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陆道培

增加 20,761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person | 姓名 = 陆道培 | 外文名 = | 图像 = 缩略图|陆道培 File:20160929211939793.jpg|缩略…”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陆道培
| 外文名 =
| 图像 =
[[File:陆道培.jpg|缩略图|陆道培]]
[[File:20160929211939793.jpg|缩略图
|center|[https://image.so.com/view?q=%E9%99%86%E9%81%93%E5%9F%B9%E9%99%A2%E5%A3%AB&src=tab_www&correct=%E9%99%86%E9%81%93%E5%9F%B9%E9%99%A2%E5%A3%AB&ancestor=list&cmsid=61598a70ce08e488f2795632f2b21444&cmras=0&cn=0&gn=0&kn=0&fsn=60&adstar=0&clw=284#id=c5f26ce341d8f0f9fbe28d6fad133e96&currsn=0&ps=58&pc=58 原图链接] [https://www.toutiao.com/i6263954843170243073/ 来自今日头条]]]
| 图像说明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出生日期 = 1931年10月
| 出生地点 = 上海
| 逝世日期 =
| 国籍 = 中国
| 别名 =
| 职业 = 血液病学家
| 知名作品 =
}}

'''陆道培'''(1931- ),血液病学家和造血干细胞移植专家<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b66870d90102wa5l.html] ,新浪网</ref>,[[中国工程院]]院士<ref>[http://www.cae.cn/cae/html/main/colys/40260280.html] ,中国工程院</ref>。1957年起主要从事血液病临床和实验研究。他在异基因骨髓移植及中药治疗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作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贡献。1984年以来相继被选为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和中华器官移植学会副主任委员。1995年当选国际骨髓移植登记组专家指导委员会中国迄今唯一的一名委员。担任国内8种医学期刊的主编,副主编或编委以及"骨髓移植"(BMT)和"血液病治疗"等两种国际期刊的编委。论文300余篇,主编专著3部,参编20部。

==人物经历==
陆道培(1931.10.30~),[[浙江]]宁波人,农工民主党党员、[[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血液病专家<ref>[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HLU199311000.htm] ,知网空间</ref>。

1931年10月 出生于[[上海]]

1948年9月-1949年7月 国立同济大学(上海)新生院学习

1949年9月-1955年5月 同济大学同济医学院(上海,后迁至武汉)学习。实习医院:上海同济医院(凤阳路),现名长征医院

1955年-1958年北京中央人民医院(现更名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任内科住院医师

1980年及1986年获世界卫生组织及世界癌联奖学金先后赴英国皇家医师进修学院Hammersmith医院及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Brigham & Women Hospital专修白血病和骨髓移植。

1981年-2005年2月 [[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

1985年-2005年2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科主任

1996年被遴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后曾担任主席团成员。

2002年当选亚洲血液学会(AHA)副主席,并被国际血液学会(ISH)推举为第11届国际血液学会(ISH-APD)2007年大会主席

2005年起被复旦大学聘为教授。兼任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现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血液病国家重点学科首席专家,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名誉所长。

陆道培的父母原在宁波行医,后移居上海,他出生于1931年10月,当时正"九一八"事变后国家陷于深重的灾难与动乱之中。当他在淞沪战争后返回上海时,发现家园已是一片瓦砾。他虽然学业受阻但此后又以坚韧不拔的意志跳了一级学习,最后在1948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上海肇和中学,同年考入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时年17岁。陆道培的祖上世代是医生,他自幼耳濡目染,将治病救人视为职业中的最高选择。

陆道培自幼喜欢阅读传记,将传记中人物的诚实与勤奋视为楷模,把传记中的科学家尤其视为毕身追求的榜样。这对他的一生影响至深。他所考入的同济大学校风严谨,崇尚学术自由。入学一年后他非但更熟练了已掌握的英文,而且具有阅读德文各种专业书籍的能力。由于他父亲是中医,兄长是圣约翰大学的医学生,所以他此时起各门学习课程均阅读德文与英文两种书籍,还有机会学习中医。学校中的教授教育他们学医要三多,即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他的病理教授告诉他要多看病故患者的尸体解剖,"因为一个医院的诊疗水平与其解剖病例数成正比"。类似的教育对他都有终生影响。1955年他从医学院毕业时已能熟练阅读各种英、德文医学书籍,还能借助字典阅读前苏联文献。在他的家里至今仍保存着他中学时读过的Deming's General Chemistry 以及大学时期的教科书与参考书,可见他对以前学过知识的珍重。珍重的不仅是在书本上,而且在他的脑海中。

