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黑斑側褶蛙

中文名:黑斑側褶蛙

拉丁學名:Pelophylax nigromaculatus

別 名:黑斑蛙、青蛙、田雞、青雞、青頭蛤蟆、螞?、三道眉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 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兩棲綱

亞 綱:滑體亞綱

目:無尾目

亞 目:參差型亞目

科:蛙科

亞 科:蛙亞科

屬:側褶蛙屬

種:黑斑側褶蛙

亞 種:無

命名者及年代:Hallowell,1860

保護級別:近危(NT) IUCN標準

英文名稱:Black-spotted Pond Frog

黑斑側褶蛙(學名:Pelophylax nigromaculatus)是蛙科、側褶蛙屬的兩棲動物。頭長大於頭寬;吻部略尖;吻棱不明顯;鼓膜大而明顯;犁骨齒兩小團;舌寬厚,後端缺刻深。前肢短;指側緣膜不明顯。後肢較短而肥碩;有內、外蹠突,內者窄長,呈游離刃狀,小於第一趾長,外者很小。背麵皮膚較粗糙,背側褶明顯;體側有長疣或痣粒;鼓膜上緣有細顳褶,口角後的頜腺窄長;脛背面有多條由痣粒連綴成的縱膚棱;無跗褶。腹面光滑。生活時體背面顏色多樣,有淡綠色、黃綠色、深綠色、灰褐色等顏色。

黑斑側褶蛙生活在沿海平原至海拔2000米左右的丘陵、山區,常見於水田、池塘、湖澤、水溝等靜水或流水緩慢的河流附近。白天隱匿在農作物、水生植物或草叢中。黑斑側褶蛙善於跳躍和游泳,受驚時能連續跳躍多次至進入水中,並潛入深水處或鑽入淤泥或躲藏在水生植物間。分布於中國、日本、韓國、朝鮮、俄羅斯。(概述圖參考來源: )[1]

目錄

黑斑側褶蛙形態特徵

成體

雄蛙體長62毫米,雌蛙體長74毫米左右。頭長大於頭寬;吻部略尖,吻端鈍圓,突出於下唇;吻棱不明顯,頰部向外傾斜;鼻孔在吻眼中間,鼻間距等於眼瞼寬,眼大而突出,眼間距窄,小於鼻間距及上眼瞼寬;鼓膜大而明顯,近圓形,為眼徑的2/3-4/5;犁骨齒兩小團,突出在內鼻孔之間;舌寬厚,後端缺刻深。

前肢短,前臂及手長小於體長之半;指末端鈍尖,指長順序3、1、2、4;指側緣膜不明顯;關節下瘤小而明顯。後肢較短而肥碩,前伸貼體時脛跗關節達鼓膜和眼之間,左、右跟部不相遇,脛長小於體長之半;趾末端鈍尖;第一、第五趾外側有不發達的緣膜,第四趾蹼達遠端第一關節下瘤,其餘達趾端,缺刻較深;關節下瘤小而明顯;有內、外蹠突,內者窄長,呈游離刃狀,小於第一趾長,外者很小。

背麵皮膚較粗糙,背側褶明顯,褶間有多行長短不一的縱膚棱,後背、肛周及股後下方有圓疣和痣粒;體側有長疣或痣粒;鼓膜上緣有細顳褶,口角後的頜腺窄長;脛背面有多條由痣粒連綴成的縱膚棱;無跗褶。腹面光滑。

生活時體背面顏色多樣,有淡綠色、黃綠色、深綠色、灰褐色等顏色,雜有許多大小不一的黑斑紋,如果體色較深,黑斑不很明顯,多數個體自吻端至肛前緣有淡黃色或淡綠色的脊線紋;背側褶金黃色、淺棕色或黃綠色;有些個體沿背側褶下方有黑紋,或斷續成斑紋;自吻端沿吻棱至顳褶處有一條黑紋;四肢背面淺棕色,前臂常有棕黑橫紋2-3條,股、脛部各有3-4條,股後側有醬色雲斑。腹面為一致的乳白色或帶微紅色。唇緣有斑紋;鼓膜灰褐色或淺黃色;頜腺棕黃色或淡黃色,關節下瘤米黃色。雄蛙外聲淺灰色,第一指內側的婚墊淺灰色。液浸標本體色變淺,色斑清晰。

