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興寺
龍興寺,位於安徽省鳳陽縣城北鳳凰山日精峰下,為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明朝開國皇帝敕建,是明朝皇家寺廟。
1981年被列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龍興寺是全國重點開放寺院,被評為國家AAA級風景區。
龍興寺 |
中文名稱;龍興寺 外文名稱;Longxing Temple 地理位置;安徽省鳳陽城北鳳凰山日精峰下 氣候類型;北亞熱帶季風氣候 占地面積;6910平方米 開放時間;08:00-18:00(夏 季);08:00-17:30(冬季) 景點級別;國家AAA級風景區、全國重點開放寺院 門票價格;20元 著名景點;六角亭、龍興古剎牌樓 始建於;明洪武十六年 |
目錄
歷史沿革
龍興寺前身為於皇寺,於皇寺可知的歷史是早在北宋就已建成。
宋金戰爭時,被金人所毀,後又修復。
宋蒙戰爭中寺被毀,為躲兵亂僧人四處逃亡。
元代,一位於皇寺逃亡的僧人"宣"回到了於皇寺舊址,重建了寺廟。
元代至正十二年(1352)毀於兵火。在此之前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便在此在於皇寺當和尚。
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朱元璋下詔重建於皇寺。因於皇寺舊址離皇陵太近,焚修不便,於是異地重建。
洪武十六年,九月,於皇寺重建完工,朱元璋賜名"龍興寺"
建文年間,中軍都督僉事孫岳在鳳陽領兵時,曾拆龍興寺木材修戰艦。
永樂元年四月,中軍都督僉事孫岳因破壞龍興寺的罪名被罷免。
永樂三年四月,修復龍興寺。
正統五年,龍興寺失火。
天順三年,修復龍興寺。
正德五年,龍興寺失火。
萬曆初年,修復山門、大殿。
萬曆三十七年,鳳陽知府張大孝等人募金3000餘兩,修復龍興寺殿宇、僧舍。
天啟元年,鳳陽守備太監金公增建禪堂一座,用於收藏明代皇帝、皇后賜給龍興寺的御物。
崇禎八年,農民軍攻陷鳳陽,焚毀龍興寺,藏經散失。
康熙十二年,鳳廬道尹范時秀、鳳陽知府章欽文等人,重修龍興寺。
康熙二十年,鳳陽知府耿繼志,捐俸補足藏經,制錦函以貯之。
康熙五十四年,鳳廬道尹鮑鈐,鳳陽知府蔣國正,捐俸祿重修龍興寺。
乾隆年間,鳳廬道尹尤拔世、鳳陽知府項章,修繕龍興寺。
道光年間,鳳廬道尹吳篪,捐修龍興寺。
咸豐三年,太平天國北伐軍火燒龍興寺。
同治八年,鳳陽知府范運鵬、知縣俞熙,捐修觀音堂、客堂;邑人鄒某捐修佛堂。
光緒二年,統領劉先文捐修三寶殿。
光緒五年,鳳陽知府成善集資修三寶殿卷廊、暨殿、明太祖殿、禪堂。
光緒八年,鳳潁道尹任蘭生,捐修正廳、船廳、鍾亭
光緒十四年,鳳潁道尹任蘭生,捐修龍興寺。
民國三十一年,鳳陽縣令集資20萬修復龍興寺。省長倪炳文、高冠吾,鳳陽縣令秦松亭、鳳陽各區區長、均 捐款。蕪湖縣、泗縣、懷遠縣、五河縣、全椒縣、和縣、亳縣、嘉山縣、當塗縣、宿縣、滁縣等日偽政府、 鳳陽各小學、各縣地方稅局等單位、維新飯店、大新公司、大生布莊、皮業公司、中孚公司、公泰醬園、寶 興粉廠、信豐粉廠、萬興號等企業及個人紛紛捐資。龍興寺於當年10月修復完成。
1959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撥款30000元重修龍興寺。
