駝
駝 |
駝的形狀像馬,它的頭像羊,長頸項,垂耳,腳有三節,背上有兩個突出的駝峰,有蒼、褐、黃、紫等各種顏色。它的性耐寒,所以夏至褪毛避暑。它的糞燒出的煙就像狼煙一樣直衝雲宵。古時用它的煙報警。它的力量能負重千斤,每天可行走二三百里,又能感知泉源水脈和風候。它很耐渴善於在沙漠中行走。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駝
界; 動物界
科; 偶蹄目駱駝科
分布區域; 沙漠
字詞信息; (駝)
tuó
(1) ㄊㄨㄛˊ
(2) 指"駱駝":~峰(駱駝背部高起的肉峰)。~毛。~鈴。雙峰~。
(3) 身體前曲,背脊突起像駝峰:~背。
(4) 鄭碼:XWRR,U:9A7C,GBK:CDD5
(5) 總筆畫數:8,部首:馬,部外筆畫:5,筆順編號:55144535
camel crookback humpback
詳細註解
駝;tuó
[名]
(1) (形聲。從馬,從它,它亦聲。"馬"指與馬相類的動物,"它"指"蛇行"。"馬"與"它"聯合起來表示"一隊馬類動物,行走的隊形像蛇行的樣子"。本義:駝隊。引申義:駱駝。)
(2) 同本義。也單用作"駝" [camel]。如:駝茸(駱駝細毛織成的紡織物。即駝絨);明駝;單峰駝;駝囊(用駱駝皮革做的袋子);駝蹄(駱駝的蹄子);駝褐(用駝毛制的衣服);駝裘(駝絨服);駝隊(駱駝隊)
(3) 成塊的東西。也作"坨" [lump]。如:駝橐(馱垛)
(4) [量詞]∶相當於"坨"、"塊"
你沒看見,退油丹都使了兩駝!--《大波》
詞性變化
駝;tuó
[形]
人身體背部向後成拱形的 [hunchbacked]。如:駝腰(腰彎背駝);駝鈎(彎鈎);駝曲(彎曲)
駝tuó
[動]
(1) 用牲口負物。也作"馱" [to carry burden on back]
其獸則麒驎角端,騊騟橐駝。--《漢書·司馬相如傳》。顏師古注:"橐駝者,言其可負橐囊而駝物。故以名雲。
他有一匹馬,背駝三將,入水如踏平地,日行千里流星馬,此乃是無敵之騎。--明·黃元吉《黃廷道夜走流星馬》
(2) 泛指背負。如:駝騎(馱運東西的牲畜);駝價(用駱駝運貨的價錢);駝載(馱載)
(3) [方]∶取物 [take]
凡取物,吳下曰擔,江陰曰挐,丹陽等處曰捉,寧波、浙東曰駝。--明·李翊《俗呼小錄》
常用詞組
駝背
tuóbèi
(1) [humpback;humchback]∶人的脊柱彎曲成弓形,多由病理或不良習慣等原因所致
來一駝背巫。--《聊齋志異·促織》
(2) [hump(of a camel);camelback]∶駱駝的背
駝峰
tuófēng
(1) [hump(of a camel)]∶駱駝背部隆起像山峰狀的部分,裡面儲藏大量脂肪,可供維持正常行動,因此駱駝可以較長時間不吃食料
(2) [hump]∶鐵路上調車用的土坡。車輛可以憑本身的重力自動溜到各股鐵道上
駱峰調車法
駝鹿
tuólù
[moose] 屬於鹿科的一種大型反芻動物,棲居加拿大和北部美國的森林地區,與歐洲駝鹿近緣,但較大,突起的肩部約高七英尺,體重常超過一千磅,形狀醜陋,四肢長,尾短,頭大,上唇厚而下垂,角呈寬掌形,有很多小尖
駝絨
tuóróng
(1) [camel's hair;fleece lining]∶從駱駝毛中選出來的絨毛,用來織衣料或毯子,也可以用來絮衣裳
(2) [camel hair cloth]∶見"駱駝絨"
駝色
tuósè
[camel;colour of camel's hair;light tan] 一種比咔嘰色稍紅而微淡、比肉桂色黃而稍淡和比核桃棕色黃而暗的淺黃棕色
駝員
tuóyuán
[cameleer] 駕馭駱駝的人員
駝子
tuózi
[humpback;hunchback] [口]∶駝背的人(侮辱性稱呼)
漢譯英
駝
camel crookback humpback
駱駝
一種哺乳動物
Camel,llama
英語解釋
駝
( 駝 )
Tu ó
Point the " camel".
Ex- song in body,the spine 突 rises to resemble the camel hump.
camel
crookback
humpback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徒何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何切,$音陀。《玉篇》駱駝也。一作馲駝。《前漢·西域傳》鄯善國多馲駝。《注》師古曰:脊上肉鞍,隆高若封上,俗呼封牛。或曰駝狀似馬,頭似羊,長項,垂耳,有蒼褐黃紫數色,性耐寒惡熱,夏至退毛至盡。人慾載,輒屈足受之。自燉煌往外國,流沙千餘里,無水,有伏流,駝遇其處,停不進,以足跑地,掘之,常得水。
又青海北,夏有䍠風,傷行旅,風將至,駝先引頸鳴,以鼻口匿沙中,人見之,則以氈擁蔽口面,避其患,其臥腹不帖地,屈足,糞煙直上如狼煙。亦名橐駝。《古諺》少所見,多所怪,見橐駝,以為馬腫背。
又《唐制》驛置有明駝使,非邊塞軍機,不得擅發。俗本改明作鳴,非。又通作它。《揚雄·長楊賦》驅橐它。
又背僂也。《柳宗元·郭橐駝種樹傳注》人背駝不能仰也。或作他。《莊子·德充符》衛有惡人哀駘它。《注》它與駝同,言背僂也。
又凡以畜負物曰駝。或作佗。《前漢·趙充國傳》以一馬自佗負。別作駞。《李白詩》吳姬十五細馬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