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物
齊物是中華思想文化術語。
世界三大漢語詞典分別是中國大陸的《 漢語大詞典[1]》(共13冊,5.6萬詞條,37萬單詞)、中國台灣的《 中文大辭典 》(共10冊,5萬詞條,40萬單詞)以及日本的《 大漢和辭典 》(共13冊,4.9萬詞條,40萬單詞)。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目錄
名詞解釋
破除事物之間差異與對立的一種認識態度或生活方式。莊子(前369?—前286)在《齊物論》中通過對世界的變化無常的揭示,說明差異與對立的事物之間內在相通。因此在認識層面,應該從世界的相通的本質出發,視萬物齊等如一,放棄自我的立場所帶來的對事物的分別與好惡。心游離於事物之外,擺脫事物的限制與影響。事物之間差異與對立的表象不再構成內心乃至生命的負擔。
引例1
故齊物而偏尚之累去矣。 (郭象《莊子注》卷一) (因此能夠做到齊物,則由個人偏好所帶來的各種弊端都不存在了。)
參考文獻
- ↑ 中國漢字博大精深,作為中國人的你知道有多少個嘛?,搜狐,2022-08-14
- ↑ 漢語的發展史,你了解多少:你真的會說漢語嗎?,搜狐,202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