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0战车炮
D-10战车炮,是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研制的反战车火炮,用于战车或驱逐战车。1979年,波兰在新生产的T-55上安装了D-10的最新版本,随著T-55的服役而持续在世界各地活跃。
目录
弹药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弹壳长度一直都是693mm。种类有搭载了F-412高爆弹头的UOF-412炮弹、使用BR-412穿甲弹头的UBR-412穿甲弹(在40年代换成新型的BR-412B与BR-412D穿甲弹头)以及型号为D-412的烟雾弹。
1964年,NII-24研究所开始对3UBM6反战车炮弹进行改良,1967年,3BM6高速穿甲弹(HVAPDS)问世,具备在60度仰角下,于2000公尺外穿透80mm~290mm装甲的能力。后继的3BM8以碳化钨弹芯取代高爆弹丸,并使用了可提升穿透力的锥形装药,制成反战车高爆弹(HEAT),包括之后搭载3BK5M弹头的3UBK4炮弹,以及后来换装的搭载3BK17M弹头的3UBK9炮弹都是此型。
1980年代,随著3UBM11型穿甲弹开始逐渐退役,新式的3BM25尾翼稳定脱壳型[1] (APFSDS)碳化钨穿甲弹开始服役。
1983年,因为T-55M与T-55AM升级计划而开始导入使用3UBK10-1炮弹外壳包裹的9K116-1堡垒式雷导引低空反战车飞弹(北约代号AT-10"圆锥","Stabber")。炮弹离开炮口1.5秒后弹壳脱离,释放飞弹,飞弹尾部的圆型雷射制导装置可控制点火,短短六秒的火箭点火时间可让飞弹飞行41秒。这类型飞弹的造价非常昂贵,一颗飞弹的价格几乎等于半辆T-55M的造价,但是也让老旧的D-10拥有媲美现代主力战车的强大火力。
- 飞弹种类:
-
- 3UBK10-1 (9M117 堡垒),4000公尺外可穿透600mm装甲。
- 3UBK10M-1 (9M117M Kan) ,4000公尺外可穿透650mm装甲。
- 3UBK23-1 (9M117M1 Arkan) ,6000公尺外可穿透750mm装甲。
- 3UBK23M-1 (9M117M2 Boltok) ,6000公尺外可穿透850mm装甲。
历史
1944年,随著德军虎式、豹式等重型战车的投入,苏联军主力的T34/76在战场上完全无法对抗,生存率开始急速恶化。苏军原本使用SU-85驱逐战车的D-5T 85mm 53倍径炮(称为T-34/85 M1943)进行强化,但发现火力仍然不足,又加大成85mm ZIS-S-53型主炮(称为T-34/85 M1944)。而随著主力战车的升级,苏军也需要更加强大的火炮来取代原有的SU-85驱逐战车,提供主力战车火力支援。
这个任务让苏联所属所有兵工厂都动了起来,在经过数月的激烈竞争与测评后,由第九兵工厂的火炮设计师费奥多尔·彼得罗夫(Fyodor Fyodorovich Petrov)与他的团队以100mm S-34舰炮为蓝本,命名为D-10的设计脱颖而出,并安装在T34/85的底盘,也就是之后的SU-100驱逐战车。
D-10是一款拥有极高射速的100mm火炮,53.5倍径的炮管长度与895公尺/秒的炮口初速,让D-10足以满足苏军在战争后期的反战车需求。D-10可以在1000公尺、仰角30度下贯穿160mm的装甲,优于豹式战车所搭载的75mm KwK 42炮与虎式战车(虎I)所搭载的88mm KwK 36炮,但是仍略逊于虎王式(虎II)的88mm KwK 43炮。
最初搭载在SU-100上的D-10S与战后搭载在T-54/55主力战车上的D-10T在性能上其实没有太大的差异,只是为了适应不同底盘而作的细部改装。其他还有实验性的T-34/100、T-44/100、KV-100和IS-2。
1955年,STP-1水平稳定器与排烟器被加入D-10的新设计中,这个版本被称为D-10TG。1956年,使用了源于旋风号运载火箭的双平面稳定系统的D-10T2S版本开始生产并安装到T-54B与T-55主力战车上。
从1979年末至今,数千座D-10的各种不同版本与搭载它们的各种装甲载具仍在数十个不同的国家服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