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鯪魚
ling yu

中文學名:鯪魚

拉丁學名:dace

門:脊椎動物門

綱:輻鰭魚綱

目:鯉形目

科:鯉科

屬:鯉屬

鯪魚,[líng yú](學名:Cirrhinus molitorella)為輻鰭魚綱鯉形目鯉科的一種,俗名土鯪、雪鯪、鯪公、花鯪,鯉形目、鯉科。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中國。身體延長,腹部圓,頭短小,吻圓鈍。口下位,上下頜的前方具角質化邊緣,適於刮取水底附着物。在天然水體中,鯪魚會舐刮水底岩石等物體上的附着生物(如着生綠藻、硅藻、絲狀藻類等),還攝食淤泥中的有機物質。[1]

目錄

生活習性

喜棲息於水溫較高的地區,低於7℃即開始死亡。主要分布在珠江水系、海南島、台灣、閩江、瀾滄江和元江。鯪魚以植物為主要食料,常以下頜的角質邊緣在水底石塊等上面刮取着生藻類,也包括硅藻、綠藻以及高等植物的碎屑和水底腐殖質。也喜食豬糞、牛糞和一些商品飼料,如花生麩、米糠等。鯪魚3齡性成熟;江河中成熟的親魚,在洪水期成批來到一定的江段,發情、追逐、產卵,並發出"咕咕"的求偶響聲,產半浮半沉卵;順水漂流。鯪魚的繁殖期為4月下旬至7月上旬,5月初至6月中旬為盛期。鯪魚是底層魚類,對溶氧量的要求較低,能適應較肥沃的水體。當水溫在20~28℃時,溶氧量低於1毫克/升,鯪魚還能正常攝食;溶氧量低至0.24毫克/升也不出現窒息。因此,鯪魚可高密度放養,一般每667平方米(一畝=667平方米)可放養1000尾左右。

由於鯪魚有飼料來源廣、適應較肥水體環境、抗病力較強、群體產量高等優點,因而成為南方池塘養魚的必養品種。鯪魚能吃掉水底的着生藻類和有機碎屑,故又稱為池塘的"清道夫",肥水塘更是非養鯪魚不可。

異名:雪魿(《綱目拾遺》),魿魚(姚可成《食物本草》),土鯪魚(《本草求原》),鯪公,花鯪等。

此外,它的鰓耙排列較緊密,還可兼營濾食方式,能攝食水中的浮游植物。有機碎屑和浮遊動物也是鯪魚的食物。在人工飼養條件下,鯪魚可攝食各種人工投餵的飼料。處於魚苗階段時則以浮遊動物為主要食物。

鯪魚是雜食性,魚苗孵出4天後開始攝食浮遊動物,如輪蟲、橈足類和小型枝角類。孵出後10天,體長1.4厘米以上,除了吃浮遊動物外,開始攝食浮游植物。以後,吃浮游植物越來越多,直到孵出後40天左右,體長4厘米以上時,便以吃浮游植物為主。同時,鯪魚喜歡舔刮水底泥土表面或岩石表面生長的藻類。此外,還吞食少量浮遊動物和有機碎屑。

鯪魚是暖水性魚類,在水溫15℃至30℃時,食慾旺盛。當水溫高於31℃時,食慾減退。而水溫低於14℃時,就聚集在深水區不大活動。水溫低於13℃時,停止攝食。低於7℃時,則不能生存。由於鯪魚的抗寒能力差,在珠江三角洲池塘中越冬,通常要放在避風向陽的深水池,有時還需要增加防寒措施。

形態

一般體長15~25厘米。體長兩側扁,背部在背鰭前方稍隆起,腹部圓而稍平直。頭短小,吻圓鈍,吻長略大於眼徑。口小,下位,呈弧形。上唇邊緣呈細波形,唇後溝中斷,下唇邊緣布滿乳突。上下頜具角質銳緣,與唇。分離。須2對,吻須較粗壯,頜須較短小或退化僅留痕跡。下咽齒3行。鱗中等大,圓形。側線平直,側線鱗38~42枚。背鰭無硬刺,其起點至尾基的距離大於至吻端的距離。胸鰭尖短,尾鰭寬,深叉形。體青白色,有銀白色光澤。胸鰭上方、側線上下有8~12個鱗片的基部有黑斑,堆聚成菱形斑塊。幼魚尾鱗基部有一黑色斑點。

經濟價值:為華南重要的經濟魚類之一。因其肉細嫩、味鮮美、產量大、單產高、價格適中以及質量上乘,是市場的暢銷貨。廣東省大部分集中起水的養殖鯪魚都是活魚速凍,凍結的魚眼球仍凸出明亮,宛如活魚一般。家庭食用除一般食法外,還可做魚丸,工廠生產的豆豉鯪魚罐頭和凍鯪魚一樣,行銷全國各地。鯪魚也可入藥,具有健筋骨、活血行氣、逐水利溫之功效。

產地、產季:棲於南方水溫較高的河流內,不耐低溫,一般水溫低於7℃時即不能生存,以藻類及水底腐殖質為食。產卵期4~9月。冬季在河床深水處越冬。分布於珠江流域及海南島。為廣東、廣西的重要養殖對象,福建也有養殖,一年四季均產,10月份為捕撈旺季。

鯪魚是熱銷品種,其英文名為Mud carp。常由廣東輸往香港、澳門。

視頻

手竿釣鯪魚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