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91
次編輯
變更
鄭成功祖廟
,無編輯摘要
進入臺灣日治時期之後,由於大正八年(1919年)進行市區改正而拓寬廟前道路,導致該廟門前有部分被拆除。而到了昭和五年(1930年),適逢舉辦「臺灣文化三百年紀念」,鄭氏家族則組成了臺南鄭氏宗親會並發起募款,於兩年後完成該廟的整修。
二次大戰結束進入民國時期後,1961年因延平郡王祠重塑鄭成功神像,原本由蔡心雕塑於1947年的樟木神像則移祀至此。1983年因廟前道路再次拓寬,該廟前面便改建為牆門,此外鄭氏家廟則改稱為鄭氏宗祠。之後2000年再次整修竣工,而2002年4月29日則正式改名為「鄭成功祖廟」,並且對外開放。<ref>[https://sites.google.com/site/anpinggubao/6 鄭成功祖廟-南部歷史]</ref>
===台南有三百多年歷史的台灣第一座鄭成功祖廟(鄭氏家廟)===
為於台南忠義街的「鄭成功祖廟」是奉祀鄭成功的鄭氏家廟,也是全台第一座主祀鄭成功的廟宇,為明永曆十七年(1663年)鄭經所建之鄭成功專祠,奉祀其父鄭成功與其母董。清廷平定了臺灣之後,將其改稱為「鄭氏大宗祠」,又稱「昭格堂」。前些年易名為「鄭姓宗祠」,後來才又回復正名為「鄭成功祖廟」。該廟於現被台南市政府公告為臺南市三級古蹟並加以保護。
鄭成功雖然為台灣的光復英雄,但其父親鄭芝龍早前為海上商旅及海盜出身,後來接受南明的招安成為海軍將領,當時鄭芝龍的勢利非常的龐大還到達日本,所以鄭成功的母親是日本人一點也不奇怪,而鄭成功也是在日本的平戶出生成長,直到六歲時才被父親接回福建老家,所以關於鄭成功在台灣的事蹟及建築,還不時有日本人來台掉念及參拜。
此廟的建築為三開間三進的格局,座東朝西,由前殿、正殿與後殿組合而成。門前的「古井」為創建時期遺跡,據廟內老先生義工的描述,古井曾經於2007年12月重新開挖,且在井底取出了許多十七世紀的砲彈,並有五條泉水湧出,井內小魚群聚。前庭則栽有七弦竹(由衷國大陸引進)並安置幼年鄭成功及其母親田川氏雕像。前殿之入口內凹,為「凹壽式」的形式,而兩旁則有開了圓孔窗的耳房。正殿奉祀鄭成功神像,與歷代鄭氏祖先、聖賢等神位,並懸有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的「三圭世錫」匾額,為鄭成功第四代孫鄭汝成至台灣祭拜祖先所立。堂內石柱聯刻「昭毅無雙開疆復土承天續,格思靡既迪後光前擘海祠」,彰顯鄭氏開拓之功勞。<ref>[https://findlifevalue.blogspot.com/2012/12/success.html 台南有三百多年歷史的台灣第一座鄭成功祖廟(鄭氏家廟)]</ref>
File:鄭成功祖廟1.jpg|缩略图|鄭成功祖廟[http://whuy123.pixnet.net/blog/post/220975893]
File:鄭成功祖廟2.jpg|缩略图|鄭成功祖廟[http://whuy123.pixnet.net/blog/post/220975893]
File:廟前古井為創建時期遺跡.jpg|缩略图|廟前古井為創建時期遺跡[https://kuas1022.pixnet.net/blog/post/466873808]
File:廟宇外觀.jpg|缩略图|廟宇外觀[https://kuas1022.pixnet.net/blog/post/466873808]
File:正殿門楣懸有蔣允焄題贈的「揆咨岳佐」古匾,為清乾隆36年(西元1771年)所立.jpg|缩略图|正殿門楣懸有蔣允焄題贈的「揆咨岳佐」古匾,為清乾隆36年(西元1771年)所立[https://kuas1022.pixnet.net/blog/post/466873808]
File:正殿後方為鄭姓宗祠.jpg|缩略图|正殿後方為鄭姓宗祠[https://kuas1022.pixnet.net/blog/post/466873808]
File:鄭成功祖廟3.jpg|缩略图|鄭成功祖廟[https://decing.tw/tainan-2020zhengchenggong/]
</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