.html?f=28451955 俄罗斯铁路RZD的2TE116型内燃机车 ],土豆,2016-8-6 </ref> 。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