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馬公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

馬公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

圖片來自隨意窩網站名稱


馬公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是位於台灣澎湖縣馬公市的一處衙署建築,當前登錄為澎湖縣歷史建築[1]

目录

歷史沿革

日治初期的為第二代建築(左側圓塔建築),後因建築物的木構體不敵蟻害及氣候潮濕,使建物嚴重而改建。 昭和六年(1931)4月24日,澎湖廳長大竹勇發表「式辭」、馬公街長三浦光次發表「祝詞」後共同主持警察官吏派出所第三代廳舍的落成典禮,昭和12年(1937年)管轄馬公市南區部分的「馬公南警察官吏派出所」(今啟明派出所)與水上派出所使用同棟廳舍廳舍辦公。[2]

日治時期

明治28年(1895年),日軍攻佔澎湖後,臺灣總督府於澎湖馬公設置水上警察署[3],並負責水上警務取締;翌年警察署下設有水上警察分署於媽宮城南町,並在明治31年(1898年)正式為「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大正15年(1926年)6月,澎湖廳自高雄州分離,警務課則在澎湖地區設馬公望安二支廳,支廳長為警部,下設監視區,區長則由巡查部長擔任,並由23個警察官吏派出所分別管理,因此水上警察署前後曾隸屬於澎湖廳、澎湖郡或馬公支廳管轄,但基本上其制度未有太大的變動。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所執掌的工作範圍,除了包含警備、警邏及船舶臨檢之外,該所還擁有一艘小蒸汽發動的汽船,能夠在馬公港區進行巡邏及海上臨檢的工作。管轄區域則為馬公港區域及澎湖列島一周,另外有小案山、虎井嶼桶盤嶼等地區。[4]

戰後至今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3月馬公警察所改為分局,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改為港口分駐所,其中在民國40年代(1950年代)則另作為警務宿舍使用,民國56年(1967)港口分駐所裁撤,員警併入啟明派出所編制,1970年代之後,該處週遭成為南甲漁民出海捕魚的交易場所,同時也是漁民眷屬等待漁船返航或休憩的空間,建築物後則長期閒置致使遭受損。[5]

2005年,澎湖縣政府警察局相關單位著手修建建築修復工程,並在同年11月完竣,後在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指導補助經費後,則作為澎湖警察文物館開放參觀,2018年,警察文物館將警察官吏派出所廳舍歸還予澎湖縣政府文化局使用,並移往五德人力訓練中心展示[6],2019年,警察官吏派出所廳舍則作為「澎湖水下考古工作站」之清朝澎湖水師館,再度開放民眾參觀。[7][8]

建築結構

當前尚存的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廳舍為昭和5年(1930年)完工的第三代建築,外觀為簡化的現代主義建築,建築物格局平面採L型配置,中央棟為二層樓高,能夠觀望港口情況的觀測空間。兩翼部分則為一層之磚造建築。中央主入口處採切角處理,且利用洗石子的裝修線條,營造出石造立面的粗獷之感。並於正立面設計西方古典語彙的泥塑裝飾。與二樓長方形開窗形成協調的整體立面外觀,另外西側區域則設有二戰建造之防空洞。[9]

相關係目

  • 「馬公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調查研究計畫 ·張玉璜。
  • 媽宮(1604-1945):一個臺灣傳統城鎮空間現代化變遷之研究 ·張玉璜。
  • Page 147 - 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 - 澎湖縣政府

參考文獻

  1. 馬公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 ,2007-11-27
  2. 馬公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 - 台灣大百科全書
  3. 1896〈第十一號澎湖警察署南門巡查派出所設置〉,86:52。
  4. 1919《大正七年澎湖廳行政事務及管內概況報告書》,澎湖:澎湖廳。
  5. 警察文物館簡介-澎湖縣政府警察局
  6. 澎湖警察文物館變水師館 水下沉船博物館有譜
  7. 文化與科技結合 馬公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變身「清朝澎湖水師館
  8. 澎湖水師的故事展 再現數百年前海防戰事
  9. Page 147 - 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 - 澎湖縣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