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汉调二簧

增加 1,80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汉调二簧</big> '''
|-
| [[File: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1汉调二簧1.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申报地区;陕西省安康市
|}
''' 汉调二簧 ''' 原名"山二簧"、"土二簧"或"陕二簧",陕南传统地方戏剧之一,是陕西省第二大的传统戏曲剧种,由汉水流域的山歌、民歌、小调发展而成,音调为汉中一带发音,与湖北汉调戏相似。长于文戏,巴山气息浓郁,音调幽雅,唱腔婉转,道白柔和,语言风趣,表演细腻,纯朴大方,唱腔及念白巴山音韵很重,以川味见长。板式有上、下调之分,上调多用于表现悲怆、凄凉、愤慨情绪;下调多表现舒畅、明快豪放情绪。本市汉台区、西乡县、镇巴县等地60年代以前多表演汉调二簧,今渐无。<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6267685/1c049hHH4MEWS8VqkPekbEDd_E6sB03Aqb7Ih8pAYJ9bzULI_Tx3Cpe356v6jYL8cHOIbXaQkK8VPU2nnyKmaBbP7g 汉剧的唱腔特色 ] , 中国戏曲网 2019-07-20] </ref> 汉调二黄是[[陕西]]第二大剧种,流行于陕南和陇东,因其形成于汉水流域得名“汉调”,距今已有300余年历史。过去30年,汉调二黄命运起伏,终于在安康汉调二黄研究院这一方园地开枝散叶。作为全国仅有的汉调二黄专业院团,研究院老中青少四代人倾心传承,尽力护持,令悠悠二黄古调,如今又闻新声。 
2006年5月20日,汉调二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龚尚武;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序言介绍==
汉调二簧最初的发祥地为紫阳 [[ 蒿坪河 ]] 一带。最早的班社活动可以追溯到乾隆二年(1737)。1958年,据老艺人 [[ 冯仁才 ]] [[ 邱盛茂 ]] 口述,蒿坪河东门寺的乐楼(戏台)上曾有"乾隆二年八月乾胜班在此破台"的题壁。生于 [[ 乾隆 ]] 三十六年的蒿坪河艺人杨履泰(杨家家谱),曾于乾隆末期至嘉庆年间领泰丰班在蒿坪河一带演出,享名一时。嘉庆至道光年间,杨履泰与其子杨金年继续领班演唱,并于西乡沙河坝、屈家河,首次创办了汉调二簧科班,收徒六十余人,为二簧培养出"鸿"、"来"两辈艺人。"来"字辈最杰出的艺人为查来松和屈来寿,"鸿"字辈最杰出的艺人为贺鸿生。两辈艺人分散于安康、 [[ 汉中 ]] 、商洛、关中及四川等地领班演出,并不断在各地举办科班,教授学徒,遂使汉调二簧在各地得以传播和发展。在其流行过程中,因受各地语言、民歌、地方戏曲的影响,相继形成了汉中、安康、 [[ 关中 ]] 、商镇四路二簧,清末民初出现了班社林立,艺人辈出的兴盛局面。
汉调二簧兴起于 [[ 长江 ]] 中下游,"本于弋腔",系由 [[ 安徽 ]] 传入湖北的四平腔吹腔,经湖北艺人加工发展而成。西皮是由传入鄂西北襄阳一带的山陕梆子演变而来。清朝中叶一些文献对此曾有记载。如乾隆五十年(1785)吴太初所著 [[ 《燕兰小普》 ]] 中记有:名伶时瑶卿"爱歌楚调一番新"。楚伶王湘云擅长 [[ 《卖饽饽》 ]] ,唱荆江秧歌、沙湖绵(沔)阳小曲。清范锴在其《汉口丛谈》中也曾记载:汉口楚调著名演员李翠官、隶荣庆部,擅长《贵妃醉酒》、 [[ 《潘尼追舟》 ]] [[ 《玉堂春》 ]]
