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688
次編輯
變更
自由时报
,创建页面,内容为“《自由时报》(原名《自由日报》)是一家创立于1980年4月17日的台湾平面报纸媒体,于1987年改为现在的社名。发行者全名为…”
《自由时报》(原名《自由日报》)是一家创立于1980年4月17日的台湾平面报纸媒体,于1987年改为现在的社名。发行者全名为“自由时报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为台湾四大报之一。
==前身==
*1946年12月12日以《'''臺東導報'''》為名創刊,是[[三民主義青年團]]臺東分團機關的刊物。
*1948年12月12日,由於經營情況不佳,在[[臺東縣]][[國大代表]][[陳振宗]]等地方人士支持下,《臺東導報》申請改為《'''臺東新報'''》,陳振宗出任發行人,正式發行日刊報紙。
*1950年10月11日,由於虧損太大,《臺東導報》宣佈停刊。
*1981年1月1日,《自強日報》改名為《'''自由日報'''》,正式成為[[中臺灣]]地區之地方報紙。
*1987年9月,再度更名為《'''自由時報'''》,並開始積極往全國性報紙之規模發展。
*1989年,總部自[[新莊區|新莊]]遷至[[臺北市]][[南京東路]]二段137號1樓,位於「聯邦商業大樓」。
*1992年舉辦「12週年回饋讀者,6000兩黃金大贈獎」,自此真正崛起,後兩年還有送驕車、送別墅等史無前例的抽獎活動,知名度幾乎壓倒傳統《[[聯合報]]》和《[[中國時報]]》。
*1995年4月,《自由時報》在[[美國]][[大紐約地區]]發行的[[華文]]姐妹報《美東自由時報》創刊,與《自由時報》是[[代理]]關係,創辦人是[[江蕙美]]。2007年1月,[[民進黨]]人士與美國親[[泛綠聯盟|綠]]臺灣僑民領袖共50多人籌措捐助12萬[[美元]]給當時已面臨財務危機的《美東自由時報》。2008年6月14日,由於不敵財務危機、無法拓展讀者群與廣告主,《美東自由時報》宣佈停刊。
*1995年起《自由時報》將贈報作為常規發行手段,據傳有時達總發行量30%(當時他報通常占1%至3%),當時臺灣唯一的媒體接觸率指標—SRT的媒體閱讀率大調查中,《自由時報》很快超過《聯合報》和《中國時報》。
*1999年8月末,《自由時報》開始在每週一至週五清晨,向[[臺北市]]各[[高中]]、[[高職]]供應大量完整版的報紙,免費供應各校師生,由班級幹部於晨間拿教學日誌時帶回各教室,同時期還有同屬泛三重幫[[宏國集團]]的《[[大成報]]》也搭上順風車進入校園,類似行銷手法一般稱為「免費報」。這是臺灣報社首次使用「免費報」來提高「閱報率」。但大部份「免費報」的發送也僅止於公共場所由人力向不特定人派發,以校園為發放重點的較少。其後《[[中國時報]]》及《[[聯合報]]》也想以類似手法,在[[捷運]]車站外或學校贈送報紙提高閱報率。
===現況===
2012年10月,《自由時報》推出電子報手機版本(m.ltn.com.tw)和電腦版短網址(ltn.com.tw)。
2014年4月8日,《自由時報》正式將官方網站(自由時報電子報)域名改為「www.ltn.com.tw」,並推出新版電子報。
2015年11月28日,創辦人林榮三因肝腫瘤併發心肺衰竭於臺大醫院離世;2005年林榮三把《自由時報》交給次子林鴻邦以後,雖然淡出編務,但[[社論]]等內容仍要親自過目。
2017年7月1日,《自由時報》執行副總編輯[[鄒景雯]]升任總編輯,原總編輯胡文輝升任副社長。
2018年7月15日,文化週報改為刊在A15版,出刊1頁,生活週報恢復為週六和週日出刊。
==前身==
*1946年12月12日以《'''臺東導報'''》為名創刊,是[[三民主義青年團]]臺東分團機關的刊物。
*1948年12月12日,由於經營情況不佳,在[[臺東縣]][[國大代表]][[陳振宗]]等地方人士支持下,《臺東導報》申請改為《'''臺東新報'''》,陳振宗出任發行人,正式發行日刊報紙。
*1950年10月11日,由於虧損太大,《臺東導報》宣佈停刊。
*1981年1月1日,《自強日報》改名為《'''自由日報'''》,正式成為[[中臺灣]]地區之地方報紙。
*1987年9月,再度更名為《'''自由時報'''》,並開始積極往全國性報紙之規模發展。
*1989年,總部自[[新莊區|新莊]]遷至[[臺北市]][[南京東路]]二段137號1樓,位於「聯邦商業大樓」。
*1992年舉辦「12週年回饋讀者,6000兩黃金大贈獎」,自此真正崛起,後兩年還有送驕車、送別墅等史無前例的抽獎活動,知名度幾乎壓倒傳統《[[聯合報]]》和《[[中國時報]]》。
*1995年4月,《自由時報》在[[美國]][[大紐約地區]]發行的[[華文]]姐妹報《美東自由時報》創刊,與《自由時報》是[[代理]]關係,創辦人是[[江蕙美]]。2007年1月,[[民進黨]]人士與美國親[[泛綠聯盟|綠]]臺灣僑民領袖共50多人籌措捐助12萬[[美元]]給當時已面臨財務危機的《美東自由時報》。2008年6月14日,由於不敵財務危機、無法拓展讀者群與廣告主,《美東自由時報》宣佈停刊。
*1995年起《自由時報》將贈報作為常規發行手段,據傳有時達總發行量30%(當時他報通常占1%至3%),當時臺灣唯一的媒體接觸率指標—SRT的媒體閱讀率大調查中,《自由時報》很快超過《聯合報》和《中國時報》。
*1999年8月末,《自由時報》開始在每週一至週五清晨,向[[臺北市]]各[[高中]]、[[高職]]供應大量完整版的報紙,免費供應各校師生,由班級幹部於晨間拿教學日誌時帶回各教室,同時期還有同屬泛三重幫[[宏國集團]]的《[[大成報]]》也搭上順風車進入校園,類似行銷手法一般稱為「免費報」。這是臺灣報社首次使用「免費報」來提高「閱報率」。但大部份「免費報」的發送也僅止於公共場所由人力向不特定人派發,以校園為發放重點的較少。其後《[[中國時報]]》及《[[聯合報]]》也想以類似手法,在[[捷運]]車站外或學校贈送報紙提高閱報率。
===現況===
2012年10月,《自由時報》推出電子報手機版本(m.ltn.com.tw)和電腦版短網址(ltn.com.tw)。
2014年4月8日,《自由時報》正式將官方網站(自由時報電子報)域名改為「www.ltn.com.tw」,並推出新版電子報。
2015年11月28日,創辦人林榮三因肝腫瘤併發心肺衰竭於臺大醫院離世;2005年林榮三把《自由時報》交給次子林鴻邦以後,雖然淡出編務,但[[社論]]等內容仍要親自過目。
2017年7月1日,《自由時報》執行副總編輯[[鄒景雯]]升任總編輯,原總編輯胡文輝升任副社長。
2018年7月15日,文化週報改為刊在A15版,出刊1頁,生活週報恢復為週六和週日出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