大学毕业后陆道培被服从统一分配到中央卫生部,后再次被分配到中央人民医院(即现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科工作。院长钟惠澜每周到病房查房作具体指导,查房之余还作方向性的指导。陆道培在回忆钟惠澜对他的培养时写道:"除了要求我们结合实际学习外,钟大夫强调要系统学习。这对我影响极深。这使我在做完住院总医师前首先读完了哈氏内科、心脏病、肾脏病、内分泌、热带病学……等专著,随后读完了出血性疾病、溶血性疾病、白血病、血液学实验等专著。我深深体会到非但书本中的大字有用,书中的小字亦使我受益匪浅。我后来在临床上对疑难病、罕见病能够做到不疏漏与此有密切关系"。

20世纪50年代末期有一位匈牙利血液学专家来人民医院工作。陆道培从她那里学到了血液形态与凝血检查,还对各项检测方法作了重要的改进,特别对凝血酶原与抗凝血酶Ⅲ的计算方法作了创新性的改动。以后又有机会跟随一位罗马尼亚血液病专家,她擅长于血液免疫学。他为了要争取这个学习机会,就将白天的门诊、急诊换为夜班。这样他白天就有了学习的机会。

经中国科学院的认真评选和推荐,第七届陈嘉庚基金奖的医学奖被决定授予陆道培一人。颁奖典礼于1998年4月22日在花园城市新加坡举行。这是一次隆重的颁奖仪式,礼堂里早就贵宾和家属满座。由新加坡总统黄鼎昌亲自将系有彩带的金质奖章授予同在主席台就座的陆道培。同在出席仪式的还有中国人大副委员长周光召等。陆道培先是聆听该奖评委对他的评语,再是接受总统颁奖,随后又向主席台上下欢欣的人们鞠躬。这是一个何等隆重、神圣又兴奋的时刻。此时此刻陆道培深深感受到事业上的成就高于一切。比世界上任何财富与地位更重要。他做过的是正确的选择。
[[File:陆道培2.jpg|缩略图|陆道培]]
==社会职务==
◆ 担任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美国Nebraska大学、同济医科大学、复旦大学、第一军医大学等国内外近10所高校的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

◆ 香港明德医院骨髓移植高级科学顾问,香港血液学会、国际血液学会(ISH)、国际实验血液学会(ISEH)、国际血液病治疗及移植工程学会(ISHAGE)及美国血液学会(ASH)会员。

◆ 兼任《Int J Hematol》亚洲编辑部主编,《中华医学杂志》 (英文版)、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中文版、《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及《中华器官移植杂志》副主编,以及《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编委。

◆ 1984年至2005年担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随后任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学名词审定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造血干细胞学组组长。

◆ 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曾任农工民主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常委,第十二届中央常委,北京市第八、九届委员会主任委员。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五届北京市政协委员,第六、七、八、九届北京市政协常委,第九届北京市政协副主席。

◆ 1995年,当选国际骨髓移植登记组(IBMTR)专家指导委员,中华器官移植学会副主任委员。

◆ 2000年起至今任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 2002年,当选亚洲血液学会(AHA)副主席,曾被国际血液学会(ISH)推举为第11届国际血液学会(ISH-APD)2007年大会主席(北京)。

陆道培院士自1994年至2005年担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随后任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学名词审定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造血干细胞学组名誉主任、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造血干细胞合作组学会(含两岸三地,CSBMT,Chinese Society of BMT)主席。同时担任复旦大学等国内外近10所大学的名誉教授或兼职教授。

北京大学与复旦大学内科与血液病教授。兼任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骨髓(含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奠基人。1964年在亚洲首先成功同基因骨髓移植治愈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创下首先以孕妇供骨髓以及重建骨髓的最少细胞数的2项世界记录。1981年首先在中国持久植活异基因骨髓,用此疗法可根治大量的恶性和重症血液病患者。创造了骨髓移植根治遗传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世界记录。首先证明骨髓混合胎细胞移植可明显降低抗宿主病。首先证明硫化砷类药物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有卓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专著3本。

==科学成就==

'''骨髓移植的亚洲第一人'''

在20世纪60年代初,他就开始了异基因骨髓输注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并获成功。1964年一位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护士到他处就医,她有一位怀孕的同卵双胞胎。陆道培为这位患者成功地施行了移植手术。这创下了二项世界记录与一项亚洲记录:第一次安全地应用孕妇作供者;第一次应用最低的供者细胞数获得成功;第一次在亚洲成功骨髓移植。虽然这是同基因移植,但是陆道培在当时创造性地发展了不少技术。患者在30年后随访时造血功能仍正常,当时属世界上移植后存活时间最长的两例病例之一。

