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香菇肉酱


东北人就要每天吃酱啊!离不开这一口,今天做的香菇酱,可以拌饭拌面,炒藕片,当肉夹馍馅料,可以说是很万能了!

拌面酱的用料

  1. 香菇9朵
  2. 肉馅500克
  3. 豆瓣酱适量
  4. 胡萝卜1根
  5. 洋葱1个
  6. 冬笋1个
  7. 青椒(可以不放)1个
  8. 拌面酱的做法
  9. 所有配料切碎备用
  10. 热锅倒油,全程大火,加入肉末翻炒
  11. 放入洋葱碎,继续翻炒
  12. 加入胡萝卜继续翻炒
  13. 再放入冬笋丁翻炒断生
  14. 加入香菇继续翻炒,全程大火
  15. 放五汤匙豆瓣酱,一汤匙老抽,三汤匙生抽,两汤匙蚝油,五块冰糖
  16. 加一碗开水,小火焖煮十五分钟
  17. 黏稠度自己控制,最后倒入青椒碎
  18. 翻炒均匀,出锅!

香菇简介:

香菇属担子菌纲(Basidai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口蘑科(Tricholomatacete)、香菇属(Lentinus),学名Lentinus edodes,起源于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菇,也是我国久负盛名的珍贵食用菌。我国最早栽培香菇,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香菇也是我国著名的药用菌。历代医药学家对香菇的药性及功用均有著述。 香菇肉质肥厚细嫩,味道鲜美,香气独特,营养丰富,是一种食药同源的食物,具有很高的营养、药用和保健价值。

生活史

香菇的孢子萌发成菌丝,菌丝生长发育分化形成子实体。子实体再结成无数的孢子,这就是香菇的生活史。在自然条件下,要完成这个生活史约需8-12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但采用木屑人工栽培,它的生活史缩短了3-4个月,大大地缩短了香菇生产的周期。香菇的世代有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孢子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下萌发成单细胞多核菌丝,后来产生隔膜,形成多细胞单核,由于香菇属异宗结合,有性的区别,所以单个孢子萌发成的单核菌丝是不孕的,不能分化形成香菇子实体。第二阶段:当单核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两个不同的“性”的单核菌丝,在靠近部分产生突起,突起部分伸长后相互接触,使两个不同性的细胞彼此沟通,原生质融合在一起,其中一个细胞核转移至另一个细胞内,完成了原生质的配合,变成多细胞的双核菌丝,随后进行锁状联合,这种菌丝亦称为多细胞的双核菌丝,它比第一次菌丝粗壮,长势快,生活力强。第三阶段:当锁状联合后的双核菌丝生长发育到一定生理阶段,在适当的条件下形成十分密集的菌丝组织,形成子实体的原基,进一步发育成菇蕾,最后发育成子实体。

生活条件

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主要有水分、养料、温度、空气、光线和酸碱度。

养分

香菇属腐生性真菌,只能从现成的营养基质中吸收碳源、氮源、矿物质等进行生长发育。它需要的碳源有单糖和多糖,这些养分主要来自木屑中的纤维、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分解。 人工木屑栽培香菇时,在培养料中添加蔗糖、麦麸、玉米粉、米糠等。增加一些易被香菇菌丝吸收的碳源、氮源及其它物质。 香菇菌丝所需要的有机态氮源主要来自添加料中的麦麸、玉米粉、尿素等。各种铵盐是香菇生长发育良好的无机态氮源。但硝态氮和亚硝态氮不能被香菇菌丝利用,高浓度的氮不利香菇原基的形成。微量的碳、镁、钾、磷、锰、铁、锌、钼、钴等矿质元素可促进香菇菌丝的生长。维生素B1对香菇菌丝碳水化合物代谢起着重要作用。木屑栽培香菇后期常因缺维生素B1而引起菌丝自溶。适合香菇子实体生长的维生素B1的浓度大约为5×10-6。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单宁酸可刺激菌丝的生长。腺嘌呤或嘧啶对菌丝生长有利。吲哚乙酸、赤霉素等生长调节剂对香菇菌丝生长也有一定的作用。锯木屑培养料内加入米糠、麦麸、糖、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不仅可满足菌丝生长的需要,也可使后期子实体连续发生,获取高产。

