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館陶黑陶

館陶黑陶產於邯鄲東部的館陶縣。黑陶是4500年前中國新石器時期龍山文化的典型代表,屬於斷代文明。館陶是龍山文化的重要部分,經過近年來的發展,館陶黑陶以自己的獨特工藝,在國內外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

目錄

基本內容

中文名:館陶黑陶

產地:邯鄲東部的館陶縣

簡要介紹

黑陶是4500年前中國新石器時期龍山文化的典型代表,古老的漢族制陶技藝。館陶是龍山文化的重要部分,經過發展,館陶黑陶以自己的獨特工藝,在國內外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

黑陶產地

館陶黑陶產於邯鄲東部的 館陶縣。據史書記載:館陶因此得名。館陶處在黃河中下游,為黃河沖積平原,大量優質的粘土是制陶的天然原材料,為制陶業的興盛奠了基礎。在境內出土的許多墳墓中,發現了大量的西漢唐代宋代元代及明、清時期的黑陶、灰陶和紅陶;在衛河岸邊的毛圈、劉圈一帶,挖掘發現了皇城磚窯72座。經考證多為明代磚窯遺址,除生產彩磚外,也生產部分陶器,證實了館陶製陶業的歷史。現館陶黑陶,採用當地特有的制陶原料,製作工藝考究。製作過程中選料嚴、澄料細,制坯實、造型雅、雕刻精、燒制方法科學,並把制陶技術、雕刻藝術、繪畫藝術融為一體。開發出仿古黑陶、日用黑陶、現代黑陶瓷3個系列200多個品種。其黑陶製品「黑如漆、亮如鏡、薄如紙、硬如瓷」,古樸典雅,渾厚莊重。產品除供應國內市場外,還銷往20多個國家和地區。

館陶位於「齊魯燕趙」交界之地,是古代名邑,為陶山文化一部分。古代館陶之名,始於陶山黑陶;現代館陶出名,亦賴於黑陶。黑陶距今也已經有四千多年的歷史,是陶器中的極品,被譽為「土與火文明的詮釋,力與美的結晶」。現代黑陶藝術經過館陶人的繼承和創新,集陶藝、漆藝、鑲藝於一身,形成鏤空、浮雕、線刻、影雕、彩繪、漆畫、鑲嵌幾大系列,達1000多個品種。上等的館陶黑陶具有「黑如漆、明如鏡、薄如紙、硬如瓷」的特點,產品遠銷東南亞、歐、美等地,如今館陶縣被確定為「中國黑陶藝術之鄉」、「中國黑陶、彩陶研究基地」等。

黑陶歷史

我國的造型藝術始於陶, 史書記載: 「 神農作瓦曰陶 」 。宋應星在其所著的《天工開物 · 陶埏》對陶器工藝有這樣一段概括: 「 水火既濟而土合 」 。

公元前 2600年 —— 公元前 2000年,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隨着距今7000年以上的仰韶半坡彩陶藝術的衰落,中國文化歷史上孕育出了 「 黑陶文化 」 。

相傳,古時候館陶縣有座大山叫陶山,陶山一帶以盛產黑陶而聞名,據說館陶的名字就源於陶山黑陶,古人所謂 「 陶山者,山如陶,陶如山也 」 即為明證。沿館陶衛河兩岸的毛圈、劉圈一帶有皇窯 72座,主要燒制皇城磚和黑陶。據有關專家考證,北京 紫禁城所用磚即產於此地,這一點從窯址殘存的殘跡和發掘出的古陶製品也大可證實。1928年春,濟南龍山鎮城子崖一處崖坡坍塌,使一處距今四千多年以磨光黑陶為主要特徵的文化遺存得以重見天日,也確鑿證實了龍山文化即黑陶文化的存在。

館陶黑陶文化博大精深,它上襲仰韶,下啟殷商、左挽彩陶、右攜青銅,是原始社會後期龍山文化的代表,是古代漢族縣民們勤勞和智慧的傑作。即使最粗礪的陶,也會讓我們聯想到承載人類生活的土、照耀人類精神的火,以及滋養人類生命的水。它不僅蘊籍着深厚的農耕文明,而且也閃缸牌鈾氐氖 黑陶,也許是它的工藝偏於繁瑣複雜,或是傳播區域太小,致使這種技術失傳。

黑陶文化

黑陶文化的發現,標誌着中國漢族制陶工藝達到空前發展,也向後人展示了制陶由實用性轉向審美要求的歷史過程。

歷史上 ,較彩陶燒制技術更先進的黑陶出現在彩陶之後,黑陶製作工藝的繁複先進,讓世人驚嘆來自古老的文明。當時,館陶的先人已掌握了先進的封窯技術,讓瀰漫在窯中的濃煙通過科學的滲碳原理,將煙中的碳粒滲入坯體而呈黑色,黑陶製作工藝讓世人體會到了通過 「 薰陶 」 成品、成性的過程。

黃河的恩賜,大量優質粘土的沉積,為館陶製陶業的興盛奠定了基礎。勤勞、聰慧的館陶人經過不懈的研究和發掘,黑陶的製作工藝終於被詮釋破譯。館陶黑陶叩之有鳴玉之聲,富墨玉之美,泛青銅之光,做工細膩考究,形意豐富統一,古樸典雅,奇麗華貴,高則三米之巨,富貴豪華;微則火柴盒可容,精緻考究,頗宜室內裝點,更具欣賞、收藏價值,深受各界人士喜愛。「 那長發少女的頭像,似乎我在巴黎一位詩人書房牆壁上看到過。那變形的大力士又把我引到東柏林古老的博物館之島,各種小鳥聯飛的透雕檯燈株,似乎在西柏林一家賓館裡伴過我思鄉之夢。而那似乎走了很遠很遠的路坐下來閉目沉思的女佛,在曼谷木雕商店裡誘惑過我。 」 在外地的館陶籍著名詩人雁翼初識家鄉黑陶時驚喜不已,欣然作《黑陶初記》以作紀念。

黑陶製作工藝在我國代代相傳,從古至今從未間斷。從生活用品的盆盆罐罐,到裝飾等工藝品,都取得了很大的發展,黑陶技藝漸臻完善。被譽為 「 土與火的藝術,力與美的結晶 」 的館陶黑陶的再現,標誌着中國制陶工藝達到歷史顛峰的同時,也向後人展示了制陶由實用性轉向審美要求的歷史過程,黑陶文化跨越時空的對接,續接了館陶人的一個夢想。

黑陶特色

館陶黑陶成北京奧運「國禮」 由河北省工藝美術大師李思月專門為北京奧運會精心設計創作的黑陶藝術品「國娃」,從上千件藝術品中脫穎而出,將作為「國禮」和我國黑陶藝術的代表作品,贈送給前來參賽的各國體育代表團團長。

據「國娃」設計創作人李思月介紹,「國娃」陶藝品製作精細,美觀典雅,從設計到完工歷經8個多月,造型是具有中國民間特色和現代藝術相結合的童娃,形態各異,栩栩如生,一共300件,作為為數不多的「國禮」之一,是不可複製的珍品,具有很高的藝術收藏價值。[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