西皮、二簧合流并用,乃经过长期逐渐融合过程。清 [[ 道光 ]] 三十年(1850)刊印的叶调元所著《汉口竹枝词》中对这一融合曾有记载:"曲中反调最凄凉,急是西皮缓二黄,倒板高提平板下,音须圆亮气须长。""汉口向有十余班,今止三部。"上述描写的是叶调元于道光十三年重游汉口时的见闻。书中还记述了前辈演员与当时演员在艺术上的继承关系,说"小金当日姓名香,喉似笙箫舌似簧。二十年来谁嗣响,风流不坠是胡郎。"从他的记述中可以看出,早在嘉庆末年,在汉口就有十余个唱汉调的戏班,他们既唱西皮,又唱二簧;既有正调,又有反调,已经是一个声腔完备的剧种。故汉调与皮簧在湖北的合流时间,应为 [[ 嘉庆 ]] 年间。
清嘉庆、道光年间已有湖北汉调艺人赴京,搭春台、和春等徽班,以中州韵湖广音演唱皮簧,出现了"班曰徽班、调曰汉调"的局面。根据在 [[ 湖北 ]] 发现的汉调艺人米应先、余三胜等人的家谱等史料,证明当时北京的徽班,有的就曾以汉调艺人为骨干。米应先(1780-1832)就曾以演《战长沙》中 [[ 关羽 ]] 而名誉京师。余三胜(1802-1866),道光初年入京,曾掌管当时享誉京城的"四大徽班"之一的春台班多年。春台班当时亦以汉调演员为台柱,以汉调皮黄为主要唱腔而蜚声梨园。[[File:汉调二簧2.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清嘉庆、道光年间,湖北各城镇经济繁荣,商旅云集,会馆庙宇林立,戏楼遍布,汉调戏班、科班亦随之兴起,为汉调的兴盛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清咸丰以后,受战乱影响,汉调二簧曾一度衰落。同治、 [[ 光绪 ]] 年间汉口被辟为商埠后,汉调各路名演员、名教师又重新聚集于此,并举办了天(老天字科)、双、喜三届科班,培养出一批后来享誉剧坛的汉调著名演员,这时期,汉剧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兴盛时期,汉剧艺人数量大为增加。余洪元、傅心一、陈国新等此时曾组织汉剧公会,登记会员最多时曾达七千人,而且一些流动班社的艺人尚未包括在内。清末至民国曾流行到陇东、川北、 [[ 云南 ]] 、鄂西、豫西等地。清道光至光绪年间颇为兴盛。此外,他吸收了昆曲、吹腔、高拨子等曲调,揉和了当地的民间音乐,并用方言演唱,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其唱腔以西皮、二簧为主。西皮出自 [[ 西秦腔 ]] 演变的襄阳腔,俗称汉调;二簧由安徽经湖北溯汉水而上,与西皮合称"汉调二簧"。辛亥革命后,更名为汉剧。到大革命时期,汉剧又突破陈规,吸收女艺人参加演出,并举办训幼女学社(又名新化女科班),培养出以新化钗(即陈伯华)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女演员。这一时期,汉剧在武汉再次出现了繁荣景象。汉剧艺人广泛与各剧种,特别是向京剧学习交流,使汉剧表演艺术得到了改进和发展。
抗日战争爆发后,汉剧二簧艺人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在 [[ 郭沫若 ]] [[ 田汉 ]] [[ 洪深 ]] 等人的领导下,组织了十个汉剧流动宣传队,由傅心一、吴天保、周天栋等率领,分赴川、湘、鄂西等大后方演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再一次获得蓬勃发展的机遇。
