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龍街之願(陳恆禮)

龍街之願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龍街之願》中國當代作家陳恆禮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龍街之願

進了古邳鎮

有事找老袁

儘管張口說

老袁不嫌煩

大事幹不了

小事辦周全

上級來檢查

垃圾清掃完……

這是袁成華親口對我說的。這個老袁指的就是他自己。他是圯橋村的黨支部書記。個子不高也不胖。攀談中知道他的家就住在玉帶橋附近。我說,那裡已經看不到玉帶河與玉帶橋一點的影子了。原先的橋變成了小巷水泥路,原來的河現在填成了巴掌大的一個垃圾坑。

我是上午在圯橋社區部見到袁成華的。村部蓋得很漂亮,有許多房間空着,緊挨着張良殿、圯橋。門前的廣場上,有一尊張良拜黃石公贈書的塑像。袁書記同我打過招呼後,就去忙他自己的事了,直到下午五點多了,我才見到他。他連說了幾句「對不起」後,又說因鎮裡安排什麼工作,他實在是無法脫身。當個村書記,有辦不完的事。我說:「我明白,你不用解釋。誰叫你是村支書呢?你要是縣委書記省委書記,估計也不要活了。」他說:「要是縣委書記省委書記,我就不會這麼忙了,我就會安排別人去幹了。我乾的這些事,都是他們安排的事。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都得面對面地干。這個村子,3100多口人,700多戶,2400畝耕地,哪一個人哪一戶哪一塊土地你不得都知道?現在搞土地確權,牽扯到家家戶戶,每一家每一戶情況又不一樣,各人的心性脾氣也不一樣,你說這個村支書好做嗎?」

我說:「不好做。」

旁邊人說:「人家一聽說袁書記來了,老百姓的態度也不一樣啊。呵呵。」

他就不再說什麼了,還有什麼可說的。有失必有得,有得必有失啊。這個,他不會不明白的。

袁書記走前,給我安排見兩個人。這兩個人的名字很有趣,一個叫王春雷,一個叫明興照。我說:「你們兩個人的名字,像是一幅對聯。」王春雷說:「人家兄弟四個名字都好聽,分別是「照、亮、全、球」,還加上「日月」,「明」字不是「日月」嗎?」

哇,這個真了不得,一個古邳的老百姓,就來了「日月照亮全球」了。你看明興照,多大的個子啊,有一米八吧?明興照說:「一米七八。」

「你是什麼興?明星的星,還是高興的興?」

「原來是「明星」的「星」,後來在學校里寫錯了,就成了「高興」的「興」,現在就叫明興照了。」

王春雷開始給我講圯橋,講張良殿,講小衙,講他們的過去,講他們的現在。而明興照則說,圯橋前邊這塊地,是以前官員們批給他們祖上的。說當年他的祖人在這裡擺渡,有一個官員坐他的船,不小心把做官的大印丟到河裡去了。他祖上什麼話也沒說,跳河裡把它撈上來了。他祖上是從黑龍江遷過來的,那位官員為了表示感謝,問他的祖上人想要什麼東西。祖上人就說,別的什麼東西也不要,就要這塊不長莊稼的地行吧?這塊地就由官員批給我祖上了。我小時還看見過那張地契,上面蓋着通紅的大印。現在早已經沒了。我大爺叫明達,是烈士,縣誌上有他的名字。解放戰爭時死在了戰場上。解放後我祖母到洪澤湖去找過,部隊領導說,找不着了,這是給你安排的房子,你們在這裡住下吧。那是地主家的房子。祖母說不住這裡,就回來了。

明興照是村總帳會計。他在與我說完圯橋村裡的古蹟後,說帶我去看小衙。我就去了。他開的是一輛農用三輪車,我和王春雷坐在後車箱裡。已經好久好久沒坐這種車了。鄉間的水泥路,無論怎麼平坦,這車走在上面,還是顛,更別說走到土路上了。我笑着說,這車可以讓我的屁股顛成四瓣。王春雷就笑。可也是,原來說好是步行去的,明興照不同意,說去玉帶橋那裡,有一段路呢。

