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承乾宮

增加 8,042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承乾宮'''<br><img src="https://pic.pimg.tw/snefru5535/138019503…”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承乾宮'''<br><img src="https://pic.pimg.tw/snefru5535/1380195039-4253771304.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snefru5535.pixnet.net/blog/post/255312179 圖片來自痞客邦]</small>
|}

'''承乾宮''',為[[紫禁城]]內廷[[東六宮]]之一,位于[[東六宮]]西部中间。

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属于内廷东六宫之一。初曰永宁宫,崇祯五年(1632年)八月更名为承乾宫。清沿明旧称。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道光十二年(1832年)略有修葺。

==历史 ==
'''承乾宮'''是紫禁城内廷[[东六宫]]之一。[[明朝]][[永乐 (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名“永寧宮”,明朝[[崇祯]]五年八月(1632年)更名“承-{乾}-宮”。清朝沿袭明朝旧制。[[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道光]]十二年(1832年)略加修葺。

承-{乾}-宮是只有地位最尊贵的后妃才能住进而主位也多是皇上的宠妃。明朝,此宮为贵妃所居。清朝为后妃所居,[[顺治帝]]皇贵妃[[董鄂氏]],[[康熙]][[孝懿仁皇后]], [[道光帝]][[孝全成皇后]]、[[莊順皇貴妃|琳贵妃]]、[[佳貴妃|佳贵人]],[[咸丰帝]][[云嫔]]、[[婉贵妃 (咸丰帝)|婉贵人]]皆曾在'''承乾宮'''居住。

承-{乾}-宮正殿前檐挂有“承-{乾}-宮”陡匾。乾隆六年(1741年),[[乾隆帝]]命依照[[永寿宫]]陡匾的式样,制作十一面匾额,并亲自题写,分别挂在[[东六宫]]、[[西六宫]]除[[永寿宫]]之外的其他十一宫的正殿。乾隆帝还下谕旨:“自挂之后,至千万年,不可擅动,即或妃嫔移住别宫,亦不可带往更换。”<ref>[http://paper.dzwww.com/shrb/content/20120818/Articel23002MT.htm 一幕幕后宫的悲喜剧,大众数字报,2012-08-18]</ref>

此外,乾隆帝还御撰《宫训诗》,命大学士[[张照]]、[[梁诗正]]、[[汪由敦]]分别书写而成。根据乾隆帝的要求,《宫训图》遂于每年腊月二十六日在东、西六宫张挂[[春联]]、[[门神]]的同时张挂,正殿东墙挂《宫训诗》,西墙挂《宫训图》,至次年二月二日收门神之日,将各宫《宫训图》收贮于景阳宫后的学诗堂。

如今,故宫博物院青铜器馆设在承-{乾}-宮、[[永和宫]]。北京[[故宫博物院]]是收藏青铜器最多的博物馆,收藏历代铜器一万余件,其中具铭的1600余件,另有铜镜5000件。这些藏品绝大部分为清宫旧藏的传世作品。故宫博物院青铜器馆是中国国家级博物馆中最早的陈列专馆,1957年筹备,1958年正式开展。当时中国几乎一切历史陈列都为“通史”式,青铜器馆也按历史分期分成[[商代]]、[[西周]]、[[春秋]]、[[战国]]四个部分,共展出三百余件文物,包括许多故宫博物院藏青铜重器,如商“三羊尊”、“亚方尊”,西周“追簋”,战国“宴乐渔猎攻战纹壶”等等。青铜器馆从开馆便受到热烈欢迎。故宫博物院青铜器馆一直是作为故宫博物院文物陈列支柱的“三大专馆”之一(其他两馆是[[武英殿|故宫博物院书画馆]]、[[文华殿|故宫博物院陶瓷馆]])。<ref >[http://art.people.com.cn/n/2013/0813/c206244-22539770.html 故宫青铜馆悄然重开,人民网,2013年08月13日]</ref>2010年5月10日起,位于承乾宮的青铜器馆因改陈施工而闭馆。2013年,设在承-{乾}-宮、[[永和宫]]的故宫博物院青铜器馆重新开放,这是历经八年修整的青铜器馆经过改陈以新面貌亮相。重新开放的青铜器馆,共展出故宫博物院藏青铜器129件套,陈列分为四大主题:“青铜器与礼制”、“青铜器与军事”、“青铜器与音乐”、“青铜器与生产生活”,另外还新设“[[国立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及海外藏中国青铜器”专题,对海峡两岸故宫博物院、美国及海外收藏的青铜器精品进行了实物展览以外的介绍。

