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黃頸啄木鳥

中文學名: 黃頸啄木鳥
拉丁學名:Dendrocopos darjellensis
界: 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 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鳥綱
亞 綱:今鳥亞綱
目:鴷形目
科:啄木鳥科
屬:啄木鳥屬
種: 黃頸啄木鳥
亞   種: 2亞種
命名者及年代:Blyth,1845
英文名稱: Darjeeling Woodpecker
保護級別: 無危(LC) IUCN標準

黃頸啄木鳥[1](學名:Dendrocopos darjellensis),是啄木鳥科、啄木鳥屬的小型鳥類,體長21-24厘米。上體黑色,前額有一窄的白色橫帶斑,雄鳥枕部有一紅色帶斑,肩和翅斑白色,外側尾羽具白色橫斑,飛翔時明顯可見。耳覆羽後面和頸側橙皮黃色,頰污白色,顎紋黑色,喉和上胸中部污褐色,其餘下體淡皮黃色,具粗著的黑色縱紋,尾下覆羽紅色。

黃頸啄木鳥棲息于山地針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中,主要以昆蟲和蠕蟲為食,也吃其它小型動物。

黃頸啄木鳥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目錄

外形特徵

黃頸啄木鳥雄鳥前額有一窄的白色帶,枕部具一紅色帶,頭頂餘部和上體黑色。肩和翅斑白色,頰污白色,耳覆羽後部和頸側橙黃色,在頸部形成明顯的黃色斑。顎紋寬闊而粗,黑色。頦、喉和前頸黃褐色或污褐色,無斑紋胸、兩脅和腹淡黃皮黃色,具粗著的黑色縱紋;尾下覆羽橙紅色。

黃頸啄木鳥雌鳥和雄鳥相似,但枕無紅色。

幼鳥頭頂至枕全為紅色。其餘似成鳥。

黃頸啄木鳥虹膜雄鳥深紅色,雌鳥紅褐色。眼周裸露皮膚石板灰色或鉛色。上嘴暗石板褐色,尖端幾為黑色,基部較淡,為石板藍色。下嘴暗角鉛色,到基部變為淡灰色。腳和趾暗綠色或石板綠色。爪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雄性61-70克,雌性60-80克;體長雄性215-244毫米,雌性244-236毫米;嘴峰雄性32-35毫米,雌性30-33毫米;翅雄性123-135毫米,雌性117-125毫米;尾雄性88-96毫米,雌性85-95毫米;跗蹠雄性21-22.5毫米,雌性21-23毫米[2]

生活習性

習性:黃頸啄木鳥為留鳥單獨或成對活動,多在樹的中下層活動,很少到樹上層和高處活動和覓食。

食性:主要以昆蟲和蠕蟲為食,也吃其它小型動物。

叫聲:低沉的puk puk叫聲。繁殖期有鏨木聲[3]

棲身環境

黃頸啄木鳥主要棲息于山地針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中,海拔高度多在1500米以上至3000米左右。

繁殖方式

黃頸啄木鳥營巢於樹洞中,巢洞由親鳥自己啄鑿,每窩產卵2-4枚,卵的大小為26.5-29×19-20毫米,平均27.8×19.6毫米。

分布範圍

黃頸啄木鳥在中國以內分布於雲南貢山、巴坡、瀘水、片馬、姚家坪、騰衝、盈江、麗江、龍川江、怒江、瀾滄江和新平,西藏昌都,四川西部及西南部地區。

中國以外分布於尼泊爾、錫金、印度阿薩姆、緬甸北部和越南北部。

亞種分化

上映時間 中文名稱 拉丁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黃頸啄木鳥指名亞種 Dendrocopos darjellensis darjellensis Blyth, 1845
2 黃頸啄木鳥西南亞種 Dendrocopos darjellensis desmursi Verreaux, J, 1871

種群現狀

黃頸啄木鳥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危物種

保護級別

黃頸啄木鳥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黃頸啄木鳥已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