看小衙原來就是去看衙門,我一路沒看到任何一點衙門痕跡,除了農戶就是農戶。

見不到小衙,轉而他們去看龍街。「龍街」這個名字,在古邳之外的地方,早有耳聞。在石玉華老人家裡,石老在我的筆記本上寫記憶中的圯橋碑文的時候,他的老伴劉兆蘭就問白海洋,龍街能不能恢復啊?她大概在想龍街恢復了,古邳老百姓的日子就更好過了。一個普通的老人,對龍街寄予了深深的關切和期盼,可見龍街在百姓的心中,占有多麼重要的位置。石玉華講,朱元璋被陳友諒戰敗之後,逃到了下邳,藏在一個姓王的家中。王家的女兒為他生了一個兒子。朱元璋臨別之時,送了王氏一把梳子之類的東西作為表記。後來得了天下,朱氏拿這表記去找朱皇帝。朱皇帝封兒子為岱王。這條小街,就被人們稱為藏龍巷。

「龍街是不是從這裡引出來的?」

「應該是。」

然而有的文字記載的龍街,又是另外一種說法。

1194年(金明昌五年)黃河由今河南省原陽縣決堤分為兩支,北由利津入海,南經徐邳寺泗侵淮入海,給邳州造成了重大的災難。邳州是沂武泗交匯之地,地勢低凹,特別是城南地勢原為低凹,每逢汛期屢屢遭受水災。為了防止客水過境入城,保障城內居民生命財產安全,官府組織在城南門外順着自然地勢修築了一道圩堰,西接羊山,東至城隍廟,橫穿現在的圯橋、古邳和舊州三個行政村。

圩堰長五華里。建成後,自然形成集貿場地、木材、蒲蘆、豬、馬、羊等都在這裡交易,打拳賣藝,玩雜技的也都在堰上上演……

1668年7月(清康熙七年)郯廬大地震,邳州屬地震中心地區,邳州城在這場地震中毀滅。震後二十餘天,黃河自花山大決堤,邳州城陷於黃河之水。此後黃河屢屢決堤,古城屢屢受淹。倖免於難的城內居民逃到堰上避險,先是搭起簡易窩棚(註:起初,官府為了災後重建古城,不允許在堰上建造房屋,治所遷址後才放寬),後來居民利用從古城廢墟上撿來的建築材料,陸續建造出磚木結構的瓦房,一律都是青磚小瓦,鱗次櫛比,錯落有致,曲折蜿蜒,炊煙繚繞,活像一條意欲騰飛的青龍。西頭羊山上的羊山寺好像是龍頭,東頭城隍廟恰似龍尾。於是這條自然形成的商業街,就被形象地稱為龍街。

龍街有兩道街相平行,南面大街是主街,也稱為前街,北面的街道距前街三四十米,稱為后街,也稱小街。在邳州治所遷建艾山之陽後的330多年中,這條古老的龍街為古邳地域經濟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三輪車進入龍街,見民房都是現在的,看不出有龍的模樣。在一所破舊的建築面前,車停下來了。明興照說,這裡就是原來的舊城小學。

學校古舊的大門殘牆還在,緊鎖着。西邊的院牆早已坍塌了。但看得見大門兩邊的殘牆,是一色的灰色舊方磚和嵌在上邊的磚雕。向東的院牆還在,白色的磚縫十分清晰,配着灰磚,古樸之氣撲面而來。他們說,這個地方原來是大地主的房子,這磚縫是用石灰、豆汁、桐油加草木灰摻在一起勾的,結實得很。我們想進去看看,卻進不去。我們從東邊一家住戶的院子裡穿過去,在他的南北向的小院子裡,可以看到保存還好的舊城小學院牆。到了後面,明興照說這裡叫后街,就是學校後面的小街,卻看不到這條后街上有人。他們說,大多數都搬出去住了。我問為什麼這麼好的一所小學校,毀壞成這個樣子?他們介紹說這個小學後來是交給教辦管的,不知是什麼原因,他們把這所學校放棄了。你看,那裡原是教學樓,是辦公的地方,地方不小啊。

重新回到舊城小學門口,向前走,我突然感覺這像是一條龍的模樣了,像條龍街了。深深長長,彎彎曲曲。我憶起了,我曾在這條巷子口逛過魚市。在玉帶橋的地方下了車,明興照指着腳下的隆起的水泥路說,這裡就是原來的玉帶橋,這裡就是玉帶河,我的家就住在那裡。當然,不憑着想象,你是看不出這裡曾有過一座拱橋,有清清的河水,從橋下流過。難怪傳說劉伯溫說這裡有龍脈,一定要斬斷,否則大明江山來日不保,這裡是風水寶地,會人才輩出。這話大概是說對了,至今在古邳,也是藏龍臥虎的地方,人才濟濟,要文有文,要武有武。

三輪車拐入另一條小巷,間或看得見一二處還保留着的舊式房屋。等再拐入另一條小巷時,我問王春雷,古邳街上,究竟有多少條小巷。答說不知道。然後我們下了車,明興照感慨地說,都破壞了,如果保留下來,一定不會比窖灣差。我去窖灣,看到處都是恢復的古蹟,和天南地北來的遊人。他由窖灣想象着古邳繁華的模樣。我說,這一條巷叫什麼巷?

