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形亞目
鼠形亞目(學名:Myomorpha),齧齒目中最大的一個亞目,包含了將近25%的哺乳類物種,它們的外表皆與老鼠相似。鼠形亞目是在嚙齒類動物的進化過程中,最成功和最進步的一類。咬肌最發達、分化。無前臼齒,臼齒少者僅兩個。門齒釉質層多單系型(Uniserjal)。最早鼠形類化石發現於始新世。[1]
目錄
下屬分類
倉鼠科 倉鼠科(Cricetidae)是齧齒目中最大的一個科。齒尖交錯排列,低冠到高冠,無根。自始新世出現後,迅速發展,成為新生代中晚期最重要的化石。亞科分類增議較大。
古倉鼠亞科(Cricetodontiae)
晚始新世—上新世的古倉鼠,下頜及牙齒原始。分布在全北區,化石眾多,近年又被劃成7個亞科。
倉鼠亞科(Cricetinae)
下頜結構進步,臼齒低冠。中國山西垣曲發現的真古倉鼠(Encricetodon schaubi)是倉鼠類的最早紀錄。漸新世及中新世時,古倉鼠類(Cricetodont)極為眾多,遍布除澳洲以外的各大陸。僅歐洲新第三紀的古倉鼠類就有7族20餘屬。古倉鼠類大致經歷了兩次大的演替。小中新世前的古老的古倉鼠類,如真古倉鼠(Eucricetodon)、副古倉昂(Paracricetodon),可能起源於亞洲,遷徙到歐美,然後絕滅。之後,經歷過地史上一短暫的空白時代,又出現了大量的新型古倉鼠類,如古倉鼠(Cricetodon)、大尖古倉鼠(Megacricetodon)、稀有古倉鼠(Spanocricetodon)等。他們也可能起源於亞洲,再衍生出現生種類,如倉鼠(Cricetulus)、普通倉鼠(Crieotinus)等。中國新生代晚期的倉鼠化石發現種類不少。現生的倉鼠屬,在中國最早出現在北京的早更新世地層中。
鼢鼠亞科(Myospalacinae)
鼢鼠類在地史、地理上的分布都很局限,僅發現在晚新生代的北亞和中亞地區。鼢鼠是由發現在中國北部中新世的更新倉鼠(Plesiodipus)、更新跳鼠(Plesiodipus)、二狼蓬原鼢鼠(Prosiphneus lupinas)直接進化而來。中國新生代後期的鼢鼠化石發現極多。經德日進、楊鍾健等研究後,譜系十分清楚。鼢鼠亞科僅有2屬,原鼢鼠屬(Prosiphneus)和鼢鼠屬(Myospalax)。前者是臼齒有牙根的原始種類;後者無齒根,直接由前者進化而成,最早出現於早更新世(約18百萬年)。依頭骨枕部的形式又分三類:凹枕型、凸枕型、和平枕型。3個頭型曾被認為是平行進化的好例證。丁氏鼢鼠(Youngia tingi)絕滅於中更新世北京猿人出現之前,是比較原始的一類。中華鼢鼠(Myospalax fontanieri)是凸枕的唯一代總,自早更新世出現後,一直延續至今。平枕的東北鼢鼠(Myospalax psilurus)化石出現較晚,分布也較局限。
田鼠亞科(Microtinae)
包括鼠及旅鼠等,是世界晚新生界地層中最為重要的分帶化石。起源於晚新生界後期的古倉鼠類,對劃分歐亞第四紀地層起了決定的作用。鼠平類可能由最晚中新世(80Ma)的倉鼠類進化而來。在上新世及第四紀時,他們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倉鼠,占據了重要位置。其中,原擬鼠(Promimomys)→擬鼠(Mimomys)→水鼠平(Arvicola)形成一個清楚的進化系統。
沙鼠亞科(Gerbillinae)
