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P法
KSP法是一个特定的名词术语。
中华文明是一种独特的文明[1],其文字也是非常独特的。在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中,只有中国由于其民族文化强大的包容性与同化性而始终没有间断过的文化传承,这使汉字成为世界上较少的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约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出现的甲骨文[2]被广泛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一直发展到今日,有三四千年的历史。
目录
名词解释
KSP方法,即知识战略流程 (Knowledge Strategy Process)方法,简称KSP方法。知识战略流程 (KSP) 是基于组织的业务战略,通过系统梳理组织战略级的知识领域,分析关键知识领域状态,找出相应提升行动计划,从而支撑业务发展的一整套"知识规划"的方法、流程及工具。
知识状态的三维描述K-Model
KSP方法中,一个重要的模型是知识状态的三维描述K-Model。虽然衡量知识状态有许多的维度,但是最具有指导意义的三个维度如下图所示:
1.掌握度(Proficiency)
是指组织对该知识的最高掌握水平。我们需要培养出能够应用知识并付诸于行动的有能力的员工,因此提升专业精通程度是知识管理的目标之一。
2.扩散度(Diffusion)
是指组织需要应用该知识的人中大多数人对该知识的掌握水平。将知识传播到需要它们人的手中是保障业务成功的关键因素。
3.编码度(Codification)
是用来衡量知识显性化的程度。知识的显性化是指对平时的经验、感受、领悟等进行总结和归纳,总结和归纳的结果通过文字、音像、等形式记载下来的过程。
参考文献
- ↑ 中华汉字:人类发展史上空前绝后的文明瑰宝!,搜狐,2019-07-20
- ↑ 传统荟萃 | 甲骨文,搜狐,202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