第二性徵

雄蛙體較小;前臂較粗壯,第一指內側的婚墊發達;有一對頸側外聲囊;背側及腹側都有雄性線,背側者較粗。

卵膠膜黏性強,彼此粘連成團,每團卵約數千粒;卵徑1.5-2毫米,動物極深棕色,植物極淡黃色或乳白色。

蝌蚪

第32-37期的蝌蚪全長約50.8毫米,頭體長19.6毫米,尾長約為頭體長的159.1%。體肥大;生活時背面灰綠色,有深色斑點,尾部夾雜淺紅色和黑色斑紋;腹部淺黃色,能透視內臟。後肢芽長3.5毫米(第33期)時,全長47毫米,尾長28毫米,尾長為頭體長的1.5倍左右;時足長10毫米(第40期)時,全長64毫米,體寬12毫米,體高14毫米。尾肌較弱,尾鰭發達,上尾鰭大於下尾鰭,末段窄,端部鈍尖。頭寬吻鈍;鼻孔位於吻眼之間,鼻間距窄;眼大,位於頭背側,眼間距大於鼻間距;出水孔位於體側偏下方,朝後上方傾斜,無游離短管;肛孔位於尾基部右側。口位於吻腹面,寬2.5毫米左右;上唇兩側各有一排乳突,下唇兩側各有兩排乳突,中央只有一排,呈交錯排列,有些乳突上有黑色素;口角處有副突;唇齒式為Ⅰ∶1+1/1+1∶Ⅱ,極少數為Ⅰ∶2+2/1+1∶Ⅱ或Ⅰ∶1+1/Ⅲ;,角質頜較強,黑色。一個前肢已經伸出的變態期蝌蚪,體長23毫米,尾長31毫米,上唇的內排唇齒和下唇的外排唇齒已經脫落,其他唇齒、角質頜及乳突尚末脫落;另一個體長22.5毫米,尾長僅3毫米者,唇齒和角質頜均已脫落,乳突尚存;體背脊線紋和四肢的橫紋明顯,背側褶隱約可見。

黑斑側褶蛙棲息環境

黑斑側褶蛙生活在沿海平原至海拔2000米左右的丘陵、山區,常見於水田、池塘、湖澤、水溝等靜水或流水緩慢的河流附近。

黑斑側褶蛙生活習性

黑斑側褶蛙白天隱匿在農作物、水生植物或草叢中。黑斑側褶蛙善於跳躍和游泳,受驚時能連續跳躍多次至進入水中,並潛入深水處或鑽入淤泥或躲藏在水生植物間,15-30分鐘以後又游回岸邊。

早春時節,當氣溫回升到10℃以上時,冬眠的成蛙開始出蟄,在中國杭州地區一般在3月中旬,驚蟄後不久就能聽見它的鳴叫。一般在11月上旬其活動能力開始降低,氣溫下降至13℃左右,陸續進入冬眠,冬眠場所多在向陽的山坡、春花田、旱地及水渠、河、塘岸邊的土穴或雜草堆里,潛伏深度10-15厘米;在中國北方者潛伏較深,東北地區者伏於凍土層以下,其深度約1米。在中國南方將黑斑側褶蛙放置在帶有泥土的缸內,上面覆蓋一層苔蘚,保持濕潤,在室內即能安全過冬。冬眠時新陳代謝減弱,消耗的能量主要靠肝臟內的營養物質,雌蛙的生殖腺重量增加主要來自脂肪體的營養物質。冬眠期5個月左右,出蟄後即開始繁殖。