文革期間,龍興寺遭紅衛兵嚴重破壞。
1977年,縣文化局報告請求將龍興寺收歸文物部門管理。不久,縣文物管理所進駐辦公。
1981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龍興寺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3年,九華山百歲宮主持慧慶法師受鳳陽政府聘請正式成為龍興寺主持。就此慧慶法師便以龍興寺主持身 份前往台灣、緬甸、香港等地,募集修復資金。
建築格局
寺初建之時,規模宏大,占地1282.5畝,向有"僧童騎馬關山門"之說,寺由中都名匠營建,雕刻精細,規制宏傳,等級甚高,是中都城的重要建築之一。
寺宇樓閣規模極為宏麗壯觀。據《大明洪武實錄》載,有佛殿、法堂、僧舍之屬凡三百八十一間。加之朱元璋御製龍興寺碑文,御書"第一山"碑,更加增加了龍興寺威嚴。
當時有人描寫這裡是"梵剎西連萬歲山","梵王宮殿屹浮寰"。 寺內原藏有朱元璋畫像、鐵像及銅佛、銅鑊、銘文鐵罄,並有御書亭一座,亭內有明太祖"第一山"手書石碑。
明清兩代名人詩詞題刻琳琅滿目,嵌於東西兩廊。現尚存殿閣二十餘間,占地數畝,紅牆黃瓦,掩映於茂林修竹間,有"龍興古剎"牌坊、"皆大歡喜"牌額等物;明代鑄打銅鑊4個,高1.45米,口面直徑1.64米;銅鼓一個,高1.11米,口面直徑1.01米;銅鐘一座,高1.11米。明萬曆詩碑等文物,至今完好。寺內現有明朝文物陳列館兩個,對外開放。
龍興寺建寺發來曾重建三次,最後一次是在安徽九華山百歲宮慧慶和尚主持下籌資修建,建起了山門、大雄寶殿、天王殿、大悲亭、太祖殿、地藏殿、念佛堂、藏經樓及念佛堂,禪堂、寮房等200間,建築面積6910平方米。
其中,主要建築大雄寶殿面闊31米,進深22米,高21米,規模宏大,氣勢雄偉,堪稱安徽寺廟之冠。 96年重新修建後舉行開光儀式,全國乃至東南亞各地的知名寺廟主持雲集鳳陽。
殿外四口碩大的銅鍋,傳為寺僧做飯所用,不難想象當年寺僧之眾;殿前東西兩側各有古槐,枝椏縱橫,為古寺增輝;殿內陳列有明代銅鼓和銅鑄幽鳴鐘,為皇家寺院的見證。
地理位置
傳說
龍興寺對天下寺院影響最大的是天王殿中四大王塑像的坐姿。據傳,本來各地寺院天王殿的四大天王都是"頂天立地"站着。
而龍興寺的四大天王"首先"坐下來,從此,天下各地新建寺院的四大天王也紛紛坐下來。至於四大天王為何採取坐姿,這其中還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民間傳說。據說,朱元璋幼時生一怪病,晝夜啼哭不止。
他的父母無錢求醫,只好求佛,情願皈依佛門。以後孩子的病居然好了。所以朱元璋十歲時,便入皇覺寺當了和尚。他從最低等的勤雜活做起,每天挑水打柴掃佛堂。
在掃天王殿時,由於四大天王頂天立地站着,腿像柱子,掃地不便當。他就一邊掃,一邊喊:"腳抬起來!"果然是"君口玉言",四大天王居然把腳蹺起來了,說着便坐了下來。而後,天下新建寺院便紛紛效仿,四大天王也由立而坐了。
文物遺存
古建築
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又名三寶殿,原位于山門前,現舊址柱礎石仍在原位未動。光緒三年捐修三寶殿三楹,五年添修卷廊及殿之東西房各一楹。民國31年重建。
1959年重修,基本保持舊觀。殿正中為釋迦牟尼銅像,高丈六,像前設有供奉香火長案,像後泥塑山架,山洞重疊玲瓏,上有泥塑唐僧師徒取經的故事;頂端塑一大鵬鳥。山架後塑有觀音立像。大殿東西兩側各有一暗間。
