鰈科
鰈科(學名:Pleuronectidae),硬骨魚綱鰈形目的一科魚類。在我國近海主要有高眼鰈、星鰈、長鰈、木葉鰈、黃蓋鰈、油鰈和石鰈等8個品種,俗名有偏口、小嘴等。
從廣義上講,也有把鰈與鮃統稱為比目魚的,因為鰈的眼與鮃相反,兩眼位於頭部右側。[1]
目錄
形態特徵
鰈形目鰈科魚類在我國近海主要有高眼鰈、星鰈、長鰈、木葉鰈、黃蓋鰈、油鰈和石鰈等8個品種,俗名有偏口、小嘴等。從廣義上講,也有把鰈與鮃統稱為比目魚的,因為鰈的眼與鮃相反,兩眼位於頭部右側。鰈魚在仔魚階段,兩眼也是對稱地長在頭部左右兩側,經過20天的變態發育,左眼越過頭的上緣而搬到頭的右側,與右側眼相對,身體失去了平衡,下沉海底棲息生存,並善於偽裝打扮,過着守株待兔的安逸生活。
高眼鰈,地方名長脖,兩眼及顏色均在右側,有眼側為深褐色,上眼約位於頭部背緣的正中線上,側線在胸鰭上方無弓狀彎曲部,幾近直線狀,前方無顳上枝,口大,略呈對稱狀,牙小,上下頜各有一行,一般體長150~280毫米。
長鰈,地方名叫沙板,兩眼及顏色均在右側,有眼側為褐色,體呈長橢圓形,兩側均被以圓鱗,側線近於直線狀,前方無顳上枝,口頗小,左右略呈對稱,牙小呈門牙狀,上下頜各有一行,彼此相接形成一切緣,體形較小。
油鰈,地方名油片,兩眼及顏色均在右側,有眼側為褐色或灰褐色,有不明顯的暗色大形斑紋,體卵圓形,兩側均被以小形圓鱗,側線在胸鰭上方有一低弓狀彎曲部,前方有一短顳上枝,口小左右不對稱,牙粗大,略呈截形。
木葉鰈
鰈科
分布地區
鰈類魚在我國分布較廣,黃海主要漁場在海洋島南至煙威以東,水深大都在50~60米、底質較硬的海域,春汛在4~5月,秋冬汛在10~12月,主捕品種有長脖、石江(石鰈)、小嘴、油片等。另一主要漁場在石島以東,主捕期12月至翌年2月,水深70~80米,主要品種有長脖、小嘴、八甲子(木葉鰈)等。
視頻
鰈科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眼睛在左是鮃 眼睛在右是鰈,青島全搜索電子報,2015-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