[[ 中国 ]] 成立后,安康、汉中仍称"汉剧",商洛、关中仍称"二簧"。汉调二簧盛行于安康、汉中、商洛及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建国至今,安康各类汉调二簧剧团先后上演了近500部传统剧目,但这远远满足不了观众的需要,因此,他们不断移植、整理、改编历史剧,创作新编历史剧及现代戏,丰富上演剧目。如经汉调二簧移植上演的剧目就有《北京四十天》、《屈原》等80余部,创作新编古代剧如《打龙棚》、 [[ 《梁红玉》 ]] [[ 《板桥轶事》 ]] 、《赵成卖身》及现代戏《梅刀新传》、《红珍珠》、 《马大怪传奇》 、 《枇杷村里镇长哥》等50余部。这些新剧目的上演,首先在思想内容上与新时代合拍,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从而引起了观众的兴趣,培养了一批新观众,使这些古老的地方剧种有了新的活力。特别是1981年由陕西省文化厅在安康举办的"陕西省首届汉剧会演",真可谓是汉剧的盛会,陕南地区有十余个专业剧团参加演出,湖北著名汉剧表演艺术家陈伯华等也专门前来参加交流展演,让安康的观众看到了汉调二簧空前繁荣的局面。
==艺术特色==
汉调二簧在发展中曾形成安康、汉中、商雒、关中等流派,名角层出不穷。其脚色共分末、净、生、旦、丑、外、小、贴、老、杂十个行当,表演讲究细腻精到,唱腔真假嗓并用,悠扬婉转。生、老旦一般用真声演唱,旦用假声演唱,净则使用虎音。其唱腔以西皮、二簧为主,西皮用于表现愉快、爽朗的情绪和场面,二簧用于表现悲哀、肃穆的情绪和场面,演唱中根据剧情需要交替使用,形成甜音、苦音之分。伴奏乐队的文场使用胡琴、 [[ 二胡 ]] 、月琴、 [[ 三弦 ]] 、阮、 [[ 唢呐 ]] 、笛子、 [[ 喇叭 ]] 等乐器,武场则使用牙板、 [[ 梆子 ]] 、暴鼓、 [[ 尖鼓 ]] 、锣、铙钹等。汉调二簧的脸谱样式众多,比京剧和秦腔更为考究,目前收集到的有四百五十多个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6267685/4034ONI7PRAPYQ5XqvBYZDSMrCY-KLdGgc0X2EwnADx14t3Hx3nK3kNpkOOp2WUlrnOsKg_TLdSu0aGozcrFL0g2Tp8 汉调二簧剧种介绍 ] , 中国戏曲网 2019-07-20 </ref>
===板式===
唱腔音乐中有西皮类九种板式,如[导板]、[慢一字]、[一字]、[二流]、[三流]、[浪里钻]、[撩子]、[滚白]、[洒头];二簧类板式有[导板]、[回龙]、[慢一字],[一字]、[扣扣板]、[平板]、[浪里钻]、[撩子]八种。各种板式的起板、转板、落板都有一定规律;唱腔也兼用一些昆曲,吹腔和民间小调。
[[File:汉调二簧3.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曲牌===
文场丝弦乐器曲牌有[小桃红]、[放风筝]、[哭皇天]、[银纽丝]、[小开门]、[万年欢]等50首左右;唢呐曲牌常用的有20余首,如[金榜头]、[四合四]、[朝天子]、[大开门]、[三枪]、[六么令]、[东鲁罗]、[哭皮]等,武场锣鼓段有开场锣鼓[金银花]、[乱石窑]、[九棰子]等;动作锣鼓段有[四击头]、[豹子头]等;板头锣鼓有[导板头]等。
唱词词格以七字句、十字句多见,亦有长短句者。传统剧目有 [[ 《九件衣》 ]] 、《满床笏》,历代名艺人有杨履泰、 [[ 查来松 ]] 、屈来寿、 [[ 贺鸿生 ]] 、范仁宝、 [[ 凌成佑 ]] 、陈长庚、陈六静、 [[ 知长福 ]] 、杨宝林、 [[ 范大德 ]] 、徐茂才、 [[ 钟玉凤 ]] 、郭玉莲等。
==流行地区==
