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蘇炳文

增加 3,91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蘇炳文將軍.jpg | thumb |230px|有框| |蘇炳文相片來自谷歌
[https:// www.google.com.tw/search?h l相片來自谷歌]]]
'''蘇炳文'''(1892年10月22日-1975年5月22日),字翰章,[[遼寧]]新民人,國民革命軍中將,抗日將領,在[[九一八事變]]時任15旅旅長,他先是支援馬占山,後來在海拉爾及满洲里一带進行抗日活動,善收容流亡的學生,建立兵工廠,拒绝日偽勸降,在1932年3月于海拉爾通電就任黑龍江自衛軍總司令,在嫩江西岸堅守陣地,保定軍校第一期畢業,1925年進入東北軍。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堅決抵抗,至1932年底彈盡源絕撤出至蘇聯,1933年回國,抗戰後任上將軍事參議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出任政協委員,1975年5月22日去世。在[[呼倫貝爾]]建有蘇炳文廣場和雕像以纪念他的抗日事蹟。
 
==簡介==
 
'''蘇炳文''',一個富裕的地主家庭.。新民人傑地靈,趙本山老師的弟子----田娃,就是新民現縣人。
他7歲月入[[私塾]],14歲時,聽說瀋陽創辦奉天陸軍小學,於是不顧家人反對,偷偷離家出走,步行4天來到瀋陽,一波三折,經歷三次考試,才被學校錄取。
 
將軍倔強、堅韌性格由此可見一斑。後又分別考入[[北京]]清河陸軍第一中學、保定軍官學校,為該校第一期步兵科,和[[傅作義]]為同學。
 
畢業後,由班長開始經歷多次戰爭提升到營長。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北洋政府對德宣戰,中國加入遠征軍並派兵參戰,他率全營官兵入俄遠東境內。第一次直、奉戰爭,奉系敗退關外。
''' 蘇炳文'''(1892年10月22日-1975年5月22日) 雖非奉系,但由於是東北人,為避嫌,堅決辭職。第二次直奉戰爭 字翰章 蘇因反對內戰而第二次隱居 [[遼寧]]新民人 後受奉軍郭松齡之邀 國民革 回到東北。1928年被任 為東北 駐黑龍江副司令公署參謀長和省政府委員,駐防齊齊哈爾。 1931年九一八事變,馬占山 軍代理黑龍江省政府主席並領導了赫赫有名的江橋抗戰 蘇炳文將軍積極支援馬占山將軍 抗日 領,在駐滿洲里的步兵團調到[[ 九一八事變嫩江]] 時任15旅旅長 江橋 他先是支援 協助 馬占山 作戰 抗擊日軍。 '''齊齊哈爾'''失守 將軍 在海拉爾 及满 、滿 洲里 一带 成立學兵連,收容有志青年學生百餘人 進行 抗日活動 軍事訓練 善收容 又集合瀋陽兵工廠 流亡的 學生 技工與青年百餘人 立兵工廠, 拒绝 生產手榴彈、地雷。為此深為 偽勸降 寇仇視 在1932年3月于海 爾通電就任 攏他,多次邀請將軍到 黑龍江 自衛 省城齊齊哈爾,妄圖將其扣留。 總司令,在嫩江西岸堅守陣地 拒不上當 保定軍校第一期畢業,1925年進入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堅決抵抗,至1932年底彈盡源絕撤 至蘇聯,1933年回國,抗戰後任上 女間諜-----大名鼎鼎的川島芳子來到海拉爾勸降。 將軍 事參議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虛虛實實 出任政協委員,1975年5月22 誘使川島芳子相信已經答應投靠 去世。在[[呼倫貝爾]]建有蘇炳文廣場和雕像 寇,於是關東軍很快給將軍送來了16萬元的軍餉 纪念他的抗日事蹟 作獎勵
<ref>https://read01.com/xKknx.html#.XEqG9xr_okY 來自壹讀</ref>1932年時機成熟,蘇炳文在海拉爾通電中外,就任東北民眾救國軍總司令,同時採取行動,占領各地車站,切斷通往省會齊齊哈爾的運輸、通訊線路,拘捕呼倫貝爾地區日偽人員,解除了滿洲里偽國境警察大隊的武裝,處死潛伏多年的[[日本]]間諜,並出兵進攻[[嫩江]]重鎮----昂昂溪,以圖拿下省城齊齊哈爾。
==視頻==關東軍惱羞成怒,動用數倍兵力,陸空協同,大舉進攻蘇炳文部。東北民眾救國軍與日偽軍展開激戰,總司令蘇炳文親臨一線指揮戰鬥,鼓舞士氣。關東軍最後希望蘇炳文放棄抗日,拱手讓出呼倫貝爾大草原。他們通過蘇聯駐滿洲里領事斯米爾諾夫向蘇炳文開出四個議和條件:#一、就任「滿洲國」軍政部長;#二、就任黑龍江省省長;#三、仍任哈滿護路軍總司令,駐防海拉爾、滿洲里;#四、以日本橫濱正金行金票200萬元交換,許諾蘇炳文出國考察,亦可過富翁生活,遭到蘇炳文嚴詞拒絕。對於自己區區不足6000人的兵力,面對數萬從東、南、西三路圍攻而來的日偽軍,力量過於懸殊,救國軍並無必勝把握。但蘇炳文認為,這一仗必須要打,要打出中國人的志氣,打出[[中國]]人抗日的信心。
戰前,將軍父親,蘇景徇老先生在[[北京]]給兒子來電:「有以身殉國,此正其時,勿念家事」。
蘇炳文復電:「重奉訓諭,益堅丹心,無論若何困難,絕對抵抗到底。捐軀報國,甘之若飴……」。
後期日寇占領[[北京]],其父病故,其母流落到養老院,長子夫婦被日偽迫害致死,遺下一子二女被友人收養。
<ref>[https://read01.com/xKknx.html#.XEqG9xr_okY] 來自壹讀</ref>
==外部連結==
*[https://read01.com/xKknx.html#.XEqG9xr_okY l 來自壹讀]*[https://www.xuehua.us/2018/12/08/%E6%8A%97%E6%97%A5%E5%90%8D%E5%B0%86%E8%8B%8F%E7%82%B3%E6%96%87%EF%BC%9A%E8%AE%A9%E6%97%A5%E5%AF%87%E4%B8%8D%E6%83%9C%E8%BF%BD%E6%9D%80%E5%88%B0%E8%8B%8F%E8%81%94%EF%BC%8C%E5%9B%9E%E5%9B%BD%E5%90%8E/zh-tw/ 雪花新聞網]
== 參考文獻 ==
{{Reflist}}
3,04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