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关木通

增加 4,687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关木通''',中药名。为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 Aristolochia manshuriensis Kom.的干燥藤茎。秋、冬二季采截,除去粗皮,晒干。…”
'''关木通''',中药名。为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 Aristolochia manshuriensis Kom.的干燥藤茎。秋、冬二季采截,除去粗皮,晒干。分布于朝鲜北部、俄罗斯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辽宁、吉林(延边、安图)、黑龙江、山西(垣曲、阳城、解虞)、陕西(太白山、长安)、甘肃、四川(城口、青山)和湖北(神农架)。生长于海拔100-2200米阴湿的阔叶和针叶混交林中。
该种植物颇耐低温,适合中国北方种植,多做地栽布置庭院,是栽种于篱栅、绿廊、棚架旁的良好材料。其茎可入药,具利尿消炎之功效。
== 形态特征 ==
木质藤本,长达10余米;嫩枝深紫色,密生白色长柔毛;茎皮灰色,老茎基部直径2-8厘米,表面散生淡褐色长圆形皮孔,具纵皱纹或老茎具增厚又呈长条状纵裂的木栓层。叶革质,心形或卵状心,长15-29厘米,宽13-28厘米,顶端钝圆或短尖,基部心形至深心形,湾缺深1-4.5厘米,边全缘,嫩叶上面疏生白色长柔毛,以后毛渐脱落,下面密被白色长柔毛,亦渐脱落而变稀疏;基出脉5-7条,侧脉每边2-3条,第三级小脉近横出,彼此平行而明显;叶柄长6-8厘米,略扁。<br>
花单朵,稀2朵聚生于叶腋;花梗长1.5-3厘米,常向下弯垂,初被白色长柔毛,以后无毛,中部具小苞片;小苞片卵状心形或心形,长约1厘米,绿色,近无柄;花被管中部马蹄形弯曲,下部管状,长5-7厘米,直径1.5-2.5厘米,弯曲之处至檐部与下部近相等,外面粉红色,具绿色纵脉纹;檐部圆盘状,直径4-6厘米或更大,内面暗紫色而有稀疏乳头状小点,外面绿色,有紫色条纹,边缘浅3裂,裂片平展,阔三角形,顶端钝而稍尖;喉部圆形并具领状环;花药长圆形,成对贴生于合蕊柱基部,并与其裂片对生;子房圆柱形,长1-2厘米,具6稜,被白色长柔毛;合蕊柱顶端3裂;裂片顶端尖,边缘向下延伸并向上翻卷,皱波状。蒴果长圆柱形,暗褐色,有6稜,长9-11厘米,直径3-4厘米,成熟时6瓣开裂;种子三角状心形,长宽均6-7毫米,干时灰褐色,背面平凸状,具小疣点。花期6-7月,果期8-9月。
== 产地生境 ==
分布于朝鲜北部、俄罗斯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辽宁、吉林(延边、安图)、黑龙江、山西(垣曲、阳城、解虞)、陕西(太白山、长安)、甘肃、四川(城口、青山)和湖北(神农架)。生长于海拔100-2200米阴湿的阔叶和针叶混交林中。 喜凉爽气候,耐严寒,在18-28℃的温度范围内生长较好,可耐-20℃低温。喜疏荫、微潮偏干的土壤环境。
== 繁殖方法 ==
该种植物以播种法繁殖为主,多在每年春季4月进行。在播种前,应将种子进行2-3月的砂藏处理。亦可采用扦插、压条等方法进行育苗。压条繁殖,可于每年的4-5月进行。
== 栽培技术 ==
地栽:对土壤适应性较强。如果有条件,宜选用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壤土。在瘠薄的土壤中亦能较好生长。木通马兜铃种苗多在春季进行定植。应选择地势较高、阳光充足之地,最好避开风口。通常在设立好的支架旁,按直径约为60厘米、深度约为60厘米的尺寸挖穴。如果土质不佳,需换入客土,并在穴中施用一些磷矿粉作为基肥。通常每穴放入二年生苗一株,注意同侧小苗与支架的距离应保持致,以使之顺利上架。先将其扶正,使根系展开,然后覆土压实。接着浇透水一次,经3-5天后,还要再浇二水。<br>
管理:木通马兜铃生长旺盛阶段应保证水分的供应。其对肥料的需求量较多,除在定植时施用基肥外,生长旺盛阶段可以每隔2-3周追肥一次。木通马兜铃每天接受日光照射不宜少于4小时,该种植物为多年生,自繁殖至成形需2-3年,观赏时间较长。如有持续的长势减弱、叶片渐小等现象发生时,则应该考虑更新植株。<br>
== 病虫防治 ==
在实际栽培中,木通马兜铃会被根腐病、叶斑病等所危害,易遭到马兜铃风蝶、螨类、斜纹夜蛾、蚜虫等有害动物的侵袭,如有发生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 主要价值 ==
观赏:该种植物颇耐低温,适合中国北方种植,多做地栽布置庭院,是栽种于篱栅、绿廊、棚架旁的良好材料。<br>
药用:该种的茎中药材名称为木通,性寒、味苦,有清热、利尿之功效。<br>
22,31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