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關市曲江區第一小學
韶關市曲江區第一小學歷史悠久,前身是三溪書院(又稱三聖堂),開辦於民國元年(1912年),改制後稱馬壩國民小學。民國29年,時任校長張志明報縣立案。1950年改為馬壩中心小學,1953年校址由三溪書院遷至現址,先後稱馬壩鎮小學,馬壩鎮第一小學,1995年8月更名為曲江縣第一小學,為副科級單位。2002年8月收編「曲江縣教工幼兒園」。學校是韶關市一級學校、韶關市行為規範示範校、 韶關市乒乓球傳統項目學校。
目錄
校園建設
學校布局合理,環境優美,學校現有教學班44個,學生2233人,教職工120人。學校有教學樓三幢,設備和功能齊全,有多媒體電教室、音樂舞蹈室等20多個專用場室;籃球場2個,排球場、羽毛球場各一個,為打造「書香校園」,每班課室面前還開設了「閱讀展示欄」,供學生定期展示閱讀成果。
教育成效
為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學校以「第二課堂活動」為主陣地,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2008年,學校乒乓球隊在曲江區小學生乒乓球比賽中榮獲男女團體第一名,學校排練的集體舞《陽光校園》榮獲曲江區中小學生集體舞比賽一等獎、韶關市第十三屆「英東杯」中小學生比賽一等獎,學校舞蹈隊編排的《我愛皮影戲》榮獲韶關市第十三屆「英東杯」中小學生文藝匯演二等獎,並被選送參加韶關市「紀念張九齡誕辰1330周年」古詩詞誦讀活動的演出,以及參加曲江區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的文藝匯演。學生參加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各類競賽碩果纍纍,有三位學生在《中國少年報》發表文章,兩人在廣東省征文比賽中獲一等獎,有五十多人次獲得市級以上榮譽。
師資建設
學校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工作目標,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想方設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積極開展課題研究,切合本校實際開展校本教研活動研究,一支師德好、素質高、勤學習、善鑽研的教師隊伍在迅速成長。2008年,在「聚焦課堂,提高中小學生思想道德品質」課例評選活動中,馮穗元老師的課例《小白船》榮獲省、市、區的一等獎;賴麗琴老師在韶關市小學語文青年教師課堂教學比賽中,榮獲一等獎,並代表韶關市參加廣東省小學語文青年教師課堂教學比賽,榮獲二等獎;李小華老師執教的課例《貓和老鼠》,榮獲韶關市錄象課評比一等獎。
生態教育
生態教育是以生態學為依據,傳播生態知識和生態文化、提高人們的生態意識及生態素養、塑造生態文明的教育。它體現於學校教育、社會教育[1]和家庭教育[2]各個方面。生態教育的目標是解決人與環境之間的矛盾,調整人的行為,建立環境倫理規範和環境道德觀念,教育人正確認識自然環境的規律及其價值,提高人對自然環境的情感、審美情趣和鑑賞能力,為每個人提供機會獲得保護和促進生態環境的知識、價值觀、態度、責任感和技能,創造個人、群體和整個社會環境行為的新模式。為實現人口增長的節制穩定、資源的綜合永續利用、環境資源價值的量化,經濟發展的持續性、城市建設的生態化打下基礎。
視頻
韶關市曲江區第一小學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科普文】帶你了解社會教育包含哪些方面?有哪些特點?,搜狐,2020-08-27
- ↑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意義,學習啦,2019-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