汉调二簧又称陕二黄、山二黄,是陕西第二大剧种,流行于 [[ 陕西 ]] 的安康、汉中、商雒、西安及 [[ 四川 ]] 、甘肃、 [[ 湖北 ]] 的部分地区。它源自陕南汉江流域的山歌、牧歌、民歌,清代初叶受秦腔影响,并吸收昆曲、吹腔、高拨子等曲调,糅合当地方言,形成了独立的传统声腔戏曲剧种,原来用双笛伴奏,笛以竹作"簧",故称"二簧"。为与"京二簧"区别,又称"土二簧"。汉调二簧传统剧目丰富,仅安康一地就有一千二百多种,已挖掘整理出本戏420个,折子戏517个。这些剧目的题材多取自《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封神演义》及其他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其中的代表性剧目有《文姬辨琴》、 [[ 《胡笳十八拍》 ]] 、《战蚩尤》、 [[ 《尝百草》 ]] 、《黄天荡》、 [[ 《清风亭》 ]] 、《二度梅》、《打龙棚》、 [[ 《梁红玉》 ]] 等 。
==主要流派==
折叠雒镇派
以商雒、关中为中心,以武戏见长,唱腔高昂粗犷。汉调二簧传统剧目,仅安康一地,就已发掘1200多本,其中包括颇为罕见的 [[ 《文姬辨琴》 ]] 、《胡笳十八拍》、 [[ 《战蚩尤》 ]] 、《尝百草》等。唱腔有甜音、苦音之分,唱法上,生、老旦一般用本嗓(真声),净用虎音,旦唱小嗓(假声)。道白分"韵白"和"说白"两种,"韵白"用紫阳方言仿湖广音中州韵;"说白"则用当地普通话。伴奏乐器文场有京胡、月琴、三弦、笛子、唢呐、长喇叭等;武场有鼓、板、大锣、小锣、马锣、大钹、二五子(小钹)等。脚色共分末、净、生、旦、丑、外、小、贴、老、杂等十大行。生行后来又有文生、 [[ 武生 ]] 、蟒袍、靠架、纱帽之分;旦行又分青衣和花衫等行。脸谱笔调细腻,造型严谨,颇有特色。较有影响的剧目有传统戏 [[ 《打龙棚》 ]] 、《梁红玉》;现代戏《梅刀新传》、《红珍珠》等。
==主要分类==
===汉中二簧===
[[File:汉调二簧4.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嘉庆至道光年间(1796-1850),杨金年在汉中西乡开办科班的出科艺术人,分赴汉中各地搭班或自行组班演出,并开科授徒。使汉调二簧在汉中各地扎下了根子,出现了职业戏班仁丰班、汉荣班,于道光二十年前后,还去 [[ 湖北 ]] [[ 安康 ]] 等地演出。杨金年、查来松及 [[ 张清寿]](人称"活灵官"),又接办了永、青长三科,培训出的艺人,又分别组建起长胜、青云、永太等班,并跟班又代培出太、周、万字辈艺人,壮大了二簧力量,形成了上河调(汉中为汉水上流,当地欲称上河)二簧。张清寿死后葬于镇巴县城东北角,其第子于坟侧修建"灵官庙"一座,庙内存有张的塑像,成为后世汉中艺人祭祖之地。光绪年间(1875-1908)汉中、南郑等地,又先后办起了大同社、福庆班、双庆班等汉调二簧班社。光绪三十三年(1907) [[ 杨伟堂 ]] [[ 苏峦玉 ]] 、赵某(山阳县人)、贺保保(安康人),合伙于南郑县秦家坝大安寺开办了天泰科班,共收学徒七十余人,为当时汉中最大的科班。三年后,西乡县的九荣两科班四十余人被接纳入天泰科班,人员多达百余人以上,曾开往四川演出。宣统二年(1910)于成都首场演出《满床笏》,轰动一时。至辛亥革命后,李伟堂才率班返回汉中。不久,戏箱交由郑天满领管,改天泰科班为兴汉社,成为汉中二簧的主力。以后三十年间,马天庆(领班)与 [[ 王吉元 ]] [[ 王来寿 ]] 等,跟班带徒培训出福、耀、玉、胜等辈学员,流布汉中各县,并组班演出,遂出现了宁强县的贺斌班、胡家坝的赵开志班、留坝县的唐安荣班、德燕班等几十个戏班,使汉中派二簧开始出现了盛期。抗日战争后期,职业班社仅留有蒲正华所领的兴汉社,二簧戏顿呈衰弱景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兴汉社和几个业余班人员组成汉中市平民剧社,后改为汉中市汉剧团。1967年解散,1979年重新恢复。1981年与汉中市文工团合并,取名汉中市实验剧团。汉中汉调二簧语音接近四川,唱腔具有音调清新、柔婉的特点。主要盛行于 [[ 汉中 ]] 、南郑、西乡、 [[ 城固 ]] 、镇巴、勉县等地。<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6267685/8551kjECVuu5pJCZxBB1o4CBdEv_im2K29IRYl1UKERTsS_oAHfPjLr1kITeqdompb37CmadTsU67mARpKXddvH4Xj4 陕西汉剧流派之汉中派 ] ,中国戏曲网 2019-07-20 </ref>
