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鱗硨磲


鱗硨磲概述圖
原圖鏈接

鱗硨磲是雙殼綱硨磲科的一種貝殼。在拉丁文中的意思是「鱗」。整個貝殼上有數排大鱗片,很多生物都以其作為避難所,像小螃蟹、貝類及其他無脊椎動物。本種為印度洋和太平洋熱帶海區分布很廣的種,為純暖海性種。生活在潮間帶珊瑚礁間,貝殼大部分埋入珊瑚礁內,僅露出腹緣。生活時外套緣紅褐色,極為鮮艷美麗。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鱗硨磲

別 名:Fluted Giant Clam

拉丁學名:squamosa

界:動物界

 
鱗硨磲漂亮
原圖鏈接

綱:雙殼綱科硨磲科

亞 科:硨磲亞科

分布區域:東非至南太平洋 尺 寸:25cm

簡介

Tridacna squamosaLamarck,瓣鰓綱,硨磲科。殼大,重而堅厚,卵圓形,左右二殼大小相等。背緣稍平,腹緣彎曲呈波浪狀。殼頂位於貝殼中央。殼頂前方有一長卵圓形足絲孔,孔的邊緣具若干條肋狀突起。外韌帶較長。殼面黃白色,具4~6條強大的放射肋,肋上有寬而翹起的大鱗片。生長輪脈細密。殼內面白色,具光澤。鉸合部長。右殼具1個主齒和2個並列的後側齒,左殼主齒和後側齒各1個。暖海種,棲息在潮間帶,用黏的足絲固着於珊瑚礁間。貝殼大部分埋入珊瑚礁內,僅露出腹面。分布於中國南海和西沙群島,為印度洋和太平洋廣布種類。肉供食用,殼可供觀賞。[1]

鱗硨磲的特點

貝殼極厚,呈杯碗形扇狀。就體形比例而言,是硨磲中最重 的蛤,但其尺寸和重量遠不及巨硨磲。殼頂後方有一大足絲孔,殼表有4—12條肥圓而突出的放射肋,其寬度從殼頂到殼緣迅速膨大。肋上有凹槽狀鱗,自上至下逐漸變大。殼緣的形狀與肋與其間隔溝槽的輪廓相對應。殼表白色,常染有橙色及黃色,內面白色。突起的鱗片是鱗硨磲的標記。

 
鱗硨磲3
原圖鏈接

硬度一般為2.5~3,隨年齡增長逐漸變硬,.密度2.70g/cm3,硨磲含碳酸鈣為86.65%~92.57%,殼角蛋白為5.22%~11.21%,水為0.69%~0.97%。另外含微量元素和10多種氨基酸。

構造其礦物以文石為主,與珍珠一樣具有特徵的層狀構造,外殼光潔明亮,在陽光下能出現七彩虹光。[2]

收藏價值

鱗硨磲在海洋中綻放着美麗的外套膜。每個鱗硨磲的外殼顏色都不一樣,那是因為共生藻的組成不同,而有各種不同美麗的外形。

鱗硨磲屬定棲性生物,生長十分緩慢,一年長不到2、3公分,生長緩慢,外觀美麗被當做珍藏品。

生態習性

在海里生活的鱗硨磲,當潮水漲滿把它淹沒時,便張開貝殼,伸出肥厚的外套膜邊緣進行活動。它們的外套膜極為絢麗多彩,不僅有孔雀藍、粉紅、翠綠、棕紅等鮮艷的顏色,而且還常有各色的花紋。

鱗硨磲棲息於20m以下深的潮問帶珊瑚礁間或岩礁海底,熱帶純暖海性,大部分埋入珊瑚礁內,僅露出腹緣。以堅硬的足絲固着在珊瑚礁上,依靠海水把浮游生物帶進體內,與一種蟲黃藻有共生關係。夏季繁殖,幼時生長較快,壽命可達百年左右。但鱗硨磲不光靠這種方式攝食,它們還有在自己的組織里種植食物的本領。鱗硨磲和蟲黃藻有共生關係,這種關係對彼此都有利。蟲黃藻可以借硨磲外套膜提供的方便條件,如空間、光線和代謝產物中的磷、氮和二氧化碳,充分進行繁殖;鱗硨磲則可以利用蟲黃藻作食物。

種群分布

主要分布於南海、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中國大陸、台灣,常生活在潮間帶珊瑚礁間。我國分布於南海的海南島、西沙和南沙群島。海南島產於萬寧、三亞沿海。

藥用價值

《本草綱目》中記載硨磲有鎮心安神涼血降壓的功效。經長期配帶可具不可思議的神奇力量,如增強免疫力、防止老化、穩定心律,改善失眠等藥效。硨磲同時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能涼血、降血壓、安神定驚,特別對咽喉腫痛,小孩生皰更有療效。硨磲可護身健體,延年益壽,藏傳佛教更視之為驅魔避邪的神奇寶物。

鱗硨磲的價值

硨磲是佛教七寶之一,麟硨磲在海洋中綻放着美麗的外套膜。每個麟硨磲的外殼顏色都不一樣,鱗硨磲生長十分緩慢,一年長不到2、3公分,在我國古代已被視為一種寶物,由於人們大量捕得,硨磲種類越來越少,目前人工飼養硨磲已經興起。

飼養

鱗硨磲很容易飼養,不是特別需要強光照。當然,鹵素燈提供的強光照會幫助其生長及保持艷麗的色彩。需要保證水中鈣含量在400-480mg/L,微量元素,像鍶和碘也是需要的。

它的體內有共生的藻類,通過光合作用,能獲得大部分營養。但最好追加一些食物,除非缸中有魚和珊瑚,投餵它們的食物剩餘能足夠保證食物來源。也需要一定的氮保證生長,如果缸中氮過低,需要添加一些,但不能高於2mg/L。


相關視頻

什麼是硨磲?文玩硨磲的最全攻略奉上!

「硨磲」怎麼讀?為何那麼珍貴?主播告訴你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