改革开放之初,在1979年陆道培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的选拔考试,在1980年被中国派往伦敦研修白血病与造血干细胞的应用等半年。半年后又应用节余的资助到法国、瑞士、德国等处学习并作学术报告。

1981年他第一次为一名白血病患者成功持久植活其胞兄的异基因骨髓。以后又植活组织配型不同的骨髓,并在中国第一次成功血型不合的骨髓移植。在1985年获中国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在中国首先开展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代替骨髓干细胞移植,至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工作进展顺利。他不但为所在单位,还为全国培养了一大批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技术队伍。他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在中国呼吁成立无血缘关系的造血干细胞捐赠志愿者登记组,并首批开展无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移植。现在,中国这个志愿者组织正在红十字会领导下蓬勃发展。

'''建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

由于单子女的家庭是中国的主流,因此从同胞中寻找配型相同的造血干细胞来源便日益困难,而新生儿的胎盘脐带血中则有丰富的造血干细胞,陆道培早在1996就以国际上成立不久的纽约脐带血库为蓝本在北京建成了一个公用的脐带血库。无血缘脐带血造血干细胞代替其他来源造血干细胞的优点为:冻存后随时可取用,并对配型的要求不严格。脐带血库的建成为解决中国造血干细胞供者缺乏的现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解决办法。脐带血的细胞数有限,因此国际上多半只用于儿童。陆道培等首先在国际上成功应用双份脐带血同时移植在一名95公斤体重的患者身上,获得成功。

'''根治白血病建战功'''

1997年与1999年两次全球学术水平最高的血液学年会上陆道培登台报了他的多年研究成果,首次证明了纯化的四硫化四砷可以使某些急性白血病长期缓解。这一报告引起全场听众多次热烈鼓掌,成为会议最引人注目的消息。先此,陆道培已经在若干国内与双边国际会议上报告过。他的论著后来在国际最高水平的血液学杂志Blood的2002年5月那期上刊登。

在根治白血病的道路上,陆道培不但发展了药物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而且还首先在临床上应用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性免疫细胞(CIK)治疗白血病获得初步成功。某一位经异基因骨髓移植后不幸复发的患者经过这种治疗后体内残留的白血病细胞被清除。他重新走上了领导的岗位,振兴了一度走下坡路的企业。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陆道培是否聪颖过人?他从来坚决否认,他从未说过自己聪明。他只是说过在学生时代正在进行某些政治运动而停课时他都抱着书本躲在正在建楼时的顶层夹缝中读书。工作后当分配到医院屋顶打大麻雀时(当时正当除四害运动,麻雀被列入消灭对象)他又躲在屋顶下读书。是他勤奋挥汗的学习才使他得到了深博的知识。

从青年时代起他就放弃了很多物质上的东西。大学毕业时他母亲曾想为他购买一幢位于上海湖南路的花园楼房,他却选择了服从分配到外地的道路。此后,他还谢绝了英国香港大学与台湾方面的邀请。他的回答是清楚的:"我的事业在北京,我的病人与学生亦在那里"。他在事业上的成就没有辜负他自己的要求。他还相继被推选为中华医学会副会长、血液学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担任境内外多种期刊的主编、副主编,境内外多个著名大学的名誉教授和兼职教授。1997年他被授予何梁何利科学进步奖与陈嘉庚医学奖。别人看来是功成名就的陆道培还在生命不息奋进不止。

==人物贡献==
===贡献领域===
陆道培院士对中国血液病学发展作出了多方面的杰出贡献,其中最重要的是开创了中国异基因骨髓移植事业的先河,促进了造血干细胞移植事业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在国际上进行了首例异基因骨髓移植治愈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率先在临床上证实第三者细胞有利于HLA配型不全相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发现了硫化砷在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作用。已发表360余篇/部论著,包括主编《白血病治疗学》等4部专著,参与编写19部著作。2002年当选亚洲血液学会(AHA)副主席,并被国际血液学会(ISH)推举为第11届国际血液学会(ISH-APD)2007年大会主席。

鉴于陆道培院士对中国血液病学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除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等多项重大奖励外,还荣获何梁何利奖和陈嘉庚奖。他在开展(HLA)单倍型(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带头作用与贡献,已获2006年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与2007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仅此一项,排名第一)。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副会长,血液学会主任委员。