===安康二簧===
自乾隆(1736-1795),蒿坪河二簧乾胜班、泰丰班出现后,至道光年间(1821-1850),又有汉荣班(汉中派)、仁丰班、宜太班相继演出。咸丰十年(1860)安康籍艺人范仁宝(浑名范驴子)从湖北房县大觉寺率领瑞仁班回安康,于城内三义庙搭台售票演出,又在金堂寺、万寿寺开科授徒,培养出瑞、彩、方、盛四科安康艺人。该班阵容整齐,行当齐全,其唱腔杂有湖北民间曲调,人称下河调,具有唱腔清新悦耳,表演细腻神奇的风格,习者众多,使安康汉调二簧得到了长足新悦耳,表演细腻神奇的风格,习者众多,使安康汉调二簧得到了长足发展。同治年间(1862-1874)出科的方、盛两科艺术人,先后入关中、四川演出;瑞、彩科艺人长期驻足于安康地区,使安康汉调二簧在唱腔、表演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清末民案初,安康各地班社日益增多,最有影响的为十三太字班。即金太班、福太班、鼎太班、广太班、隆太班、贵太班、仁太班、荣太班、盛太班、喜太班、治太班、裕太班和德太班。后因连年灾荒,兵匪横行,班社纷纷解体。民国八年(1919)年安康艺人凌成佑,在城防驻军北洋第七师的支持下,成立了汉剧同心社,以安康城为大本营,于陕南汉水流域各县庙会、商会、乡镇售票演出,二簧再一次起兴。出现的艺人有青衣泰斗陈长庚,净角陈天静、知长福,花旦阎保林,丑角范大德、 [[ 梁金玉 ]] ,生角 [[ 徐茂才 ]] [[ 黄大架 ]] ,小生 [[ 孙玉宝 ]] 、李玉喜及安康二簧第一代女艺人钟玉凤、郭玉莲等。抗日战争爆发后,京、沪各地艺人逃至陕南,京剧、越剧、曲剧、话剧及秦腔传入安康,安康二簧又走向了低谷。凌成佑不甘现状,在同心社开办科班,培养了一批二簧艺人,使安康二簧再度出现了回升之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安康地方政府将同心社与西关自乐社合并成立安康人民剧院,先后排演了 [[ 《小二黑结婚》 ]] 、《穷人恨》、 [[ 《九件衣》 ]] 、《北京四十天》等剧目,受到观众欢迎。1956年安康人民剧院改为安康县汉剧团。专区各县也先后成立起县属专业汉剧团,从业人员达三百余人。1959年陕西省戏曲学校设立汉剧班,为汉剧培养学员七十五名,充实了汉剧新生力量。1981年陕西省文化局于安康举行了首届汉剧会演,名流荟萃,各呈异彩,把二簧戏推到一个新的阶段。安康汉调二簧擅演文戏,唱腔秀丽、委婉,主要流行安康、旬阳、 [[ 紫阳 ]] 、平利、白河、 [[ 汉阴 ]] 、石泉等地。
===关中二簧===
流行于 [[ 西安 ]] 、三原、泾阳、 [[ 凤翔 ]] 、长安、蓝田、 [[ 周至 ]] 、户县、咸阳、耀县等地。注重唱工,剧本水词少,正、悲剧多,曲牌、打击乐多带秦腔风味。最得文人、商绅、旗、满、回民和军政要人的喜好。嘉庆末年,汉中来字辈出科学生贺鸿生,领班往关中宝鸡、虢镇、周至、户县、泾阳、三原、富平及西安南关等地演出。受其影响,泾阳、长安、周至等地,亦先后组织起二簧班社。光绪年间(1875-1908),出现了三原的清义班,泾阳吴寡妇班,并开始有坤伶清唱或挂衣登台。吴寡妇班搜罗艺人,延聘文人修改剧本,声誉日增。慈禧太后逃至西安后,该班曾应诏承奉献演,得到慈禧赠匾嘉奖。辛亥革命后,陕西督都张翔初,革命军师长张云山,支持在西安创办了二簧鸣盛学社,先后培养学员二百余人,成为关中地区二簧的最大科班。教师有 [[ 赵安子 ]] [[ 吴李乾 ]] 等。