月亮圓門,暗間東西山牆有一米高的神台,台上並列羅漢泥像九尊,東間為降龍,西間為伏虎,合稱十八羅漢,北牆各有佛一尊,東為文殊,騎象,西為普賢,騎獅。"文化大革命"初期,殿內文物皆毀,僅存空殿。
1968年,寺為縣民政局占用,大殿改為五一綜合廠鑄造車間;1975年,寺又為縣農機培訓班占用,大殿改作教室。1981年12月,被縣文物管理所收回,作為文物陳列場所。
今大雄寶殿東西長25米,南北進深12米,高約9米。屋面平瓦和卷廊外側牆體,為"文化大革命"期間改建,門額上嵌有濟顛乩書"龍興寺"三字,系從山門移置於此。
大殿內部屋架建築為民國時重建。其結構為七架、前軒、後雙步。軒下月亮有紋飾,為牡丹圖案。上置兩隻平板斗,以承托桁條與螺窩椽。前檐柱立於鼓蹬式柱礎石上,柱上有掛落,其紋飾為花草與動物,且有卷草式撐拱。
東西暗間山面屋架,轉角有45度的磨角梁,上置交金墩,墩有順梁和爬梁,以承托屋面椽。前檐東西兩端壁間,嵌有民國31年修寺碑銘及捐款題名碑。
龍興古剎牌樓
龍興古剎牌樓又稱牌坊,位於汽車站北,民國31年建。牌樓通高6.8米,長7.8米,厚0.88米,均用長21厘米、寬10厘米、厚4.5厘米的青磚砌築。為三樓廡殿頂,磚出檐,五斗拱,上覆蓋小瓦,磚博脊,飾以幾何圖案。門為磚築圓形拱券,高3.4米,寬3.09米,厚0.88米。門上方鑲嵌白玉石匾額,陰刻行楷"龍興古剎"四個大字。建國後,於1959年重修。1981年6月,又粉刷一新。
六角亭
六角亭因在寺院正中,又稱中亭,為民國年間建築。亭原塑有彌勒佛坐像和韋馱立像。"文化大革命"初期,像毀亭存,至今保持完好。亭高約6.5米,平面為六角形,每邊寬3.3米。檐下兩層椽,轉角為老嫩戧作法。屋面施以灰筒瓦,磚砌垂脊上有水浪紋和橫"8"字紋。上端以陶製葫蘆收頂,內部構架為近人改建,壁間嵌有清代碑刻四塊。
大井
龍興寺大井,今分布在寺院之外。寺內兩井,一為"文化大革命"中所修;一為自來水廠所修。原井尚存3口,皆為明代大城磚券砌,沿口內徑均為2.2米。一口在寺西南約百米農師院食堂東,已廢棄。一口在寺西140米農師院食堂西北部,已裝置水泵,抽水供全院使用。一口在寺東南農機校後部,也備有水泵,抽水以供全校使用。據查,寺院到"龍興古剎"牌樓以西900米,南北400米的農師院內,原寺僧房舍舊址上,有水井數口,南北相對排列。建國後,自50年代起,因該院基建或平整實驗場地,先後回填,已無遺蹟。
古碑刻
龍興寺碑
龍興寺碑立於原大殿後,碑文為明太祖御製,碑陰有御製《敕僧文》,洪武十六年九月立。乾隆《鳳陽縣誌》載:"今殿後碑亭內豎太祖《龍興寺碑》,萬曆三十九年馬協建",時碑已毀,至是重建。咸豐三年,寺遭兵毀,碑亭尚在。同治《鳳陽縣續志》雲:"今寺毀、碑存。惟經兵燹,龜(座)拆,而陰陽碑文書法端勁,可拓臨摹。"光緒間,碑樹立原處,碑座以磚砌圓台代替。而大殿則移建於碑後。"文化大革命"初期,台拆碑除,惟底座石板基礎尚存。該碑形制規模未詳。據民國23年《安徽通志金石古物考稿》:"拓本高一丈,廣五尺二寸,二十行,行四十八字,字徑二寸,正書。"碑文末署:"中書舍人□廷鉉謹書。"碑文記述寺的歷史和修建經過,朱元璋本人經歷和他對"求佛積佛"的看法,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惜原碑不在,拓本無存。
第一山碑
