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月坛

增加 1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月坛.jpg|350px|缩略图|右|<big>月坛</big>[https://pp.qn.img-space.com/g3/M00/04/AC/Cg-40liCqbGIOiHLACsXCHznfhgAAHn4wIiQrcAKxcg379.jpg?imageView2/2/w/1200/q/75/ignore-error/1/ 原图链接][https://pp.fengniao.com/9550483.html 来自 蜂鸟网 的图片]]]
月坛是中国古代祭月的场所,又称“夕月坛”(与“朝日坛”相对)。早在周代,即已有天子春天祭日、秋天祭月之制[1] 。目前仅存的月坛地处北京城西,始建于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清代重修,是北京九坛八庙之一,到民国初年废弃。一般称“月坛”即指此地。
明清北京月坛在今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以西,月坛北街以南,与其南部的仿古园林组成月坛公园。在明清文献中提及的坛内主要建筑,除祭坛坛台和内坛坛墙被拆毁外,其余如钟楼、天门、具服殿、神库等古建筑尚存。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由来==
中国的祭月传统,由来已久。《国语·周语》云:“古者先王即有天下,又崇立于上帝明神而敬事之,于是乎有朝日、夕月,以教民尊君”。《礼记·祭义》载:“郊之祭,大报天而主日,配以月,夏后氏祭其暗,殷人祭其阳,周人祭日,以朝及暗。祭日于坛,祭月于坎,以别幽明,以制上下。祭日于东,祭月于西,以别外内,以端其位。日出于东,月生于西。阴阳长短,终始相巡,以致天下之和。”古之天子,以天为父,地为母,日为兄,月为姊。每年春分朝日,秋分夕月。[3] 之所以选择春分和秋分,是因为“春分阳气方永,秋分阴气向长”,可“得阴阳之义”。这一传统延续数千年,直至民国。历代虽各有损益,但总体变化不大。
==建筑布局==
<center> 佳峰带您走进日坛 </center>
<center>{{#iDisplay:e30003tjyxq|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274,35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