出科的演员有山鸣歧、刘鸣祥、张鸣峰、雷鸣震等,成为关中二簧的中坚力量,曾受聘于四川、甘肃、河南等地传艺和演出。关中二簧演出的主要剧目有《火轮牌》、《汜水关》、《破桃山》、 [[ 《出五关》 ]] 、《过巴州》、《锁阳城》、 [[ 《四平山》 ]] 等。1925年驻军贾兴运组织的二簧班,演出一时而解体。1931年,艺人王安奎创办志义科班,培养出演员刘志俊、刘志胜、 [[ 冯志才 ]] 、邵志福、 [[ 董志杰 ]] 等,同时还出现有庆义社和中兴社,因难以立足西安而多巡回于外县演出。1949年初,原"鸣盛学社"、"庆义社"等汉调二簧班社合并为"大众剧社",活动三年散班。自此,关中地区再无专业二簧剧团,仅西安、蓝田、户县尚有二簧研究会,经常组织一些业余演唱活动。[[File:汉调二簧5.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洛镇二簧===
盛行于镇安、 [[ 山阳 ]] 、商县、 [[ 洛南 ]] 等地。向以武戏见长,演《八蜡庙》、 [[ 《红桃山》 ]] 等剧,使用真枪真刀。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出科于汉中西乡沙河坎杨金年科班的名艺人贺鸿生,曾从湖北、关中往返于商洛地区传播二簧,培养出赵安子、吴宝卿、演技超群,颇受观众欢迎。光绪二十四年(1898),清廷还诏赵、吴进宫演唱。姚政班先后举办科班,培养出"广"、"庆"两科艺人五十余名,壮大了洛镇二簧的演出队伍。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二簧戏继续发展,出现的班社有柞水县北河代大爷班,商县城内孔海山的商山升平社,商县北区的屈映南班,镇安县城姚再胜的五福班,云盖寺的安乐社和柞水石镇、商县黑龙口、韩峪川、杨斜、东乡等地的二簧班,共十余个。艺人有代大爷班的刘五燕(红生、武旦)、张志富(二净)、朱长福(外)、 [[ 龚金娃]](末)等,五福班的尹荣山(净)、董兴平(旦)、金双庆(生)、 [[ 雷鸣震]](生)等,安乐社的罗福娃、陈大炮、刘子胜(生)、张长生(丑)、高志海(旦)等,商县、山阳、柞水县各班的李保林、王广翠、陈刚娃、黄亮子、吕庆华、张庆鸿等。演出的剧目主要有《斩黄袍》、《天水关》《端午门》、《受禅台》、 [[ 《天才吃馍》 ]] 、《南北会》、 [[ 《洪羊洞》 ]] 、《白门楼》、《清河桥》、《大开榜》、《元宵谜》、《梵王宫》、《渔舟配》、《鼓滚刘封》、《双投唐》、《草桥关》、《月明楼》、《望儿楼》等。抗日战争期间,洛镇汉调二簧呈现萧条之势,不少班社解体。至抗日战争末期,只有柞水抗建剧团、镇安三胜班等还在演出。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成立后,1955年5月以大同社和抗建剧团为基础建立了商洛新生剧团,1956年秋,镇安县以三胜班为基础组建了群众剧团。1957年后又相继组建成立了山阳县和镇安县两个县级专业汉剧团,经常于本县及商县、 [[ 洛南 ]] [[ 丹凤 ]] 等地巡回演出。并招收学员,培养出武新艾等一批演员。
此外汉调二簧唱腔分二簧调和西皮调两种,俗称二簧为"上把",曲调唱法上讲究板起板落,用"顶牙子"开口。板式有〔导板〕、〔慢三眼〕等十二种。西皮调称"下把",唱法上眼起板落,用"过牙子"开口。板式有〔导板〕、〔一字〕等十种。二簧的反调称反二簧(阳板),西皮反调称反西皮。另外,还有高拨子、四平调、徽调、昆腔、板儿腔、吹腔、高腔、看山腔等杂腔杂调。如《牧虎关》高旺, [[ 《三搜府》 ]] 施公皆用徽调演唱;《大赐福》、 [[ 《过二关》 ]] 等全用昆曲演唱;《下河东》用吹腔(唢呐调)演唱;《钉缸》用七句半演唱;《小放牛》用小调演唱等。把西皮〔一字〕和〔二六〕唱调的过门重复一遍叫做"双环环",是洛镇二簧的一大特色。整个曲调委婉不足,质朴有余,故有"硬腔"之说。二簧戏中,有二簧或西皮一调到底的,也有两种曲调交替使用的。有的上句唱二簧,下句接西皮;或前半句唱二簧,后半句唱西皮。如 [[ 《二进宫》]]"跪臣"一节,徐彦昭前半句用二簧〔原板〕唱"吓坏了定国王",杨博接"兵部侍郎",就变成了西皮〔流水板〕。这种变调改板的"倒把"方式,是汉调二簧声腔的特点之一。
