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尾叶蝉
外观特征
体长13 -20 mm,头、胸黄色,复眼黑色无斑,前胸背板有3枚黑斑,小盾板有一枚,翅膀黄绿色,前翅端部具黑色横带,各脚白色,关节与跗节有黑斑,后脚胫节具排刺。本属黑尾蝉有3种之多,黑尾叶蝉应该是一个属名,本种雌雄斑型各异,雄虫前翅后缘有黑色斜斑,雌虫则无,常见于水稻、玉米等禾本科植枝上吸食汁液,本种为近似种中体型最大的叶蝉,,习性敏捷,数量多见。TaiBNET网站 纪录本属1种,但并没有这个种。
生活习性
年发生八至十世代,第一、二期作水稻均可能遭受三至四世代之叶蝉危害,以齐穗至成熟期时最严重。近年来,第一期作较第二期作受害为重。产卵于叶鞘两翼或叶中肋组织内。成、若虫喜栖息于叶片部位,直接吸取稻汁,严重时尚可诱发煤病。此虫较褐飞虱活 泼,受惊扰立即跳跃飞散。
危害状态
以成虫及若虫刺吸水稻汁液为食,消耗稻株养份和水份,其取食所残留于叶片或叶鞘之组织内之口针鞘及成虫之产卵,均可破坏水稻组织和输导机能,严重危害时,在分蘗期导致稻株矮化、分蘗数及穗数减少,叶片由下往上黄化;在孕穗期后,则稻穗缩短,稔实率下降,千粒重减轻,显著影响稻谷产量与品质。除直接危害外,黑尾叶蝉并为水稻黄萎病及黄叶病之媒介昆虫。[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