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祖籍陇西成纪,唐朝第三位皇帝(649至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嫡三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与唐太宗嫡长子太子李承乾、嫡次子魏王李泰为同母兄弟。使用麟德年号共两年(664年正月—665年十二月)。

麟德(664年正月—665年十二月)是唐高宗李治的年号。唐朝使用这个年号共2年(664年正月—665年十二月)。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祖籍陇西成纪,唐朝第三位皇帝(649至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嫡三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与唐太宗嫡长子太子李承乾、嫡次子魏王李泰为同母兄弟。

旧唐书》、《新唐书》都称是龙朔三年十二月,诏改明年正月一日为麟德元年。但是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唐纪元钞》则记载“龙朔四年六月一日改”[1],与史书的记载相差半年。[2]

目录

大事记:历史纪事

武后垂帘听政

 
武则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自名武曌(zhào),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82岁),与汉朝的吕后并称为“吕武”。

武则天被立为后以后,渐作威福,高宗每受其制,欲废之,命宰相上官仪草诏。武后闻之,遽至高宗处自诉,诏草犹在,高宗羞缩不忍,乃曰:“我初无此心,皆上官仪教我。”武后乃使许敬宗诬奏上官仪与废太子忠谋反。麟德元年(六六四)十二月十三日,上官仪被下狱处死,其子庭芝亦被杀,籍没全家,赐废太子忠死,株连流贬者甚众。自是,高宗每视事、武后皆垂帘于后,政无大小,皆与闻之,“天下大权,悉归中宫”,天子拱手而已,中外谓之二圣。[3]

文化纪事

玄奘卒

玄奘(五九六至六六四)通称三藏法师,唐高僧,佛教学者,旅行家,翻译家,佛教唯识宗的创始者之一。俗姓陈,名讳,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贞观元年(627。一说贞观三年六二九),从长安出发赴天竺游学。贞观十九年(六四五),回到长安,带回佛经六百五十七部,随即开始翻译工作,共译出佛经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并撰有《大唐西域记》一书,成为一部宝贵的历史文献。[4]

玄奘生前,本欲再翻《大宝积经》,以病未成。高宗闻其罹病,遣御医急赴,未至已卒。高宗为之废朝数日。前后五下敕书经营丧事。敛以金棺银椁。葬日,长安及各州五百里内送者百余万人,以绘采三千匹,结成涅盘、与以载柩。是日宿于墓所者三万余人。后刘轲复为撰碑,称“自大教东流,翻译之盛未有如法师者”。[5]

 
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唐朝疆域图。

杂谭逸事

改云中都护府为单于大都护府[6]

贞观四年(六三0),唐灭突厥后,迁突厥三百帐于云中城(今山西大同),以阿史德氏为之长。至是(六六三),部落渐众,阿史德氏诣阙,请依胡法立亲王为可汗以统之。高宗召见阿史德氏,谓曰:“今之可汗,古之单于也。”因此之故,麟德元年(六六四)正月十六,改云中都护府为单于大都护府,以殷王旭轮为单于大都护,遥领之。

郇公孝协被赐死

麟德元年(六六四)四月,魏州刺史郇公孝协坐赃,赐死。司宗卿王博七奏孝协父叔良于高祖时击突厥,中流矢死,乃死于王事,孝协无兄弟,恐其绝嗣。高宗曰:“画一之法,不可以亲疏异制,苟害百姓,虽皇太子亦所不赦。孝协有一子,何忧乏祀乎!”孝协自尽于家中。

刘仁轨上书言百济戍兵疲惫

麟德元年(六六四)冬十月六日,检校熊津都督刘仁轨上书,备言百济戍兵疲惫,征役劳苦,奖赏无信,西归无期。恐师众疲老,立效无日。高宗深纳其言,遣右威卫将军刘仁愿率兵渡海以代旧兵,并敕仁轨俱还。刘仁轨恐夷人新服,众心未定,乃上表自请留镇百济,高宗从之。

