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User:慧慧

增加 3,607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姓名;陈三立(1859-1937)字伯严,号散原,
评价;“其诗不用新异之语,而境界自与时流异,醇深俊微,吾谓于唐宋人集中罕见伦比。”(《饮冰室诗话》,梁启超。)陈三立为近代诗文名家,同光体赣派代表人物,誉为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汪辟疆在《光宣诗坛点将录》中推其为“及时雨宋江”,实即同光体诗坛祭酒,多数读者可能熟悉的是《围城》中董斜川的评价:“陵谷山原”,原(陈散原)即陈三立。1902年任三江师范学堂(南京大学前身)总稽查,1904年底与缪荃孙、方履中一同奉端方之命整顿三江课程,并就任三江总稽查。   陈三立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合称维新四公子,但戊戌变法后,甚少插手政治,自谓“神州袖手人”(凭栏一片风云气,来作神州袖手人)。
年表
1853年出生   光绪8年:参加乡试,不以八股文而以散文体作答,初选遭弃,主考官陈宝琛发现,方选为举人   光绪12年:进士。官吏部主事,期间曾参加强学会   光绪21年:弃官吏部主事一职,往湖南助其父推行新政   1898年:戊戌政变,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职。移居于江西南昌西山晴庐   光绪26年:移居南京,父亲去世   光绪29年:办家学,赞助柳诒徵办思益小学   光绪31年:与李有分等人办铁路公司,筹建南浔线   光绪34年:与汤寿潜组织中国商办铁路公司   1903年:出任三江师范学堂总教习   1911年:反对武昌起义、民军。移居上海   1911年-1915年:与其他留恋清朝的文人组织诗社   1923年-1925年:居杭州。   1924年4月:和泰戈尔见面(徐志摩为两人翻译),获赠一书   1926年底:居上海   1929年11月:回庐山,期间写下的诗集于《匡庐山居诗》   1930年:倡议重修《庐山志》   1932年:获邀出席“国难会议”,不去   1936年:和胡适获邀代表中国出席在英国伦敦举行的国际笔会,但没成行   1937年:芦沟桥事变,绝食五日而死   陈散原像,亦为徐悲鸿所绘,炭精笔,纸本,画于1928年
部分作品
十一月十四夜发南昌月江舟行   露气如微虫,波势如卧牛。明月如茧素,裹我江上舟。   园居看微雪   初岁仍微雪,园亭意飒然。高枝噤鹊语,欹石活蜗涎。冻压千街静,愁明万像前。飘窗接梅蕊,零乱不成妍。   晓抵九江作   藏舟夜半负之去,摇兀江湖便可怜。合眼风涛移枕上,抚膺家国逼灯前。鼾声临榻添雷吼,曙色孤篷漏日妍。咫尺琵琶亭畔客,起看啼鸦万峰颠。   陈三立:中国最后一位古典诗人   代表中国旧文学的陈三立是晚清民初的著名诗人,“同光体”诗派的代表人物。陈三立生于1853年,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县)人。年少博才的陈三立才识通敏,“倜傥有大志”,洒脱而不受世俗礼法约束。   据郑逸梅《艺林散记》记载,1936年,英国伦敦举行国际笔会,邀请中国代表参加。当时派了两位代表:一是胡适之,代表新文学,一是陈三立,代表旧文学。但当时陈三立已经84岁高龄,最终没有成行。   
代表作品http://www.mrzl.com/mingren/wx/uploadfiles/201006/20106282137816.jpg
http://www.mrzl.com/mingren/wx/uploadfiles/201006/20106282137596.jpg
姓名;崔涂(854~?),字礼山, 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终生飘泊,漫游巴蜀、吴楚、河南,秦陇等地,故其诗多以飘泊生活为题材,情调苍凉。《全唐诗》存其诗1卷。
历史评论;
17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