地史上出現較晚,中國華北三趾馬動物群中的假沙鼠(Pseudomeriones)可能是這類化石的最早紀錄(約8百萬年)。地史上的沙鼠類可分為兩個類群:小沙鼠((Gerbillus)型和沙鼠—大沙鼠(Meriones Rhombomys)型。中國的化石紀錄多屬於後者。在北京周口店第三地點中更新世(約0.4Ma)發現的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在頭骨和牙齒形態上已與現生種類無甚差別。
鼠科 最早的鼠科(Muridae)化石──前鼠(Antimus)發現於南亞晚中新世時期,可能起源於古倉鼠類。現生鼠科分布有兩個中心—非洲和南亞(包括南洋群島),但較多學者傾向於南亞起源。鼠類臼齒有3排齒尖,一般有尖8~9個。世界上南大陸的化石和現生鼠類極為繁多,但他們被此的系統關係尚有待深入研究。中國最早的鼠科化石出現在8百萬年前的最晚中新世,有德氏鼠(Chardinomys),原裔鼠(Progonomys)、付姬鼠(Parapodemas)等。稍晚,有東方鼠(Orientalomys)。有可能從德氏鼠到東方鼠甚至包括一些鼠屬(Rattus)型的後期鼠類有着東亞地區色彩的進化系統。中更新世時,在北京猿人地點發現鼠類化石很多。小家鼠(Mus)、大家鼠(Rattus)和巢鼠(Micromys)的現生種屬都己出現。
蹶鼠科 儘管蹶鼠科(Zapodidae)現生的蹶鼠(Sicista)類數量不多,但蹶鼠科化石卻早在40百萬年前的晚新世已出現了。他可能由始齧亞目中的一類,如壯鼠科((Ischyromyidae)進化來的。晚漸新世的更新蹶鼠屬(Plesiominthes)已遍布北半球。中國四川一帶的現生種類,四川始蹶鼠(Eozapus setchuanus),不僅見於內蒙古上新世的地層中,也發現在西班牙稍晚期的地層里。
跳鼠科 跳鼠科(Dipodidae)的化石至中中新世晚期才有發現,估計進化中心應在亞洲。中國內蒙古通爾層中的原跳鼠(Protalactage)是該科化石的最早紀錄。稍後,在華北最晚中新世的地層中發現副跳鼠(Paraeactage)、異蹶鼠(Heterosminthus)等化石。在西藏喜馬拉雅山的吉隆盆地中,發現了喜馬拉雅跳鼠(Himaeayactaga)。第四紀時,可能由於動物群生態環境的不同所致,跳鼠化石發現不多。有的學者將蹶鼠科和跳鼠科合併成一超科,稱為跳鼠超科(Dipodoidea),因為他們多為善跳的乾旱荒漠動物。
竹鼠科 竹鼠科(Rhizomyidae)最早的化石是發現在舊大陸晚新世的擬速掘鼠(Tachvoryctoides),但很難說他與現生的類群有直接的祖裔關係。最晚中新世開始出現較進步的類型,加中國山西的副竹鼠(Pararhizomys),低冠竹鼠(Brachyorhizomys)等。在更新世中期,四川萬縣發現完好的竹鼠(Rhizomys)頭骨,有可能是華南現生竹鼠的祖先。
囊鼠科 囊鼠科(Geomyidae)的化石以北美眾多。是北美第三紀中晚期地層的重要劃分依據。
更格盧鼠科 更格盧鼠科(Heteromyidae)也稱囊鼠科。化石也是北美第三紀中晚期地層的重要劃分依據。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鼠形亞目
拉丁文名稱 Myomorpha
生存年代 晚始新世至今
生存地點 全球
物種種類哺乳綱齧齒目
齧齒動物在進化上獲得成功的原因可能是多樣的,但首先是應歸於個體較小。小的個體,就可去開闢、適應大動物所不適宜的環境,從而建立大的種群。其次是繁殖力強。強大的繁殖力,意味着其具有廣闊的生活區域和對各種不同生態環境的適應。從赤道到極地,甚至高山、海島上,到處都有他們的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