温度

  • 香菇是变温结实性真菌,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尤其是子实体形成过程中,温度效应非常大。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导致不良的影响,甚至死亡。不同的香菇品种,不论是孢子萌发、菌丝生长或子实体形成对温度的敏感程度各不相同,常用的H-03、E-02,其菌丝在15-20℃的温度范围内能够缓慢生长,而Cr-02、GL-47等菌株在温度低于18℃条件下就不能正常生长,且常常发生菌丝倒伏、发黄,不过当温度升到18℃以上时菌丝又恢复生长,发黄的菌落又逐渐变白,当温度上升到28-29℃时,这两个品种的菌丝生长速度又减慢。香菇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的分化发育,对温度均有明显不同的要求。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2-26℃,最适温度为23-27℃以上菌丝生长快,但易衰老。45℃,60min会死亡,香菇菌丝对低温的忍耐力较强。在5℃中经二个月,-10℃中经10天,在-15℃中经5天一般不丧失生命力。在变温条件下,双核菌丝易分化为原基。子实体发育温度范围为5-25℃,适温为12-17℃,以15℃左右为最好,但随着菌株品系的不同,其最适温度也略有差异,低温型品系的香菇原基分化和子实体形成需要较低的温度。而高温型品系的香菇原基的分化和子实体形成最适温度为20-22℃。
  • 香菇子实体的形状、颜色、质量和生长速度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20-23℃的高温下香菇生长迅速、朵大、肉薄、柄细长、菌盖易开伞,同时肉质比较粗糙,颜色略白,质量较差,在低温环境中香菇生长缓慢、朵小、肉薄、柄短、且色泽较深,质地致密,而且低温干燥的环境下,易形成花菇,质量亦好。

水分

香菇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水分和湿度的要求是不同的。培养基内水分过多时,菌丝生长往往因缺氧而停止生长或生长十分缓慢;缺水时香菇菌丝分泌的各种酶就不能自由扩散接触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本质素进行分解活动。因此,供菌丝生长的培养料含水量要掌握适当。一般以55-65%为最适,低于50%或高于65%丝生长不良,段木含水量50%有利菌丝生长,出菇时培养料的含水量应增加到60-65%,含水量低于30%,出菇不好或不能出菇。空气的相对湿度以85%-95%为最好。一定的干湿差对促进香菇原基的分化有利。香菇子实体生长过程中对湿度的要求与气温有密切的联系,低温低湿时,子实体发育慢、朵大、肉厚、不易开伞。高温高湿时则完全相反,故在实际栽培中要根据环境中温度和湿度情况,灵活掌握水分和通风技术,合理调节温度和湿度的关系。

光线

香菇为喜光性菌类。漫射光线是香菇子实体不可缺少的因素。香菇子实体分化的最小光强为100-150lx,最适光强度为300lx左右。无光线子实体色淡、肉薄、柄长、质量低劣。过强的直射光线,对子实体的发育十分有害。香菇原基的形成,取有效的光波波长在370-420nm之间。在黑暗或者150lx左右以下的光照情况下,菌盖和菌褶发育受阻,常常出现1个担小梗或2个担小梗的孢子。担孢子产生的数量明显减少,而且子实体易产生畸变。香菇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强光会抑制菌丝的生长,所以破袋前的菌丝应尽量避免强光照射。

氧气

香菇属好气性真菌。在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过程中,空气不流通、不新鲜、氧气不足、其呼吸过程受阻,菌丝体的生长和子实体发育也会受阻抑。因此,栽培香菇的菇棚和菇房要通风良好。木屑栽培中,氧气不足,菌丝生长慢。当菌丝长至比接种孔大两倍时,应取去外套袋,以利菌棒内通气,增强菌丝生命力。子实体分化阶段,对氧气需要量略低,且氧气的需要量急剧增加。这时只要有0.1%以上的CO2,对子实体就有毒害作用,应适当加强通风换气。

酸碱度

香菇菌丝在pH3-7内均能生长,但最适pH值为4-6。当基质pH大于7时,菌丝生长受阻,大于8时,则不能生长。但在配制培养料时,可适当高些,一般可控制在6-6.5之间,培养料经袋装、灭菌后,pH值可降至5-5.6。在香菇栽培实践中,为了防止培养基内pH值过大的变化,通常在配料时加入适量的缓冲剂,如石膏、碳酸钙等,香菇子实体发生的最适pH值为3.5-4.5。上述六个方面的生活条件对香菇的生长发育是相辅相成的,但主导因素是温度、湿度和光照。温度是先高后低,湿度是先干后湿,光线是先暗后亮。

分布概况

我国的香菇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人工栽培几乎遍及全国。世界上的香菇主要分布在太平洋西侧的一个弧形地带。北至日本北海道,南至巴布亚新几内亚,西到尼泊尔的道拉吉里山麓。此外,非洲北部地中海沿岸也有香菇变种,新西兰分布着类似的香菇,南美的塔哥尼亚也有栽培。