==传承发展==
重视传承 保留精华
[[File:汉调二簧6.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从目前情况看,在安康地区仅有一个专业汉剧演出团体,将汉剧的生存发展完全维系于一身,当务之急,必须尽快做好汉调二簧的传承工作。
对于老艺人,应抓紧汉调二簧的资料搜集整理工作,通过 [[ 录像 ]] [[ 录音 ]] 、文字记录等方式,将他们所掌握的宝贵艺术遗产原原本本地纪录下来,以求尽可能完整地把珍贵的戏剧艺术资料保留下来。
此外,经过了5年的学习,50名学员从学校毕业,进入安康汉剧团试用,这是十分有利的条件,应该按他们各自的分工,来确定相应的老师,做好传帮带;定目标,定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定期考核检查,使这批学员尽快成为有用之才。
汉调二簧传统深厚,程式规范,形式完美,特色鲜明,技艺精湛,行当多样,流派纷呈,这些都是在表现古代生活和古代人物的过程中逐渐成熟而形成的,是极其宝贵的财富。但是在它成为一个个比较完整的剧种之后,仍然需要根据观众的变化,以及观众的欣赏习惯,不断对自身进行改造,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住旺盛的生命力。
此外,还要不断推出新剧目,使其在思想内容上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 [[ 音乐 ]] [[ 导演 ]] [[ 舞台 ]] 美术等方面,也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使其既保留传统戏曲艺术的珍贵遗产,又能体现出新的时代气息,以适应当代观众的文化需求。如果我们不主动地使地方戏曲在现代社会文化生活中发挥其审美作用,那么,这些剧种最终会被观众所遗弃,昔日的辉煌只能是永存于史册之中了。
加强实践 培养新人
濒危状态
内容来源于非遗大数据平台
汉调二黄剧种曾广泛流行于 [[ 陕西 ]] [[ 关中 ]] [[ 陕南 ]] 汉水流域的汉中、 [[ 安康 ]] 、商洛并旁及陇东、 [[ 川北 ]] 、豫西、晋东南和鄂西北一带。建国后上述地区都曾有专业表演团体。1970年前后,相关省份流传的汉调二黄已被本地剧种取代,基本再无活动。1990年后,陕西关中派业已绝响;汉中派基本无演唱活动;商洛派仅剩数人,专业团体不复存在。1980年前后, [[ 安康 ]] 所属十县尚皆有专业表演团体和为数较多的业余自乐组织。目前,安康市仅汉滨区有1个专业团体,且以演唱歌舞为主业, [[ 石泉 ]] 、紫阳、 [[ 平利 ]] 、旬阳等县文化馆有少量演出力量。全市共有业余自乐班3—5个,重大节日(如龙舟节等)、各种 [[ 庙会 ]] [[ 喜庆 ]] 或红白大事仍以传唱二黄戏为习俗,演唱者多为60-90岁的老者。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s072096w3oz|480|270|qq}}
<center>汉调二黄(大景)</center>
{{#iDisplay:t03101u4lom|480|270|qq}}
<center>汉剧,汉调二黄介绍</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980 戏剧总论]]
26,3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