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雞
水雞 |
中文名: 水雞 |
黑水雞(學名:Gallinula chloropus):是鶴形目、秧雞科的鳥類,共有12個亞種。中型涉禽,體長24-35厘米。嘴長度適中,鼻孔狹長;頭具額甲,後緣圓鈍;嘴和額甲色彩鮮艷。翅圓形,第2枚初級飛羽最長,或第2枚和第3枚初級飛羽等長,第1枚約與第5枚或第6枚等長。尾下覆羽白色。趾很長,中趾不連爪約與跗蹠等長。趾具狹窄的直緣膜或蹼。通體黑褐色,嘴黃色,嘴基與額甲紅色,兩脅具寬闊的白色縱紋,尾下覆羽兩側亦為白色,中間黑色,黑白分明,甚為醒目。腳黃綠色,腳上部有一鮮紅色環帶,亦甚醒目。游泳時身體露出水面較高,尾向上翹,露出尾後兩團白斑很遠即能看見。[1]
棲息於灌木叢、蒲草和葦叢,善潛水,多成對活動,以水草、小魚蝦和水生昆蟲等為食。廣布於除大洋洲以外的世界各地。
目錄
形態特徵
黑水雞成鳥兩性相似,雌鳥稍小。額甲鮮紅色,端部圓形。頭、頸及上背灰黑色,下背、腰至尾上覆羽和兩翅覆羽暗橄欖褐色。飛羽和尾羽黑褐色,第1枚初級飛羽外翈及翅緣白色。下體灰黑色,向後逐漸變淺,羽端微綴白色:下腹羽端白色較大,形成黑白相雜的塊斑;兩脅具寬的白色條紋;尾下覆羽中央黑色,兩側白色。翅下覆羽和腋羽暗褐色,羽端白色。幼鳥上體棕褐色,飛羽黑褐色。頭側、頸側棕黃色,頦、喉灰白色,前胸棕褐色,後胸及腹灰白色。
虹膜紅色,嘴端淡黃綠色;上嘴基部至額板深血紅色;下嘴基部黃色。額板末端呈圓弧狀,僅達前額。腳黃綠色,裸露的脛上部具寬闊的紅色環帶。脛的裸出部前方和兩側橙紅色,後面暗紅褐色。跗蹠前面黃綠色,後面及趾石板綠色。爪黃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200-340克,♀141-400克;體長♂240-345毫米,♀250-325毫米;嘴峰♂24-32毫米,♀21-31毫米;翅♂143-174毫米,♀140-171毫米;尾♂53-77毫米,♀61-80毫米;跗蹠♂43-54毫米,♀36-52毫米。
棲息環境
棲息於富有蘆葦和水生挺水植物的淡水濕地、沼澤、湖泊、水庫、葦塘、水渠和水稻田中,也出現於林緣和路邊水渠與疏林中的湖泊沼澤地帶。不耐寒,一般不在鹹水中生活,喜歡有樹木或挺水植物遮蔽的水域,不喜歡很開闊的場所,垂直分布高度為海拔400-1740 米。
生活習性
遷徙
部分夏候鳥,部分留鳥。長江以北主要為夏候鳥,長江以南多為留鳥。春季於4月中下旬遷到北方繁殖地,秋季於10月初開始遷離繁殖地,一直到10月末。
習性
常成對或成小群活動。善游泳和潛水,頻頻游泳和潛水於臨近蘆葦和水草邊的開闊深水面上,遇人立刻游進葦叢或草叢,或潛入水中到遠處再浮出水面,能潛入水中較長時間和潛行達10米以上,能僅將鼻孔露出水面進行呼吸而將整個身體潛藏於水下。游泳時身體浮出水面很高,尾常常垂直豎起,並頻頻擺動。除非在危急情況下一般不起飛,特別是不做遠距離飛行,飛行速度緩慢,也飛得不高,常常緊貼水面飛行,飛不多遠又落入水面或水草叢中。
食性
主要吃水生植物嫩葉、幼芽、根莖以及水生昆蟲、蠕蟲、蜘蛛、軟體動物、蝸牛和昆蟲幼蟲等食物,其中以動物性食物為主。白天活動和覓食,主要沿水生植物邊上游泳,仔細搜查和啄食葉、莖上的昆蟲或落入水中的昆蟲,有時也在水邊淺水處涉水取食。
分布範圍
世界
現存(留鳥):阿爾巴尼亞、奧地利、阿塞拜疆、白俄羅斯、比利時、保加利亞、克羅地亞、塞浦路斯、捷克丹麥、愛沙尼亞、芬蘭、匈牙利、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愛爾蘭、意大利、拉脫維亞、列支敦士登、盧森堡、馬耳他、摩爾多瓦、黑山共和國荷蘭、北馬其頓、阿曼、波蘭、葡萄牙、卡塔爾羅馬尼亞、俄羅斯聯邦、塞爾維亞、斯洛文尼亞;西班牙、瑞典、瑞士、土耳其、烏克蘭、英國和也門。
