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ADM-20誘餌無人機

ADM-20誘餌無人機是一種亞音速、噴氣動力、由B-52戰略轟炸機攜帶的空射誘餌巡航無人機,為麥克唐納飛行器公司設計生產,用來在敵方的雷達屏幕上呈現成轟炸機的形態,繼而誘導敵方防空系統無法辨識攻擊實際轟炸機目標。

目錄

發展

1955年美國空軍開始大力研發誘餌導彈,這種武器在雷達回波圖中與現役的戰略轟炸機幾乎別無二致,因而可以用於迷惑敵方防空系統。這一系列計劃包括GAM-71「公鴨」(一種用於B-36「和平創造者」的火箭動力空射導彈)、SM-73「牛鵝」(一種地面發射的遠程噴氣動力誘餌)和GAM-72「綠鵪鶉」。其中「綠鵪鶉」是一種由B-52「同溫層堡壘」內置攜載的空射渦噴動力誘餌彈。

誘餌無人機的動力開發始於1954年,當時美國空軍提出的技術規格是要一種推重比10、總推力2,000磅的小型噴射發動機,這個計劃在1954年11月28日由通用電器承攬,代號XJ-85-GE-1。

1955年4月,美國空軍開始新的誘餌無人機開發計劃,1956年2月麥克唐納公司被選為GAM-72的主承包商,此時該導彈的綽號已經被縮寫為「鵪鶉」(與此同時其他兩個誘餌彈項目的綽號也被去掉了綽號的前一個單詞,變成了「鴨」和「鵝」)。在B-52上的受限攜載測試於1957年6月開始,XGAM-72原型彈在1957年11月第一次進行自由滑翔試射。GAM-72誘餌彈在1958年8月第一次成功的動力飛行之後於1958年12月31日獲得了初始生產合同,1960年9月美國空軍獲得了第一批量產型「鵪鶉」[1],1961年2月「鵪鶉」在第一個B-52中隊中形成戰鬥力。

GAM-72由一台通用電氣J85-GE-3渦噴發動機驅動。其纖細的彈體、雙尾鰭和雙垂尾為該導彈提供了與B-52大小相似的雷達截面積。「鵪鶉」的彈翼和尾翼可以摺疊,並將整體三維尺寸降低到3.94米x0.74米x0.66米(155英寸x 29英寸x26英寸)。這使得B-52的武器艙里可以裝下8枚誘餌彈,儘管在實際中一般每架飛機裝載4枚。「鵪鶉」被安裝在B-52彈倉的最後方,在彈翼展開發動機點火之前會被預先投出彈倉並下落一段時間。「鵪鶉」可以由地面進行預編程,在其飛行過程中可以進行兩次轉彎和一次變速。航程最大為825千米(445海里),此外,其還安裝了包含雷達中繼機的電子干擾載荷,後期型號還搭載箔條布撒器和熱源(以模擬B-52的紅外特徵信號)。

用於原始GAM-72型號的J85-GE-3發動機有嚴重的可靠性問題,因而發動機後來被改為J85-GE-7型。安裝了新發動機的「鵪鶉」被命名為GAM-72A。GAM-72A比GAM-72重了90公斤(200磅),有着較小面積的主翼,這使得其最大射程降到了650千米(350海里)。第一枚GAM-72A於1960年3月試飛,幾乎所有550+枚「鵪鶉」(僅除24枚之外)都是GAM-72A,GAM-72A在1962年5月28日交付最後一架並停產,總共生產了585具。1963年時,尚在庫存的492枚GAM-72A都被改裝,增加了氣壓繼電器以進行地形規避,從而用於低高度行動。改裝後的「鵪鶉」被重命名為GAM-72B。1963年6月GAM-72被更名為ADM-20A,GAM-72A被更名為ADM-20B,GAM-72B被更名為ADM-20C。

ADM-20相對於60年代的雷達技術來言是一種有效的誘餌彈,在B-52轟炸機彈艙中最多可攜帶8架,但一般只會攜帶2架。然而,在1971年時美國空軍已經不認為ADM-20C是種可靠的防禦誘餌,戰略空軍指揮官向美國空軍提交的報告中認為「鵪鶉是種有總比沒有好一點的裝備」。在美國空軍1972年進行的測試中,空軍的雷達操作員能夠在23次與誘餌彈的雷達接觸之中成功辨別出21架次。由於「鵪鶉」已經不再是一種有用的誘餌了,而且AGM-6subrine ana9導彈的服役也讓B-52開始擁有更好的防區外攻擊能力,空軍開始進行撤裝,1972年7月13日ADM-20C在伊格林空軍基地上空進行了最後一次試射。1978年6月30日最後一枚ADM-20C解除戰備狀態。1978年12月15日最後的ADM-20C自美國空軍除役[2]。總計共生產了600枚各種型號的「鵪鶉」誘餌彈。

視頻

ADM-20誘餌無人機 相關視頻

未來的空戰場面,飛行器好科幻
美軍B-52H型戰略轟炸機發射AGM-86B空射巡航導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