==建筑==
为二进院。此宫保持着明朝初始建时的格局。主要建筑有:
*承乾门:承-{乾}-宮的正门,坐北朝南。
*承乾宮:为前院正殿,面阔五间,黄琉璃瓦[[歇山顶]],檐角有5个走兽,檐下施单翘单昂五踩[[斗栱]],内外檐绘有龙凤和玺彩画。明间开门,次间、梢间是槛墙、槛窗,双交四椀菱花槅扇门、窗。室内采用方砖墁地,天花彩绘双凤,正间内悬挂[[乾隆帝]]御题“德成柔顺”匾。殿前是一座宽敞的月台。
*贞顺斋:承-{乾}-宮东配殿。面阔三间,明间开门,黄琉璃瓦[[硬山顶]],檐下绘有旋子彩画。明朝[[崇祯]]七年(1634年)安匾于东配殿曰“贞顺斋”。
*明德堂:承-{乾}-宮西配殿。面阔三间,明间开门,黄琉璃瓦[[硬山顶]],檐下绘有旋子彩画。明朝[[崇祯]]七年(1634年)安匾于西配殿曰“明德堂”。
*后殿:后院正殿五间,明间开门,黄琉璃瓦硬山顶,檐下施斗栱,绘有龙凤和玺彩画。两侧有耳房。
*东配殿、西配殿:后殿前东、西两侧有配殿各三间,都是明间开门,黄琉璃瓦硬山顶,绘有旋子彩画。
*井亭:后院西南角有井亭一座。

== 居住者 ==
*明[[崇禎]]朝的[[田秀英|貴妃田氏]]:崇禎十三年(1640年)田貴妃和[[莊烈愍皇后|周皇后]]起了衝突,因此[[明思宗]]令田貴妃搬出原本居住的承-{乾}-宮,改住到[[啟祥宮]]反省,不久,田貴妃所生的皇七子[[悼良王]]突然病逝,田貴妃從此一病不起。崇禎十五年三月(1642年),將兒子皇五子[[朱慈煥]]托付給前任[[明熹宗]]的皇后[[孝哀悊皇后|懿安皇后]]撫養,就帶著重病回到了承-{乾}-宮,崇禎十五年十月十六日(1642年)病逝。
*[[清朝|清]][[順治]]朝的皇貴妃[[董鄂妃|董鄂氏]]:董鄂氏入宮封為賢妃,之後又晉為[[皇貴妃]]。史書对董鄂氏在宮中的生活著墨很少,甚至未言明其入宮後的居所。後世學者根據董鄂氏死後治喪於承-{乾}-宮,順治帝又曾在承乾宮召請佛僧與之參禪,推斷董鄂妃生前的居所便是承-{乾}-宮。
*[[清朝|清]][[康熙]]朝的[[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國舅佟國維之女,生母[[孝康章皇后]]之姪女,康熙帝之表妹,康熙十七年賜[[雍正帝|胤禛]]為養子,康熙二十年封皇贵妃,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九生[[皇八女 (康熙帝)|皇八女]]早夭,康熙二十八年病危封皇后,次日病逝。
*[[清朝|清]][[乾隆]]朝的[[孝賢純皇后]][[富察氏]],雍正帝駕崩至乾隆元年的時候,孝賢皇后曾短暫居於承乾宮,慧賢皇貴妃則居鐘粹宮,未知何時遷宮。至乾隆八年正月時,承乾宮已無地平,可見承乾宮當時已沒有任何后妃居住。
*[[清朝|清]][[乾隆]]朝的[[壽貴人]]某氏,乾隆四十年四月二十五日,那常在貶那答應,冬日例黑炭,炕柴,夏日例黑炭全部止退。乾隆五十三年三月十六日,承乾宮那答應的宮女五妞投井而亡,四月初四日敬事房便收了那答應的物品,未知是否再降位。
*[[清朝|清]][[乾隆]]朝的[[恭嬪]],乾隆五十九年十一月二十日起,恭嬪林氏遷居承乾宮。
*清道光朝的[[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孝全成皇后初入宮時,被封為全嬪,之後升為全貴妃,並在[[道光帝]]元-{后}-[[孝慎成皇后]]薨亡後,升為[[皇貴妃]],執掌後宮內外事宜,次年(1834年)正式成為[[皇后]]。六年後(1840年)暴崩。
*清道光末年的[[莊順皇貴妃|琳貴妃]]、[[佳貴妃|佳貴人]]都曾在此宮居住。[[咸丰 (年号)|咸豐]]年間的[[雲嬪]]、[[婉贵妃 (咸丰帝)|婉貴人]]也曾居於此。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922 中國建築]]
51,42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