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香蕉(中藥材)

香蕉
圖片來自騰訊網

香蕉,中藥名。為芭蕉科芭蕉屬植物香蕉Musa nana Lour.和大蕉Musa sapientum L.[M.paradisiaca L.var.sapientum(L.)O.Kuntze]的果實。具有清熱,潤肺,滑腸,解毒的功效。主治熱病煩渴,肺燥咳嗽,便秘,痔瘡。[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香蕉
漢語拼音:Xiānɡ Jiāo
別名:蕉子、蕉果
性味:味甘,性寒
功能:清熱;潤肺;滑腸;解毒
主治:熱病煩渴;肺燥咳嗽;便秘;痔瘡

目錄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香蕉

拼音名:Xiānɡ Jiāo

英文名:Banana

別名:蕉子、蕉果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Musa sapientum L.[Mlparadisiaca L.var.sapientum(L.)O.Kuntze]2.Musa nana Lour

出處

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來源

藥材基源:為芭蕉科植物大蕉和香蕉的果實。

採收和儲藏

果實將成熟時採收,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

  • 1.大蕉,多年生叢生草本,高3-7m。具匍匐莖,假莖厚而粗重,多少被白粉。葉柄甚伸長,長在30cm以上,多白粉,葉翼閉合;葉直立或上舉,長圓形,長1.5-3m,寬40-60cm,葉面深綠,葉背淡綠,被明顯的白粉,基部近心形或耳形,近對稱,先端銳尖或尖。穗狀花序下垂,花序軸無毛,苞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5-30cm以上,脫落,外面呈紫紅色,內面深紅色,每苞片有花二列,雄花脫落;花被片黃白色,合生花被片長4-6.5cm,離生花被片長約為合生花被片長之半,為透明蠟質,具光澤,長圓形或近圓形,先端具小突尖、錐尖或捲曲成囊。果序由7-8段至數十段的果束組成。果長圓形,按長寬比例較短粗,果身直或微彎曲,長10-20cm,稜角明顯,果柄通常伸長,果肉細膩,緊實,未成熟前味澀,成熟時味甜或略帶酸味,但缺香氣或微具香氣,無種子或具少數種子。花、果期全年。
  • 2.香蕉, 多年生草本,具匍匐莖。植株叢生,一般高不及2m,高型的達4-5m。假莖均濃綠而帶黑斑,被白粉,尤以上部為多。葉柄短粗,通常長在30cm以下,葉翼明顯,張開,邊緣褐紅色或鮮紅色。葉片長圓形,長(1.5-)2-2.2m,寬60-70cm,先端鈍圓,基部近圓形,兩側對稱,葉面深綠色,無白粉,葉背淺綠色,被白粉。德狀花序下垂,花序軸密被褐色絨毛,苞片外面暗紫色,雄花苞片不脫落,每苞片內有花2列;花乳白色或略帶淺紫色,離生花被片近圓形,全線,先端有錐狀急尖,合生花被片的中間二側生小裂片,長約為中央裂片的1/2。最大的果叢有果360個之多,重可達32kg;一般的果叢有果8-10段,有果150-200個;果長圓形,長15-25cm,果棱明顯,有4-5棱,先端漸狹,果柄短,果皮青綠色,果肉甜滑,無種子,香味特濃。花、果期全年。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多為栽培。

資源分布

  • 1.我國福建、台灣、廣東、廣西及雲南等地均有培培。原產印度、馬來西亞等地。

化學成份

大蕉果實含已糖(hexose),糖醛酸(uronic acid),乙酸異戊酯(isoamyl acetate),多馬胺(dopamine),腎上腺素(epinephrine),去甲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5-羥色胺(serotonin),蛋白質(protein),枸椽酸(citeric acid),14α-甲基-9β,19-環-5α-麥角-24(28)-烯-3β-醇[14α-methyl-9β,19-cyclo-5α-ergost-24(28)-en-3β-ol],31-去甲環鴉片甾烯酮(31-norcyclolaudenone),磷酸烯醇丙酮羥化酶(PEPC)。種子含黃烷-3,4-二醇類成分:左旋-(2S,3S,4R)-2,3-順式-3,4-反式-4,7-羥基黃烷-3,4-二醇[(-)-(2S,3S,4R)-2,3-cis-3,4-trans-4,7-dihydroxyflavan-3,4-diol],左旋-(2S,3R,4R)-2,3-反式-3,4-順式-4,7-二羥基黃烷-3,4-二醇[(-)-(2S,3R,4R)-2,3-trans-3,4-cis-4,7-dihydroxyflavan-3,4-diol],左旋-(2S,3R,4R)-2,3-反式-3,4-順式-4-羥基黃烷-3,4-二醇[(-)-(2S,3R,4R)-2,3-TRANS-3,4-cis-4-hydroxyflavan-3,4-diol]左旋-(2S,3S,4R)-2,3-順式-3,4-反式-4,5,7-三羥基黃烷-3,4-二醇[(-)-(2S,3S,4R)-2,3-cis-3,4-trans-4,5,7-trihydroxyflavan-3,4-diol]。果皮含31-去甲環鴉片甾烯酮,β-谷甾醇(β-sitosterol),棕櫚酸環木菠蘿烯醇酯(cycloartenyl palmitate) .香蕉果實含5-羥色胺(serotonin)。