 
永徽六年(655年),高句丽百济联军攻新罗,新罗遣使乞援于唐,李治遂先后派兵出击高句丽和百济。至龙朔三年(663年),唐大将刘仁轨大败援助百济的倭国军于白江口,破百济,其国王奔高句丽。总章元年(668年),唐军攻占平壤,灭亡高句丽。

纪年

麟德 元年 二年
公元 664年 665年
干支 甲子 乙丑

参看

资料

  • 李崇智,《中国历代年号考》,中华书局,2001年1月 ISBN 7101025129

参考文献

  1. 吐鲁番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发掘简报,文物,1973年第10期
  2. 《太平御览》:又曰:太子承乾得罪,太宗欲立晋王,而限以非次,惶惑不决。乃御两仪殿,群臣尽出,独留长孙无忌及司空房弘龄、李勣,谓曰:“我三子一弟,所为如此,我心无聊。”因自投于床,抽佩刀欲自刺。无忌等惊惧,争前扶抱,取佩刀以授晋王。无忌等请太宗所欲,报曰:“我欲立晋王。”无忌曰:“谨奉诏。有异议者,臣请斩之。”太宗谓晋王曰:“汝舅许汝也,汝宜拜谢。”晋王因下拜。太宗谓无忌等曰:“公等既符我意,未知物论何如?”无忌曰:“晋王仁孝,天下属心久矣。乞召问百僚,必无异辞。”于是建立遂定。
  3. 《旧唐书·本纪第四·高宗上》:六月甲戌朔,皇太子即皇帝位,时年二十二。诏曰:“大行皇帝奄弃普天,痛贯心灵,若置汤火。思遵大孝,不敢灭身,永慕长号,将何逮及。粤以孤眇,属当元嗣,思励空薄,康济黎元。敬顺惟新,仰昭先德,宜布凯泽,被乎亿兆。可大赦天下。内外文武赐勋官一级。诸年八十以上赉以粟帛。雍州及诸州比年供军劳役尤甚之处,并给复一年。”辛巳,改民部尚书为户部尚书。叠州都督、英国公勣为特进、检校洛州刺史,仍于洛阳宫留守。癸未,诏司徒、扬州都督、赵国公无忌为太尉兼检校中书令,知尚书门下二省事,余并如故,赐物三千段。癸巳,特进、英国公勣为开府仪同三司、同中书门下三品。秋七月丙午,有司请改治书侍御史为御史中丞,诸州治中为司马,别驾为长史,治礼郎为奉礼郎,以避上名。以贞观时不讳先帝二字,诏有司,奏曰:“先帝二名,礼不偏讳。上既单名,臣子不合指斥。”上乃从之。己酉,于阗王伏阇信来朝。八月癸酉朔,河东地震,晋州尤甚,坏庐舍,压死者五千余人。三日又震。诏遣使存问,给复二年,压死者赐绢三匹。以开府仪同三司、英国公勣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仆射始带同中书门下。庚寅,葬太宗于昭陵。
  4. 《谕普光寺僧众令》:盖闻正法没於西域,像教被於东华,古往今来,多历年所。而难陀迦叶,马鸣龙树,既同瓶泻有若灯传,故得妙旨微言,垂文见意。是以三十二相,遍满人天;十二部经,敷扬刹土。由其路者,则高骋四衢之上;迷其途者,则轮回六趣之中。理窟法门,元宗秘藏,非天下之至赜,孰能与於此乎?皇帝以神道设教,利益群生,故普建仁祠,绍隆正觉,卜兹胜地,立此伽蓝。请赤县之名僧,徵帝城之上首。山林之士,拥锡来游;朝廷之宾,抠衣趋座。义筵济济,法侣诜诜,实聚落之福田,黔黎之寿域。加以丛楹叠杆,宝塔华台,洪钟扣而弗喧,清梵唱而逾静。若夫卢毗那佛坐普光,汉堂灵相,葳蕤肸蚃。以今方古,ウ与冥符,名器之间,岂容虚立。然僧徒结集,须有纲纪,询诸大众,罕值其人。