現存(繁殖):阿富汗、亞美尼亞、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格魯吉亞、關島、中國香港、以色列、哈薩克斯坦、韓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吉爾吉斯斯坦、立陶宛、馬爾代夫、密克羅尼西亞聯邦、蒙古、北馬里亞納群島、挪威、留尼汪島、俄羅斯聯邦(東亞區、中亞區和歐洲區)、聖海倫娜,阿森松和特里斯坦達庫尼亞、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
現存(季節性不確定):中國澳門。
現存: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巴林、孟加拉國、貝寧、博茨瓦納、文萊達魯薩蘭國、布基納法索、布隆迪、佛得角、柬埔寨、喀麥隆、中非共和國、乍得、中國、科摩羅、剛果、剛果民主共和國、科特迪瓦、吉布提、埃及、厄立特里亞、埃斯瓦蒂尼、埃塞俄比亞、法國、岡比亞、德國、加納、希臘、幾內亞、幾內亞比紹、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拉克、日本、約旦、肯尼亞、大韓民國、科威特、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黎巴嫩、萊索托、利比里亞、利比亞、馬達加斯加、馬拉維、馬來西亞、馬里、毛里塔尼亞、毛里求斯、馬約特島、摩洛哥、莫桑比克、緬甸、納米比亞、尼泊爾、尼日爾、尼日利亞、巴基斯坦、菲律賓、盧旺達、留尼汪島、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沙特阿拉伯、塞內加爾、塞舌爾、塞拉利昂、新加坡、斯洛伐克、索馬里、南非、斯里蘭卡、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中國台灣省、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泰國、多哥突尼斯、烏干達、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越南、贊比亞和津巴布韋。
現存(非繁殖):巴勒斯坦和蘇丹。
滅絕:赤道幾內亞。
現存和遊蕩:法羅群島、直布羅陀、格陵蘭、冰島、斯瓦爾巴和揚·馬延。
中國
繁殖於新疆西部、華東、華南、西南、海南島、台灣及西藏東南的中國大部地區。在北緯23°以南越冬。為較常見留鳥和夏候鳥。
繁殖方式
繁殖期為4-7月。雌雄成對單獨繁殖,有時也成鬆散的小群集中在一個葦塘中繁殖,巢間距最近為1-3米。營巢於水邊淺水處蘆葦叢中或水草叢中。有時也在水邊草叢中地上或水中小柳樹上營巢,但周圍均有蘆葦或高草掩護,巢甚隱蔽。巢的形狀為碗狀,主要由枯蘆葦和草構成,內墊蘆葦葉和草葉。巢的大小為外徑20-27厘米,內徑10-15厘米。巢深3-5厘米;巢高15-20厘米。巢緊貼於水面,但不是浮巢,而是貼着水面彎折蘆葦作為巢基,然後在其上面用枯草堆集而成。每窩產卵通常為6-10枚,也有少至4枚和多至12枚的。卵的形狀為卵圓形和長卵圓形,顏色為淺灰白色,乳白色或赭褐色,被有紅褐色斑點。卵的大小為29-31毫米×40-45毫米,平均為41.2毫米×29.8毫米,重16-19克,平均17.4克。通常每天產卵1枚。孵卵由雌雄親鳥輪流承擔,孵化期19-22天。雛鳥早成性。剛孵出的雛鳥通體北有黑色絨羽,嘴尖白色,其後一直到額甲為紅色。孵出的當天即能下水游泳。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