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黃乃裳(平話字:Uòng Nāi-siòng,1849年-1924年9月22日),原名久美(也有寫作玖美、九美),字紱丞,號慕華,晚號退庵居士。福建福州閩清六都湖峰(今坂東鎮湖頭村)人,基督徒。是中國清末民初的華僑領袖、民主革命家、教育家。

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1]。此三種宗教之所以能成為前三大,是目前世界上僅有的三個各自被一部分國家列為國教的宗教,如基督教在歐美的一些國家、伊斯蘭教在中亞和西亞一些國家、佛教在東南亞一些國家分別被列為國教[2]

目錄

簡介

黃乃裳在基督教美以美會服務多年,又曾參與公車上書和百日維新運動以及後來建立中華民國的辛亥革命,是清末民初重要的革命家。他同時也是著名的僑領,曾率領福州移民開墾婆羅洲砂拉越的詩巫(新福州),詩巫的福州族群繁衍至今。

黃乃裳出生於福州府閩清縣六都湖峰村,家中世代務農,其父兼為木匠,家境貧寒。黃乃裳少年時半耕半讀,以奉養家庭

皈依基督教

同治五年(1866年),基督教美以美會的薛承恩、謝錫恩、李承恩等牧師來閩清傳教,黃乃裳與他們研討教理,是年十一月,黃乃裳與其叔黃福居受薛承恩牧師洗禮,皈依了基督教。信教之初,黃乃裳等人受到了村民的排擠,但由於村人同屬於一個宗族,教徒們並沒有受到更大的傷害。後來,皈依者漸多。1867年冬,許揚美牧師被派到閩清傳道,將黃乃裳收為助手,授勸士職,並向他講授聖經。自此黃乃裳開始研修英文,接觸和學習西方文化知識。談到皈依基督教的原因,黃乃裳認為他因為信仰孔孟之道的人言行不一而感到困惑,而在基督教中才找到了勝諸罪惡的途徑。

供職美以美會

同治八年(1869年),黃乃裳母親去世,他一度哀傷成疾。這一年,黃乃裳考進為美以美年議會會員,派主福州東街福音堂傳教。1871年起,隨許揚美牧師在古田、尤溪、沙縣、順昌、洋口、延平等地傳教。1873年夏,黃乃裳與元配謝氏結婚,謝氏是侯官五都謝必福的長女,畢業於公理會保福山中女學校。是年秋,被推舉為美以美年議會書記,並連續5年擔任該職。

1871年,黃乃裳被保靈牧師(Rev. S. L. Baldwin)聘為文案,此後翻譯《美以美會綱例》,作《拜日學之庇哩亞問答》百餘冊,主辦《郇山使者》月報數十冊,同時也幫助薛承恩牧師翻譯《天文圖說》、《聖經圖說》和《衛斯理傳》,幫助武吉林牧師翻譯《丁大理傳》、《哥林多注》等書籍,並在業餘從事用福州語翻譯舊約但以理書的工作。

黃乃裳力倡建立福音、培元、英華3個教會書院。光緒七年(1881年),福州初設英華書院,面對教會中一部分傳教士的反對,黃乃裳和英華校長武林吉等人力挺在英華、福音、培元三校傳授英文和科學,並與二弟黃乃英等人參與授課。

視頻

天主教尼亞霍魯魯教區 相關視頻

天主教和基督教有什麼不同?#唐加文#
宗教改革500年(五)——宗教改革的餘聲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