积日搜扬,颇有佥议,咸云纪国寺上座慧净,自性清净,本来有之,风神秀彻,非适今也。至於龙宫宝藏,象力尊经,皆挺自生知,无师独悟,岂止四谛一乘之说,七处八会之谈。要其指归,得其真趣而已。固亦涤除元览,老氏之至言;洁净精微,宣尼之妙义,莫不穷理尽性,寻根讨源。其德行也如彼,其学业也如此,今请为普光寺主,仍知本寺事。法师比者逡巡静退,不肯降重,殷勤苦请,方始克从。但菩萨之家,体尚和合,若得无诤三昧,自然永离十缠,亦愿合寺诸师,共宏此意。其迎请之礼,任依僧法。
  5. 《答沙门慧净辞知普光寺任令》:忽辱来书,甚以倾慰。三复之後,自觉欣然。窃闻如来,虽迹起人间,而道笼天外,神功妙力,不可思议。寂尔无为,则言语道断;湛然常在,则心行处灭。但为众生烦恼,漂没爱河,得不大拯横流,令登彼岸?故出入三界,降六天,经营十方,良为於此。若夫鹿园福地,鹫岭灵山,洒甘露於禅林,转法轮於净域,付嘱菩萨,济拔黔黎。然後放光面门,灭影双树。宝船虽没,遗教犹存,即是如来法身,无有异也。然人宏道,非道宏人。远有弥勒文殊,亲承音旨;近则图澄罗什,发明经教。五百一贤,信非徒说;千里一遇,盖非虚言。法师昔在俗缘,门称通德,飞缨东序,鸣玉上庠,故得垂裕後昆,传芳犹子。尝以《诗》称三百,不离於苦空;《曲礼》三千,未免於生灭。故发宏誓愿,回向菩提,落彼两髦,披兹三服。至如大乘小乘之偈,广说略说之文,十诵僧祗,八部般若,天亲无著之论,法门句义之谈,皆剖判胸怀,激扬清浊。至於光临讲座,开置法筵,精义入神,随类俱解。写悬河之辩,动连环之辞,碧鸡誉於汉臣,白马称於傲吏。以今仿古,彼复何人?所以仰请法师为普光寺主,兼知纪国寺上座事。又闻若独善之心有限,则济物之理不宏,彼我之意未忘,则他自之情不坦。且普光、纪国,俱是道场。旧住新居,有何差别?法师来状云:“鱼鹿易处,失燥湿之宜。”斯乃意在谦虚,假称珍怪。昔闻流水长者,遂能救十千之鱼;旷野猎师,岂得害三归之鹿。但使筌蹄不用,则言象自忘。
  6. 《旧唐书·本纪第五·高宗下》:十一月,皇太子来朝。癸亥,幸奉天宫。时天后自封岱之后,劝上封中岳。每下诏草仪注,即岁饥、边事警急而止。至是复行封中岳礼,上疾而止。上苦头重不可忍,侍医秦鸣鹤曰:“刺头微出血,可愈。”天后帷中言曰:“此可斩,欲刺血于人主首耶!”上曰:“吾苦头重,出血未必不佳。”即刺百会,上曰:“吾眼明矣。”戊戌,命将军程务挺为单于道安抚大使,以招讨总管讨山贼元珍、骨笃禄、贺鲁等。诏皇太子监国,裴炎、刘齐贤、郭正一等于东宫同平章事。丁未,自奉天宫还东都。上疾甚,宰臣已下并不得谒见。十二月己酉,诏改永淳二年为弘道元年。将宣赦书,上欲亲御则天门楼,气逆不能上马,遂召百姓于殿前宣之。礼毕,上问侍臣曰:“民庶喜否?”曰:“百姓蒙赦,无不感悦。”上曰:“苍生虽喜,我命危笃。天地神祇若延吾一两月之命,得还长安,死亦无恨。”是夕,帝崩于真观殿,时年五十六。宣遗诏:“七日而殡,皇太子即位于柩前。园陵制度,务从节俭。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取天后处分。”群臣上谥曰天皇大帝,庙号高宗。文明元年八月庚寅,葬于乾陵。天宝十三载,改谥曰天皇大弘孝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