黑斑側褶蛙分布範圍

世界分布:中國、日本、韓國、朝鮮、俄羅斯。

中國分布:廣泛分布於中國東部各省(市),如黑龍江(哈爾濱、尚志、齊齊哈爾、黑河、五大連池、牡丹江、寧安、東寧、興凱湖、鏡泊湖)、吉林(長春、集安、延吉、吉林、白城)、遼寧(瀋陽、桓仁、岫巖、大連、本溪、丹東、康平、彰武、西豐、開原、清原、義縣、普蘭店市、莊河、鞍山的千山、寬甸、蓋州、昌圖、北鎮)、河北(秦皇島和山海關)、北京、天津、山東(濟南、青島、煙臺、泰安)、河南(鄭州、開封、新鄉、靈寶、內鄉、商城等)、山西(大原、清徐、晉城、平定、代縣、交城、沁水)、陝西(周至、秦嶺、洋縣、漢中、城固、華陽、留壩、商南、商州、佛坪、紫陽、平利、安康、寧陝、太白、石泉、山陽、隴縣、戶縣、武功、千陽、黃龍、延川、神木、府谷、榆林、定邊)、內蒙古(呼和浩特、包頭、和林格爾、五原、臨河、烏海等地)、寧夏(中衛、中寧、青銅峽、吳忠、銀川、永寧、賀蘭、平羅、陶樂、石嘴山)、甘肅(慶陽、平涼、天水、文縣、兩當、武都、舟曲、徽縣、武山)、青海、四川(成都、南江、廣元、青川、彭州、都江堰、天全、滎經、雷波、馬邊、屏山、筠連、長寧、高縣、合江、峨眉、洪雅、峨邊、越西、平武、南充、岳池、興文、內江、瀘州、瀘縣、納溪、古藺、安縣、萬源、宜賓、敘永、雙流)、重慶(潼南、合川、渝北、長壽、永川、江津、城口、大足、萬州、南川、巫山、巫溪、奉節、秀山)、雲南(保山、宣威、彝良、綏江、巧家、永善、昭通)、貴州(畢節、松桃、金沙、大方、綏陽、仁懷、正安、赤水、江口、德江、金沙、貴定、雷山、榕江、務川、遵義、安順)、湖北(丹江口、宜昌、長陽、武漢、神農架、利川)、安徽(寧國、潛山、霍山、歙縣、屯溪、黟縣、祁門、青陽、九華山、陵陽、蚌埠、金寨、宿松、蕭縣、褚蘭、淮北、靈壁)、江蘇、上海、浙江(杭州、嘉興、金華、溫州、寧波、舟山、天台、江山、龍泉、麗水、遂昌、淳安、湖州、臨海、黃岩、縉雲、桃花島、洞頭、溫嶺等)、江西(南昌、萍鄉、湖口、廬山、九江、九連山)、湖南(宜章、桑植、大庸、慈利、沅陵、城步、新寧、炎陵縣、江永、長沙、衡山、平江、安鄉)、福建(建寧、永泰、武夷山、建陽、邵武、福州、福清、廈門、建甌、南平)、廣東(韶關、梅縣)、廣西(桂林、龍勝、資源、興安、靈川、賀縣、南丹)。 黑斑側褶蛙分布圖

黑斑側褶蛙繁殖方式

在繁殖季節,雄蛙的第一指灰色婚墊明顯增大。在繁殖期間、雄蛙常常群集於繁殖水域內,尤其是黎明或黃昏時鳴叫聲此起彼伏,發出「咯咯咯(gē),咯咯咯」的鳴聲,雌蛙聞其鳴聲到繁殖場所配對。產卵前,雄蛙顯得特別活躍,在水中互相追逐,一旦發現雌蛙,有時幾隻雄蛙蜂擁而至,出現爭雌現象。雄蛙用前肢抱住雌蛙胸部,伏在雌蛙背部,多則1-2天,少則幾小時,在交配中有的雄蛙下唇、內指,雌蛙的胸部被磨破出血。產卵最適水溫為12-18℃,在中國福建、杭州、南昌、成都等地於3月下旬開始產卵,4月中下旬是高峰期,可延續至6月下旬;中國太原地區4月中旬開始產卵;中國哈爾濱地區5月上旬開始繁殖,5月下旬和6月上旬是產卵高峰期。據在杭州地區觀察,早期產卵場所多在淺水池塘,此後多選擇在早稻秧田、剛翻耕的春花田、發棵的早稻田內,在旱地作物區多在淺水池塘、水溝里產卵。產卵的水域,一般都在淺水區,如池塘和水田的四周,水深為10-20厘米;pH為6.5-7,氨基酸與CO2含量低,一般不在深水、污水、山溪流水中產卵。產卵時間,早期氣溫低,多在上午7:00-8:00,此後逐漸提前到黎明前或午夜,每逢寒流或陰雨降溫時都會抑制產卵行為。卵群呈團狀,漂浮在水面或黏附在水生植物間;有的個體在產卵時受到干擾,則分成多次產卵或卵團受水波的衝擊被分散成小團,有的沉入水底。每隻雌蛙一年產卵一次,每一卵群有卵670-6305粒,以3000-5000粒居多。產卵數量的多少,與雌體的年齡、個體的大小及營養條件有關。據林光華(1958)報道,中國南昌近郊的黑斑側褶蛙多產卵在稻田區,統計11個卵群的卵粒數為786-5114(平均3246.4±1460.23)粒,產卵的溫度為11.5-22℃,最適溫度為11.5-17℃,多於早晨6:30-8:30產卵。

