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腳亞目
鳥腳亞目(Ornithopoda)是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爬行綱,鳥臀目的一亞目,是恐龍類中化石最多的一類,其內容亦很龐雜,兩足或四足行走。
嘴部一般扁平,下頷骨前方有單獨的前齒骨。鳥腳類繁盛於晚三疊紀至晚白堊紀(2.3億年前至6640萬年前),是生存時間最長的恐龍類動物之一。分為五個科:法布龍科、異齒龍科、棱齒龍科、禽龍科及鴨嘴龍科。[1]
目錄
概述
作為恐龍類中化石最多的一類的鳥腳亞目,其內容亦很複雜,兩足或四足行走。嘴部一般扁平,下頷骨前方有單獨的前齒骨。被人們最早發現併科學認識的恐龍——禽龍即屬此類。頭部具頂飾的鴨嘴龍的特徵主要為前頜骨和鼻骨退到頭頂上,形成中空的突起,對其功能皆是尚未統一。我國的青島龍和山東龍分別代表頭部有頂飾的和無頂飾的鴨嘴龍類。我國北方晚侏羅世至白堊紀地層中的鸚鵡嘴龍為鳥腳亞目中的小型恐龍。鳥腳類的早期代表發現於晚三疊世、晚侏羅世,到白堊紀繁盛。鴨嘴龍類在白堊紀繁盛,尤其晚H堊世更多。
最早最原始的鳥腳類是法布龍,體小,細瘦,似蜥蜴,體長0.6~1.2米。異齒龍較為先進,開始出現角質的喙以及鳥臀類特有的特化牙齒。棱齒龍繁盛於晚侏羅紀至晚白堊紀(1.63億年前至6640萬年前),是廣泛分布、生存時間最長的恐龍科之一。體長1.5~7米。有證據表明棱齒龍奔跑速度相當快。棱齒龍可能是更為先進的禽龍和鴨嘴龍的祖先,後兩者大部分時間四肢着地而行。禽龍為體型中等至大型的恐龍,具特化的用以磨碎食物的牙齒,這是高等鳥腳類的特徵。禽龍屬體型最大,眾人皆知,身長可達9米。鴨嘴龍吻部寬扁而長,喙內無齒,似鴨嘴,故得名。齶骨上用以磨碎食物的齒列復排,具頰袋,這些都極其適合取食植物。鴨嘴龍通常體長9~11米,是白堊紀末期北美數量最多的恐龍之一。
簡介
鳥腳亞目恐龍從屬於鳥臀目植食性恐龍,首次出現於侏羅紀早期,距今大約有2億年。其中包括禽龍科——人們最早發現的恐龍科系之一,還有鴨嘴龍科——爬行動物中一種長有奇異肉冠的特殊族群。再加上法布龍科、異齒龍科和棱齒龍科,其中不少物種成為了白堊紀最成功和最巨大的植食性動物之一。鳥腳亞目雖然無法企及蜥腳亞目的體型,但它們的數量在蜥腳亞目逐漸減少時卻很龐大。
特點
鳥腳亞目恐龍特點為雙足行走,這與大多數其他鳥臀目恐龍不同,鳥腳類能用兩後肢行走及奔跑,並將尾部抬離地面,但可能大部分時間四肢着地以緩慢的速度行走。許多種類善跑,借其奔跑速度逃避掠食者。鳥腳類是相當於現代牛、鹿等反芻動物的恐龍;具角質喙,沒有牙齒。以喙採取植物,並用臼齒樣的頰牙將其磨碎。鳥腳類與腫頭龍類和角龍類共同組成鳥臀目。
鳥腳亞目棱齒龍科
棱齒龍科恐龍相當於恐龍世界中的馬和羚羊,生活在大型的群體中,以矮生植物為食。和鳥腳亞目的其他恐龍一樣,它們也有短小的喙狀口鼻,肌肉發達的面頰和發育良好的咀嚼齒。它們的面頰是一項重要的進步,因為這有助於固定住食物以進行咀嚼。棱齒龍科恐龍確實很小,但在其存在的1億年裡,它們繁衍得到處都是,到最後,任何一個大陸上都有它們的身影,其中也包括大洋洲。
鳥腳亞目恐龍
鳥腳亞目恐龍(rnithopods)是指鳥臂目恐龍(ornithischian),即臂部長得像烏的植食動物,它們最早出現在2億年前的侏羅紀早期。這裡包括了量早發現的龍科(iguanodonts)恐龍,還包括了嘴龍科恐龍。鴨嘴龍科是爬行動物中有名的個類群,頭頂上還常長有奇特的冠狀物。在白坐紀時期,鳥腳亞目恐龍與法布龍(fabrosaurus)科、異齒龍科(heterodontosaurus)和棱齒龍科(hypsilophodonts)恐龍一起,組成了數目眾多、最為鼎盛的植食性大軍。鳥腳亞目恐龍長得遠不如斯腳類恐龍那麼龐大,但蜥腳類恐龍衰敗之時,正是它們興盛之日。
視頻
鳥腳亞目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鳥類目前已經公認屬於獸腳亞目恐龍了吧? ,恐龍網,2018-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