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鲨
鲸鲨 |
---|
学名 Rhincodon typus 命名者 Smith, 1828 英文名 Whaleshark 别名 Micristodus punctatus、豆腐沙、大憨沙、鲸鲛 观赏鱼/食用鱼 否/是 最大体长 2000 cm |
分类 |
纲 软骨鱼 Chondrichthyes 目 须鲨 Orectolobiformes 科 鲸鲨 Rhincodontidae 属 鲸鲨 Rhincodon |
鲸鲨,体呈圆柱状或稍纵扁;体侧隆脊明显;头扁平而宽广。吻短。眼小,侧位,,无瞬膜。喷水孔更小,位于眼后方。
鳃裂特大,具独特之过滤构造,含横断每一鳃裂之薄板,另鳃弧上具许多角质滤耙,分成许多小枝,交叉成海绵状之滤器。口裂极大,前位,横向;口角具唇褶;无口鼻间沟。第一背鳍远大于第二背鳍;胸鳍特大,为稍窄之镰刀状;臀鳍与第二背鳍同大,基底亦相对;尾鳍叉形,上尾叉几比下尾叉长2倍,由上叶及下叶之中部、后部组成,下尾叉则由下叶前部突出而成。
体呈灰褐色至蓝褐色,体侧散布许多白色斑点及横纹,而这些斑纹排列呈棋盘状。[1]
一般由定置网、围网或镖旗鱼法等渔法所捕获。食用鱼,具有市场行情,最好时一公斤可达五、六百元。偶而被捕获,但通常体积庞大,即使行情差时,亦可为渔民带来一笔相当可观之收入。其肉可炒食或制鱼桨、鱼丸、鲨鱼腌等均可;各鳍可晒成鱼翅;肝富含油质,可制成维他命或鱼肝油等。由于个性温驯,人类能与其一起巡游,是故在生态旅游上有其高度的价值性。
目录
栖地环境及深度
大洋、深海、近海沿岸、潟湖、礁沙混合区 。栖息深度2 - 1000公尺
栖息于温带及热带海域之沿岸、近海或外洋水域。性喜于表层巡游,通常独游,亦有群游的时候,多时可达百尾以上;巡游时通常伴随其它大洋性鱼类,如鲔及鲭等,体侧亦常有印鱼吸附或其它小鱼随行。以浮游生物为食,有时亦食巡游性甲壳类、小鱼及乌贼等。通常于日落后开始觅食。卵胎生,一胎可达300只仔鱼。由于鲸鲨属于大洋性回游鱼类,回游的海域涵盖在41°N - 42°S, 180°W - 180°E之广大水域间,因此我们对于其族群数量及回游等生态习性并不是太了解,根据专家推测成熟体型应该有九公尺以上,然而根据台湾近年来所捕获的数据显示,鱼体大多在5公尺附近,显示大多是未成熟的幼鱼,这种现象并不利于鲸鲨之繁殖及生存。因而在专家呼吁下,为了保育及维护鲸鲨资源之永续利用,行政院农业委员会开始管制捕捞,且逐年减少捕捞的配额,在96年3月27号通报捕捞到最后一只配额后,开始全面禁止捕捞鲸鲨,并在96年9月5号正式公告全面禁止捕捞与贩售。 [2]
分布
繁殖
具有拥抱的独特配对。卵生的。胚胎仅以蛋黄为食。晚期胚胎以58至64厘米TL(卵囊)的大小在子宫内脱落卵壳。最小的自由活动物种长在55-56厘米之间,其中最小的具有脐带疤痕。最近发现一名怀孕的女性有300个胚胎,其中最大的是58-64厘米。
保育
濒危(EN)(A2bd + 4bd);评估日期: 2016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