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HS模型
BHS模型是中國科技名詞,屬於科技術語。
漢文字是世界上唯一沒有間斷的古老文字系統[1],直到現在我們仍在使用。其不單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表述用具,更是五千年悠久文明的記錄者、傳承者。可以說,漢文字是中華民族古老悠久、博大精深文明的「活化石[2]」。
目錄
名詞解釋
BHS模型是Barberis,Huang and Santos於1999年提出的,簡稱BHS模型 。
BSV模型、DHS模型、HS模型三個模型假設投資者在做出預測時要麼是非理性的,要麼只能利用所有可行信息的子集。投資者所出現的偏差基本可以歸納為一類,即,直覺偏差(heuristic bias)。heuristic 的字典定義是人們自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通常採用試錯的方法。(process by which people find things out for themselves, usually by trial and error)。試錯的方法通常導致人們形成一些經驗規則,但是,這個過程常常導致其他錯誤。行為心理學的一個巨大貢獻是識別出這些經驗規則的原理以及與它們聯繫的系統性錯誤。這些經驗規則自身被稱為直覺。
投資者在投資決策中不僅存在直覺偏差,而且存在景框依賴偏差(frame dependence bias)。後者正是BHS 模型的基本假設。它從傳統的基於消費的模型出發,結合了行為心理學關於景框依賴的研究成果:Kahneman and 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1979)提出的「前景理論(prospect theory)」以及Thaler and Johnson(1990)提出的「前期結果影響(influence of prior outcomes)」理論。前景理論指投資者的效應不僅決定於財富水平,而且決定於財富變化,財富損失給投資者帶來的痛苦比等量財富盈利給投資者帶來的幸福大(約為2.25 倍)。前期結果影響是指,投資的前期結果對風險選擇的具有影響。投資者從損失或盈利中獲得的效用依賴於前期結果。例如,前期盈利可以緩衝後期損失造成的痛苦。這個模型非常貼切地解釋了過度波動(反應過度和反應不足)以及「股權之迷」。
參考文獻
- ↑ 最古老的五種文字,搜狐,2019-11-09
- ↑ 象形文字的「活化石」!水書將申報世界記憶遺產名錄,搜狐,2021-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