「美人巷。」

「哦,叫美人巷啊,其他巷叫什麼巷?」

「不知道,到前面問問。」

被問的人是明興照的曾經同事,開一家雜品小門市。我問他一年能否收入十萬元,他立即搖頭擺手,說除去租金一萬,和其他開支,一年二三萬元足矣。問他這條巷是否叫美人巷,他說這怎麼可能?這個巷叫里人巷。

「叫里人巷?」

「叫里人巷,傳說住過一位秀才,起了這個名。」

後來我去查了有關資料,是這樣說里人巷的:古邳鎮財神閣大街南段東側處200米,有一條南北長160米,寬5米的小巷子。巷子裡住有50多戶人家,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里人巷」。據說,里人巷有160多年歷史。清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黃河改道,不再危害邳地,古邳人民迎來休養生息的大好時機。生產經濟得到恢復發展,集市貿易空前繁榮。街道上樓館店鋪林立。「里人巷」就成了當時官員商賈的家屬生活區,巷子裡居住着家庭婦女和兒童,舊時稱丈夫為「外人」,妻子為「內人」「里人」,因而又得名「里人巷」。但民間世稱這條巷為「美人巷」,想來也一定有其原因。商賈豪富家裡多現美女,也是自然的事。巷內出美女,因而名氣更大起來。

「那麼其他巷子呢?」

「其他小巷,我也叫不出名了。」

說完,他又開始接電話,說:「一共賣你200元錢,不掙錢,貨可以送去,運費你得自己出……」

告別這位賣雜品的老闆,我們去看那棵古槐。前面說過,槐依然是槐,只是不是原來的槐。死掉的古槐,活活是叫運輸站的機柴油熏死的,來拉油盛油的油桶,就放在古槐樹下,自然漏的機柴油也漏在樹下。誰也不知道古槐是個好東西。

於龍街傳奇之外,我還聽到了一個關於董橋的傳說,可惜,我未見到董橋遺址。

在古下邳,離大王廟不遠的小巷子裡,住着一戶人家,年輕的母親,拉扯個孩子過日子,很不容易。

大王廟是七十二座廟中的一座大廟,香火旺盛,收入頗豐。廟裡的大和尚,知道這家生活十分困難,經常揭不開鍋,早晚送點糧食過來接濟這母子倆。天長日久,大和尚和這個寡婦就產生了感情。有時寡婦到廟裡去割草,找機會偷偷地同大和尚講幾句私話。有時大和尚偷偷到寡婦家裡過夜。這家離大王廟不遠,可是隔着條小河,往返都要趟水,很不方便。

孩子漸漸懂事了,有一次在睡夢中,隱隱約約聽到母親同大和尚說話:「看你這雙腳,趟得濕淋淋的,快把鞋脫下來烤烤,過來給你暖暖腳。」接着嘆了一口氣又說:「唉,要是能在河上修一座橋多好啊!」

第二天,孩子在街上玩,寡婦的孩子無意中跑進了大王廟。恍惚間,看見母親慌慌張張地躲到大槐樹後面去了。孩子回家走到河邊,突然產生了在這裡修橋的念頭。他想:如果在這裡修座小橋,白天母親來割草,就不用趟水了,晚上也不用給大和尚暖腳了。後來,他真的在這裡用青石條壘了一座小便橋。

孩子長大懂事以後,聽到人們背後議論母親,心裡非常難受。當時,鄉里老百姓講究封建的倫理道德。為了洗刷家庭恥辱,替九泉之下的父親報奪妻之恨,他想來想去,要殺掉那個大和尚。果然,母親死後,他就把那個大和尚殺了。

後來,那座小橋壞了。村里人集資重建了一座小橋。為了紀念那個懂事的孩子,就在橋上刻上「架橋秤母意,殺僧報父仇」十個大字,並起名叫「董橋」。[1]

作者簡介

陳恆禮,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