藥理作用

果肉中含去甲腎上腺素、5-羥色胺及二羥基苯乙胺甚多,日本所產者,含5-羥色胺在10-15μg/g。據測定,烏干達所產之香蕉(Musa paradisiaca) 中去甲腎上腺素含量為2μg/g,5-羥色胺為16.2μg/g。每日食入5-羥色胺10mg對胃腸功能並無障礙,但如食入過多,可能導致胃腸功能障礙。在測定尿中吲哚或兒茶酚胺時,不應吃香蕉。未成熟的香蕉肉對豚鼠的保泰松誘發性胃潰瘍,有預防(同時服用)或治療(服保泰松後15天再服香蕉肉)作用;對強制性不動所誘發的大鼠胃潰瘍也有保護作用,但對強的松誘發者則無效。這種保護作用可能是由於其中所含的5-羥色胺使胃酸降低,以及香蕉肉緩和刺激的原故,它無抗膽鹼作用,也無中樞抑制作用。芭蕉樹葉及莖幹的液汁(含5-羥色胺,但不含Dopa或去甲腎上腺素)能收縮離體豚鼠迴腸及大鼠十二指腸,並升高犬及大鼠的血壓,這些作用可被阿托品及妥拉唑啉(PhentoLamine)所拮抗。干葉、莖之甲醇提取物有抑菌作用;成熟香蕉之果肉甲醇提取物的水溶性部分有抑制真菌、細菌的作用。抗真菌物質可能是Musarin(C35H60O14N2)。

性味

味甘;性寒

歸經

肺;脾經

功能主治

清熱;潤肺;滑腸;解毒。主治熱病煩渴;肺燥咳嗽;便秘;痔瘡。

用法用量

內服:生食或燉熟,1-4枚。

附方

治痔及便後血:香蕉二個,不去皮,燉熟,連皮食之。(《嶺南採藥錄》)

各家論述

  • 1.《日用本草》:生食破血,合金瘡,解酒毒;干者解肌熱煩渴。
  • 2.《綱目》:除小兒客熱。
  • 3.《本草求原》:止渴潤肺解酒,清脾滑腸;脾火盛者食之,反能止瀉止痢。[2]

摘錄

中華本草

藥理作用

  • 1、抗潰瘍作用:大鼠灌胃6g/kg香蕉粉對應激性和消炎痛胃潰瘍模型有良好的保護作用,其潰瘍抑制率分別為50%,38%。對乙酸法慢性胃潰瘍模型有明顯促進癒合作用,其潰瘍抑制率為72%。
  • 2、抗氧化和降膽固醇作用:新鮮香蕉在體內可明顯降低人血漿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中過氧化脂質水平。
  • 3、其他作用:從未成熟的香蕉中分離的食物纖維素作為天然清潔劑殘渣能改變餵飼游離膽固醇及膽固醇飲食大鼠的主動脈中的甘油氨基葡萄糖濃度,同時降低了主動脈中β-葡萄糖醛酸酶(9.5%)及氨基己糖酶(19.7%)的活性。

相關論述

  • 1、《日用本草》:「生食破血,合金瘡,解酒毒;干者解肌熱煩渴。」
  • 2、《綱目》:「除小兒客熱,壓丹石毒。」
  • 3、《本草求原》:「止渴潤肺解酒,清脾滑腸;脾火盛者食之,反能止瀉止痢。」
  • 4、《現代實用中藥》:「治便秘,高血壓病,血管硬化等。」
  • 5、《福建藥物志》:「治大便秘結,痢疾,扁桃體炎。」

臨床應用

藥膳食療

香蕉薯泥
  • 功效:香蕉和馬鈴薯富含葉酸。懷孕前期多攝取葉酸食物。對於胎兒血管神經的發育有幫助。
  • 原材料:香蕉1根。馬鈴薯1個,草莓10個,蜂蜜適量。
  • 做法:香蕉去皮,用湯匙搗碎。馬鈴薯洗淨、去皮,移入電飯鍋中蒸至熟軟,取岀壓成泥狀,放涼備用。將香蕉泥與馬鈴薯泥混合,擺上草莓淋上蜂蜜即可。
  • 用法:隨意服用。

相關配伍

  • 1、治咳嗽日久:香蕉1-2隻。冰糖燉服,每日1-2次,連服數日。(《食物中藥與便方》)
  • 2、治痔及便後血:香蕉2個。不去皮,燉熟,連皮食之。(《嶺南採藥錄》)
  • 3、治高血壓病血管硬化,大便秘結,手指麻木:每日吃香蕉3-5隻。《現代實用中藥》)
  • 4、治扁桃體炎,痢疾:未成熟香蕉果2個。切片,加冰糖適量,水燉服。《福建藥物志》)[3]

參考資料

  1. 香蕉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香蕉中醫中藥網
  3. 香蕉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