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行筆記兩題(陳瑤)
作品欣賞
驢行筆記兩題
別樣冬日走古道
初冬時節,天高氣爽。
這樣的時節最適宜戶外行走,南方柔和的色調觸動了我們行走的欲望,於是,和朋友們約起,徒步行走于山野村落,享受恬靜的閒暇時光。
最美的風景,似乎總在路上。悠悠古道,薄霧飄渺,吸引大家一起探尋先人的足跡。寺嶺古道,曾是舟山本島小沙鄉通往定海縣城的必經之路,據傳當年也是一條熱鬧而繁華的交通要道,密密的鵝卵碎石,鋪砌成綿遠悠長的羊腸小道,還有好幾座供旅人休憩的驛站。今天站在古道上,似乎還可以看到那些文書傳遞、販賣貨物、趕考求學的人穿梭往來的熱鬧景象。
時光荏苒,歲月蹉跎,寺嶺古道的那些過往故事,已然隱退於歷史的腳印中。隨着交通建設的發展和公路的開通,山嶺古道逐漸變得人跡罕至,除了偶有徒步人群,基本隱沒於雜草叢林之間了。但如今,越來越多的古道被驢友們重新喚醒,成為徒步驢行的必選之地,而寺嶺古道更是入門級驢友徒步的絕佳選擇。寺嶺古道地勢較為平坦,沿途有涼亭、茶園、竹林、石橋、古村、古寺、水庫、蘆叢、溪坑等原始的人文風光,令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
循着古人的步伐,一路走來,似在赴一場時光之約。我們經過叉河嶺隧道,在古驛道上的「止善亭」停留了片刻。據載,古驛道上原先建有七座驛亭和七座寺廟,現留存下來的只有這座石頭堆砌的「止善亭」了。亭子裡立有一塊石碑,上面鍥刻着光緒十九年(1893年)重修止善亭的碑記,但驛亭年久失修,日益破敗,直到2001年,當地馬岙鎮政府重修此亭。止善亭的兩側殘留有長約百米的石牆,高兩米許,巨石砌基,牆的外側挖有壕溝,據傳那是當年先民為抗擊倭寇時修築以作防禦之用的。
過止善亭,拐入寺嶺山道,沿着山路一直向前,有溪流淙淙蛇行于山道之間。放眼望去,散落着一些破敗的民舍,這便是曾經的寺嶺村。石頭壘砌的小村莊,靜靜地隱匿在大山深處,石屋石牆,藤蔓纏繞;古樟疊影,流溪環縈。只可惜了,如此世外桃源,卻已沒有了人煙,唯有探出殘垣斷壁的那一棵楓樹,染紅了枝葉,驚艷了流年。秋的色彩,給這個古樸的村落,平添了幾分醉人的韻味。
繼續前行!恍惚中,思緒戛然而止,就在前面,一座古老的石拱橋兀然橫亘於眼前,那就是寺嶺古拱橋了。它橫臥於寺嶺與誅倭嶺之間,青苔斑駁的石砌,古藤蔓延的橋身,卻交織出盎然韻致。此橋是舟山現存最古老的石拱橋,沒有採用任何人工粘合材料,古人精湛的建造工藝令人讚嘆。寺嶺古橋始建於清嘉慶年間,幾百年來,巍然屹立于山谷之間,歷經風雨,穿透歲月,仍守護着寺嶺古村樸實與淺淡的時光。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這樣的意境,恰好映襯了山野鄉間素淡的韻味。幾間老屋,幾畦菜地,幾口古井,幾縷炊煙,還有一條綿長的古道,從前世到今生,從開始到落幕,彌散在古橋日漸消瘦的記憶中。人在橋上走,如在畫中游。佇立在橋上,停留只是一瞬,回首卻是一生。
作者簡介
陳瑤,品詩文網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