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魂牽黃河大鐵牛(史光榮)

魂牽黃河大鐵牛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魂牽黃河大鐵牛》中國當代作家史光榮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魂牽黃河大鐵牛

長期以來,我們都把華爾街的銅牛作為一種勵志的標記,這隻身體健碩、鼻孔發光的黃銅雕塑,渾身發出一種神韻般的「牛氣」和霸氣,是一種「力量和勇氣」的象徵,是一種財富的象徵,不少企業家和勵志青年更是把銅牛雕件擺放在辦公室,擺放在案頭,這些同比例縮小或創新出來的飾件,也是風情萬種,仰首沖天,時刻提醒着自己,努力拚搏,奮蹄趕超,以實現心中的夢想。

有這種勵志牛感動着自己,想着並不遙遠的理想和希望,一切皆有可能,因為我們與牛並不陌生,為了理想,我們情願作一頭埋頭拉犁的牛。

從小生活在農村,耕耘在田野,多少年來,牛是我們立足的工具,更是我們生存的衣食父母。「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坑頭」,那是村里人多少代人的理想和夢想。我等雖己走出農村,不再務農,但牛的韌性,牛的品質,牛的拼搏精神,永遠激勵着我們奮鬥不止,自強不息。

運城地處黃河流域,是古中國的發祥地,農耕文明最早從這裡起步。對牛的認識,對牛的訓養,對牛的崇敬,這裡的人民體味得也許更深更透。我自始至終認為,這裡的黃牛更加健碩,這裡的人民更有力量,河東牛更能體現着激勵我們中華民族奮力拚搏的精神。但種類繁多、體態各異的牛的群體,那一種牛才能更加體現這種精神內涵呢?

我在慢慢的體味,也在慢慢的探尋,切身感受着牛的普通與偉大,牛的平凡與魅力,等待着那束驚世的晨光,等待着心中崇拜着的那尊牛神。

一個不經意的時間段,一次平平常常的出遊,自從走進了永濟黃河蒲津渡遺址,就被那一尊尊鐵牛徹底折服。

蒲津渡遺址最突出的文物、最震撼人心的發現和最具價值的體現便是唐開元年間鑄造的四尊鐵牛,也稱開元鐵牛、黃河大鐵牛。

從一接觸到這四尊鐵牛,我的目光就被它深深地灼傷了,內心不斷被鐵牛的眼睛所表現出來的那種拼搏精神所感動,所震顫。

這四尊鐵牛,線條優美,造型生動,眼睛圓睜,耳若聽令,前腿使勁的蹬地,後腿穩健的蹲伏,高大雄健,體闊胸圓,頭仰角矯,昂首向前,尾部施以圓型鐵軸,兩側對稱,以系浮橋鐵索,受力均衡。整體呈一種負重感,奮力使勁,以不辱使命,表現出了一種負重趕超、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

每尊鐵牛旁邊,均站一鐵人,作牽牛狀,高鼻深目,服飾奇特,尤其是那雙眼晴炯炯有神,好像時刻關注着鐵牛,每兩牛為一組,前後擺設,每一鐵牛長達3米有餘,自身重量30餘噸,下身四腿做成鐵柱狀,連同底盤鐵柱,一共六根,入地丈余,直直的鈄插進去,自重40餘噸,做成地錨,其形式及其自重,足可牽制上千噸負重。

除了這鐵牛和鐵人,還有鐵山和仿照天系的北斗七星,做成了七星鐵柱,代表着陰陽相對,天地合一,囊括宇宙萬物。雖然這些鐵器全部用於系拴鐵索,全是負重借力的實用器具,但做成精品,做成了藝術,使維繫浮橋的鐵索渾然一體,一氣呵成,如橋之魂魄,橋之精靈,著名橋樑專家唐寰澄先生稱讚鐵牛、鐵人說道:「這是一個具體的工程建設,有實際功能的藝術珍品,是技術和藝術有機結合的典型,是中國人民對世界橋樑、冶金、雕塑事業的貢獻,是世界橋樑史上唯我獨尊的永世無價之寶」。

其實,蒲津渡遺址只是渡口東側的完整配置,渡口西側同樣應是這些配置,只是相向而居,但由於千年黃河,滄桑巨變,河床淤積,河水西侈,「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埋藏在地下的原渡口西側,雖然斷定己移到現在的永濟一側,但飄泊無定,至今還沒探明。

大地蒼茫,鐵牛肅穆。從公元725年開始澆注到現在,鐵牛在黃河岸邊默默佇立,己經千年風雨,幾經沉浮,經科學挖掘和整體提升,經科學攻關和防腐處理,昔日鐵牛仍然是風彩依舊,栩栩如生,極其寶貴地保留了原狀原樣,成為考察1400年間橋樑沿變、冶金髮展、黃河變化的珍貴實物和標本,永載史冊。

看着這些碩大的鐵牛群體,既便是現代技術工藝澆注,也當屬大型工程,在千年之前,幾乎是傾全國之力。據記載,世居河東、曾在唐王朝前後三次為相的張說為總負責人,澆注用鐵160萬斤,幾乎耗費了大唐年產三分之一的生鐵,終於澆注成了渡口兩側的鐵牛、鐵人、鐵山及其它鐵器,用以索制連船千艘的鐵鏈,用以維繫秦晉之交通要道,唯系蒲州城的繁華盛景。

光陰似箭,昔日車水馬龍人聲鼎沸的繁華渡口,隨着戰爭風雲和黃河改道,從繁華到衰落,最終在歷史的變遷中湮沒黃沙,變成了寂寥的灘涂。

好在鐵牛尚在,到上世紀八十年代,終被發現並成功發掘,提升到了十二米高的地面上,傾心保護並打造成了旅遊景區,與蒲救寺、顴雀樓一道,守護着這座千年古城。

遊人如織。看着黃河大鐵牛蹲伏在那裡,仿佛又看到了昔日的滔滔黃河水一路歡歌,看到了古人們人拉肩扛、自強不息的勞作,看到了中華民族奮力向上、不屈不撓的堅強意志。

黃河大鐵牛,你就是中華民族不屈抗爭的歷史見證。

[1]

作者簡介

史光榮,1965年2月生,畢業於山西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工業管理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