為明太祖朱元璋御書,原立于山門內御書亭。《鳳陽新書》:"御書亭,在龍興寺內,洪武十六年建,內有聖主御書'第一山'三大字,勒石樹立,制極高邃,為中都之壯觀也"。官員周啟陪蜀王祭皇陵,曾作《中都龍興寺御書第一山》詩。明末,亭、碑皆毀。清康熙時,在山頂重新樹碑建亭,至清末亭復毀,惟穹碑矗峙碧峰間。建國後,此碑保持完好。碑高3米多,字大如斗,正楷,系仿朱元璋書,筆力奇橫。"文化大革命"初期,該碑被砸,碑亭遺址尚存1對石礎。
重修龍興寺詩碑
據《安徽金石古物考稿》:碑"在鳳陽縣本寺。拓本六石,每石高八寸五分,廣三尺三寸,行字不等,字徑六分,均行書"。碑為福唐(今福建福清)首輔葉向高撰文,邑人盛世鳴書。至建國後,詩碑原嵌於龍興寺碑亭壁間,"文化大革命"初期,亭毀,詩碑棄置院中,後散失。
1982年4月僅收回一石,為碑文之首,題曰:"重修大龍興寺碑"。碑高35厘米,寬110厘米,厚14厘米。
1983年9月立於寺院東牆內側陳列。碑高123厘米,寬34厘米,厚17厘米,青石質。碑刻為《重修龍興寺》七律詩一首,落款為:"萬曆辛亥三十九年(1611年)午日,朱之蕃題";下端篆刻"之蕃"、"朱氏元介"印記2枚。朱之蕃白下(今南京)人,時官至禮部侍郎。
銅器
建國後,龍興寺內原有明代鑄銅佛、銅鐘、銅鼓、銅鑊等。其中最大的為釋迦牟尼坐像,高約3.4米,由頭、胸腹、下身三截組成,表層鍍金,造型優美,毀於"文化大革命"初期。現寺內尚存銅鐘1件、銅鼓1件、銅鑊4件,皆完整無損。
銅鐘
原懸掛於寺後山腰的鐘亭內,。鍾高2.05米,下沿直徑1.3米,厚9厘米,重約4噸。鐘紐為"蒲牢",鐘身鑄有銘文。"文化大革命"初期亭毀。此後,鐘被移上鼓樓,作報警之用,1982年4月,運回寺內陳列保管。
銅鼓
身長1.15米,口徑1米,厚3.5厘米。《鳳陽縣續志》:"寺僧蓄水灌花,謂之銅鼓。叩之有聲鏗然,無款識,究莫能名"。"文化大革命"初期,其當作廢品售給府城廢品收購站,因該站用作消防缸而倖免厄難。1975年運至縣文化館保管,1982年4月縣文物管理所運回龍興寺陳列至今。
銅鑊
分二式,一式3口,尖底狀,為雙層台。皆高1.5米,口外徑1.64米,厚5厘米。上下層外側各有8個出腳。一式1口,尖底狀,為單層台,高0.9米,口外徑1.59米,厚4厘米。其用途不明,傳為炊具,有"做飯僧人登鍋台"之說。《鳳陽縣續志》載:"紫(青)銅鑊四大者,容水五十餘擔。咸豐初,軍餉支絀,大府擬用鑄錢,熾炭千斤,不能熔化而罷。"據傳,抗日戰爭時期侵占鳳陽日軍欲運走,引起鳳陽人民抗議;繼而欲就地熔化,仍徒勞。"文化大革命"中,多次夯砸,藥炸不動,始得倖存。1982年4月,仍置放於寺中陳列。
龍興晚鐘
龍興晚鐘,龍興指龍興寺。原寺殿後山腰鍾亭內懸掛大鐘一口,為建寺時所鑄。此鍾是用合金材料鑄成,高2.05米,重約4噸。鐘的頂部鑄有一對似龍非龍的奇獸,傳為龍生九子之一,稱蒲牢。明清時,每當紅日西墜或旭日東升,"鳳嶺鳴鐘",其聲響徹雲霄,龍興寺眾僧隨着鐘聲開始早晚佛課。特別是在夜晚,鐘聲格外幽清,遠傳數十里,俗有"改朝換代江河變,唯獨鐘聲繞鳳陽"之說。因此古人把"龍興晚鐘",稱為鳳陽八景之三。
建國後,鍾亭毀於"文化大革命",而鍾倖存。後來鐘被移上鼓樓,作為報警之用。1982年,縣文物管理所收回龍興寺內陳列。現宗教部門及僧人,重新建亭,懸掛洪鐘於龍興寺,供遊人觀賞。
文物保護
龍興寺被列為全國重點開放寺院,AAA級風景區。1981年被列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