北京市道培医院医学总监。

世界著名的血液病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权威。

首先在亚洲成功开展同基因骨髓移植并创建了迄今常用的采骨髓技术。

首先在国内成功植活异基因骨髓。

首先在国内成功完成ABO主要血型不相合的骨髓移植。

首先证明硫化砷对某些白血病疗效卓著。

首先在国内指导建立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

首先应用某些新的免疫治疗方法治疗急性白血病,并取得显著疗效。

在国内首先发现三种遗传性血液疾患。

首先报告紫草及提取物对血管性紫癫与静脉炎有显著疗效。

目前他所领导的血液病研究所已完成各类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数千例,居全国首位,患者长期存活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File:陆道培3.jpg|缩略图|陆道培]]
===临床贡献===
◆ 首先在亚洲成功开展同基因骨髓移植并建立了迄今常用的采骨髓技术

◆ 首先在国内成功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 首先在国内成功完成ABO主要血型不相合的骨髓移植

◆ 在国际上进行首例异基因骨髓移植治愈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 首先报道胎盘免疫球蛋白有治疗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作用

◆ 首先证实大蒜中有抗巨细胞病毒成分,并首先用于防治移植后间质性肺炎

◆ 率先(80年代后期)在临床上证实第三者细胞有利于HLA配型不相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

◆ 首先制定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的GIAC方案并取得国际上领先的成绩

◆ 提出GIAC四要素方案,并领导其团队使配型不同/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长期存活率接近配型相同的造血干细胞移植

◆ 目前他所领导的团队已完成各类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千余例,居全国首位,患者长期生存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首先在国内成功并系统开展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 首先在国内成功开展非血缘脐带血移植

◆ 积极倡导成立中华骨髓库并建立了最初的志愿者登记

◆ 首先在国内指导建立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

◆ 首先报告紫草及提取物对血管性/过敏性紫癜与静脉炎有卓著疗效

◆ 提出凝血酶元活动度的特殊计算公式,其准确度仍居国际第一

◆ 首先在中国发现三种遗传性血液病,包括遗传性低凝血酶元血症

◆ 首先从细胞遗传学角度提供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造血干细胞本身缺陷的证据

◆ 首先在中国开展白血病的免疫治疗,包括临床CIK治疗等疗效卓著

◆ 首先在国际上开展自体和植入体内的天然杀伤细胞的大容量培养增殖并用于白血病人和移植后复发并合并肝炎的回输,并首先在临床成功应用。

==学术论著==
===期刊论文===
1. 格列卫治疗54例Ph阳性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江浩[1] 陈珊珊[2] 《中华血液学杂志》2003年

2. 14 砷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过程中细胞形态学及遗传学变化 刘辉[1] 邱镜滢[2] 《中华肿瘤杂志》2003年

3. 3种同种异基因混合骨髓移植小鼠〔A+B+C→A)的模型 张晓明陆道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3年

4. 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动员与采集时动态快速监测造血祖细胞的意义 杨申森 刘开彦《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3年

5. 干扰素-α治疗Ph^+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细胞遗传学反应分析 洪虹 丘镜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3年

6. 双份无关脐血移植治疗高危白血病并长期无病存活二例报告 王峰蓉 张耀臣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03年

7. 慢性髓系白血病不同bcr/abl融合基因转录子与临床关系的研究 秦亚溱 刘艳荣 《中华血液学杂志》2003年

8. 慢性髓性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M-bcr/abl及m-bcr/abl融合转录子追踪观察 秦亚溱 刘艳荣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3年

9. 四硫化四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过程中PML/PML-RARα蛋白的变化 王景枝 刘艳荣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3年

10. 粒系集落刺激因子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及与CD34^+细胞动员效果的相关性 徐娟[1] 陆道培[1]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专著===
1. 《血液学进展》 陈文杰主编/陆道培主编 科学出版社1978年3月 2. 《白血病治疗学》 陆道培主编 科学出版社 1992年1月

3. 《医院内感染及其管理学》 陆道培主编 科学出版社 1990年

4. 《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2版)》 张之南主编/陆道培主编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8年

5. 《白血病的骨髓移植治疗》 陆道培主编 科学出版社 1992年

==科技荣誉==
2015年3月,陆道培院士荣获国际血液和骨髓移植研究中心颁发的2016年杰出服务贡献奖,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此荣誉
==视频==
===《自体脐带血移植》陆道培院士专访===
{{#ev:youku| XMTQ3MjQ3MjI3Mg }}
===亚洲干细胞之父——陆道培院士对免疫细胞功效阐述===
{{#ev:youku| XNDEwMTIxODIwMA }}
==参考来源==
[[Category: 医学家]]
29,52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