栽培模式

  • 我国栽培香菇约有800年历史,是世界上栽培香菇最早的国家。我国最早文字记载的则是公元1313年王桢的《农书》:“今山中种蕈亦如此法。但取向阳地,择其所宜木(枫、椿、栲等树)伐倒,用斧碎,以土覆之,经年树朽,以蕈吹锉,匀播坎内,以蒿叶及土覆之。时用泔浇灌,越数时以锤击树,谓之惊蕈。雨露之余,天气逐暖,则蕈生矣。末讫遗种在内,未岁仍复发。”这就是最早香菇砍树栽培的简述。所谓“用泔浇灌”、“以锤击树”,即是以前菇农的“浸水打木”。
  • 上海基于二次培养的菌砖栽培模式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于2010年开始进行适合工厂化生产的香菇品种选育及生产工艺研究。香菇工厂化生产难以实现的主要原因为需要转色和温差刺激处理,出菇潮次多而不集中。经过3年多的探索,该院终于选育出适合工厂化生产的香菇品种,并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并验证成功新型的“基于二次培养的香菇工厂化生产工艺”。这种模式以应用专用香菇品种为前提,采用“瓶中发菌、压块、出菇”的工艺,充分利用国内十分成熟的木腐菌工厂化生产基础进行栽培。这种新模式相较于日韩现有香菇工厂化生产模式需要专用设备和材料,更适宜我国现有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其优点是生产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极大降低了使用透气袋栽培引发的污染机率,以及对人工经验的依赖程度,更易于实现全程机械化操作及大规模生产。
  • 这一生产方式为关键的问题是品种。品种必须具备以下特性:生育期短、产量高。由于工厂化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要求品种必须在规定的130天内实现80%-90%的生物转化率,以降低厂房使用和管理成本。对环境变化敏感。在达到生理成熟后,能对温、湿的“小微刺激“做出反应而出菇。品质好。在菇形、质地、大小、外观、口味等各方面表现突出,可以支撑优质优价。该工厂化生产模式能够实现2.7千克的菌块(含水量60%),110天以内两潮菇、产量600克左右,生物学效率达54%,其中A级菇占40%以上。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1972年试验压块菌砖栽培香菇成功。当初采用玻璃瓶培养木屑菌丝,然后采用手工压块或者简单机械压块方式制作成菌砖,进行室内出菇;并在上海市郊马陆公社建有香菇大楼。但由于玻璃瓶挖瓶时破损率较高,劳动强度较大,工效低,得率和产出量较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塑料制品的普及,1976年福建古田大甲彭兆旺等人创造出塑料袋栽培模式,1978年菌砖栽培模式被淘汰。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开发的新型香菇菌砖栽培模式,优点在于可以充分利用现阶段工厂化塑料瓶制作、高压灭菌、冷却、自动接种等成熟的技术进行规模化栽培,特别是净化系统的普及(在接种、压块过程采用),有效解决了传统接种工艺污染率高的问题。加上已开发成功的上下筐机械手,固体、液体接种机,挖瓶机等设备,使香菇菌丝块制作变得轻而易举,香菇菌砖工厂化规模栽培指日可待。
  • 大型食用菌企业采用现有的设备、塑料瓶、培养筐与技术,进行香菇菌丝的瓶式培养,可以实现高度、高速机械化生产,比塑料袋菌棒制作成本更低廉。现阶段大规模食用菌生产企业的品种都过于单一,每年3-7月市场价格十分低迷,市场菇价甚至低于成本价。安排在2-5月减少杏鲍菇或者金针菇生产量,穿插安排香菇菌砖的制作,6月开始逐渐进入转色期管理,7月进入出菇管理与采收。7月份正是一年中香菇菇价高的时候,此举可有效解决企业季节性减产、员工流失等问题,使员工队伍相对稳定,企业增收。
  • 这种穿插安排需要另外添置建筑菌砖转色库、菌砖恢复库、出菇库,栽培包在出菇库间机械转移的方式,可以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率。山东七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创的吊式栽培模式也可以在菌砖栽培上得到模仿应用。

营养价值

  • 香菇是我国著名的食用菌,被人们誉为“菇中皇后”,在民间素有“山珍”之称,深受人们的喜爱,是不可多得的理想的保健食。
  • 香菇干品脂肪含量在3%左右,脂肪的碘价为139,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其中亚油酸、油酸含量高达90%以上。由于香菇富含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它不仅能降低血脂,又助于降低血清、胆固醇和抑制动脉血栓的形成。
  • 香菇干品中矿物质含量较多,其中钙为124㎎,磷415㎎,铁26㎎,可作为补钙、补铁、补磷的良好来源。此外,香菇还含有锰、锌、铜、镁、硒等微量元素,可维持肌体正常代谢从而延长人类寿命,并对某些矿物质缺乏地区儿童的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香菇干品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达54%左右,不同地区和品系之间含量稍有差异。它所含的碳水化合物以半纤维素为最多,此外还有多糖、海藻糖、葡萄糖、糖原、戊聚糖和甘露醇等,。香菇干品中维生素含量较多,其中维生素B10.07㎎,维生素B21.13㎎,尼克酸18.9㎎,维生素C含量较少。据研究,香菇还含有麦角甾醇和菌甾醇,前者在阳光下可转变为维生素D,所以香菇是抗佝偻病的重要食物之一。

[1]

目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