在野外,水溫20℃左右時,受精卵經3-4天後孵化出膜,膠膜成糊狀漂浮在水面,逐漸溶化,小蝌蚪側臥水底或以口盤吸附在水生植物上,常集群排列呈串狀;全長7-8毫米時可自由遊動。蝌蚪常聚集在水較淺、藻類、腐殖質較多的地方,雜食性。前肢伸出後,唇齒、角質頜、居乳突逐漸消失;從卵受精至變成幼蛙約需60天,完成變態的新成蛙體長23毫米,已具成體的一般形態特徵。浙江地區在6-7月可見到幼蛙,幼蛙期生長發育較快,大約1年時間即可達性成熟。

據宗愉等(1994)報道,中國上海地區的黑斑側褶蛙在清明前後出蟄(白天最高氣溫18℃左右);5月中旬是繁殖高峰期,當地氣溫可達29-30℃;7月中旬可見到大批完成變態的幼蛙,其平均頭體長24.5毫米,體重平均1.43克,90天左右其頭體長平均35毫米,體重平均3.5克。經9個月生長頭體長可達65毫米,體重達25.2克。幼蛙經過兩個冬眠期後,第三年春天達性成熟,並可抱對繁殖。

黑斑側褶蛙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4年 ver 3.1——近危(NT)。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兩棲類)——近危(NT)。

列入《江蘇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第一批,1997年)。

黑斑側褶蛙分布區雖然很寬,但因過度捕捉和棲息地的生態環境質量下降,其種群數量急劇減少。

中國政府對保護青蛙十分重視,農業部曾多次通知,要求各地嚴禁捕捉和買賣青蛙,以保護青蛙資源。

黑斑側褶蛙主要價值

黑斑側褶蛙是中國南嶺山脈以北稻田區的常見蛙類,它們有分布廣、數量多、適應性強、繁殖快、用途廣、易採集等優點,是中國經濟價值較大的蛙類資源。其主要方面有以下幾點:

(1)捕食害蟲。有關該蛙的食性分析資料較多,據梁中宇等(1958)對四川峨眉361隻蛙的內容物統計,以吞食直翅目、膜翅目、蜻蜓目、鞘翅目為主,其次還捕食雙翅目、脈翅目、半翅目等昆蟲,多為螟蟲、刮青蟲、稻飛虱、葉蟬、稻苞蟲、稻螟蛉、稻眠蝶、螻蛄、斜蚊夜蛾、金龜子、蚊、繩和螞蟻等害蟲,其有益係數為22.51%。據張繼秀等(1966)對浙江該蛙的食性分析結果,其有益係數為31.2%。據浙江麗水地區養蛙治蟲試驗,每畝稻田有蛙1000隻左右,即能有效控制蟲害的發生。例如,浙江雲和新昌自1973年至1981年先後進行護蛙滅蟲試驗,至1981年推廣試驗達69 689畝(1畝-666.7平方米),幾年的試驗證明護蛙治蟲區的蟲口密度比施藥區少1/3-1/2,防治害蟲的效果明顯高於施藥區,平均糧食增產33.4%。生物防治不僅可以達到防治蟲害的效果,而且減少施用化學農藥,可降低生產成體,防止農藥對環境污染,避免人畜中毒事故發生。

(2)教學和科研的實驗動物。黑斑側褶蛙是教學和科研工作中較為理想的實驗動物。它具有數量多、易捕捉、無毒害、價格低的優點;成體在4-10℃的低溫下儲存備用;卵子大,可用溫度或採用催產方法控制蛙的產卵期等優點,成體和卵粒均可進行各種教學實習和實驗研究。因此,在普通生物學、解剖學、遺傳學、細胞學、分子生物學、胚胎學、生理學以及生態學等方面的教學或科研中常用它作為實驗材料。

參考來源

  1. 黑斑側褶蛙,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