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市博物馆
韩城市博物馆于1984年5月成立,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现已初具规模,全馆现有干部职工35人,下设陈列保管,宣韩城市博物馆展厅都、接待服务,安全保卫,旅游产品开发五个小组,对全馆行,业务、接待、安全保卫工作实施全面管理。韩城市博物馆于1984年5月成立,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现已初具规模,全馆现有干部职工35人,领导班子由3人组成,其中馆长1人,副馆长2人,下设陈列保管,宣都、接待服务,安全保卫,旅游产品开发五个小组,对全馆行,业务、接待、安全保卫工作实施全面管理。
目录
发展历程
建管初期
韩城市博物馆1984年4月建馆伊始,馆址设在文庙内,依托此前文化馆文物组所征集的文物,加之博物馆成立后新征集的文物初步形成了馆藏体系,于1988年开始正式布展陈列对外接待游客。最初完成的基本陈列主要有以古代工艺品陈列和韩城地方志历史陈列为内容的第一、二陈列室及“石雕[1]石刻陈列室”、“韩城历代名人轶事陈列室”,陈列室面积1000平方米,陈列各类文物740多件。这些文物较全面地反映了韩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悠久的发展历史,丰富的文物古迹,独具地方特色的古风民俗,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时,充分体现了这里培育了以世界文化名人司马迁为代表的众多杰出人物的优良的文化传统。除基本陈列外,还开辟了面积为450平方米的临时陈列室。与此同步,博物馆逐年加大基础设施建设,1991年修建了100平方米的游客接待室,1994年修建了职工宿舍,1999年建成文物库房一座,2000年恢复了文庙东西马道门楼,2002年实施了安全技防工程。
扩建
2002年开始的博物馆扩建工程将文庙、东营庙、城隍庙三个古建筑群一气贯通,从而使博物馆南北纵深达600余米,占地8万余平方米,囊括以元代建筑为主,涵盖宋、元、明、清各代古建风格为一体大小不同的单体规范建筑100余座,在规模上居全国县市级博物馆之最。随着三庙贯通工程的实施,博物馆的各项工作迈出了大的步伐。按照规划,三庙贯通工程完工后,将在文庙区域展示韩城地方史文化,在文庙与东营庙衔接地段建设石刻碑廊,在东营庙区域展示专题文化,在城隍庙区域展示韩城民俗文化。从2002年开始,在吉英逊馆长的主持下,对部分基本陈列从内容到形式进行改造,主要改陈有:《走向文明的足迹--韩城历史文物陈列》、《韩城古今名人大观陈列》、《走近孔子陈列》,2002年至2007还完成了文庙及城隍庙大部分古建的维修,建成了三星级公厕一座。2007年实施了三庙整体消防工程。
主要构成
概况
韩城市博物馆位于陕西省韩城市古城区东部的文庙、东营庙及城隍庙内。1984年4月正式建馆,现隶属于韩城市景区管理委员会及韩城市文物旅游局。它是一个特色鲜明,馆藏丰富,集古代建筑与文物陈列为一体的地方性历史博物馆,是韩城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缩影。文庙:古为祭祀春秋时儒学创始人孔子及其弟子之所,也是传授儒学,教授生徒的学宫。始建于唐,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扩建成现今的规模,其格局规范至今保存完好,被誉为陕西省十四世纪以来保存最完整的文庙古建群,也是全国第五大孔庙。文庙建筑群以棂星门、戟门、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五个主体建筑为中轴线,四进院落,主体和配列建筑33座计100余间。建筑布局严谨、气势雄伟、肃穆庄重,保留了元、明、清建筑风格。加之众多反映儒学真谛的门额题辞、牌匾书文及错落分布的四十余株古柏古槐,使这里显得苍翠而富于生机,深沉而蕴涵典雅。2001年6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营庙
过去为守护城池驻军的兵营,属城区五营之一,建有祭祀关羽的庙宇。创建于明,现存建筑为清道光年间重修而成,主体建筑有山门、献殿、寝殿等共十余座计三十三间。主体建筑简约明朗,风格朴拙而绝少雕饰,体现了“武圣”关羽的“浩气天齐”和朴实无华的精神境界。2003年9月被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隍庙
古为祭祀城池守护神之所。始建于唐宋之际,现今的建筑为明万历年间重修时形成的,建筑占地阔绰,规模宏伟,沿中轴四进院落,主体建筑南北一线排列,配列建筑东西遥相呼应,整体结构严谨,布局合理,雕饰精美华丽,琉璃覆瓦,金碧辉煌,蔚为壮观,是一组不可多得的元、明、清大型古建群。主体和配列建筑共22座计67间。2001年6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韩城市博物馆依托庞大的古建群使它本身成为一个罕见的集宋、元、明、清建筑为一体的精美的露天建筑陈列。同时,博物馆在完整地保留了古建筑外貌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建筑内部条件加以改造,举办各类文物陈列,从灯光、展柜、展具等各方面考虑陈列效果,为观众提供最佳的服务。从而使这里建筑陈列与文物陈列浑然一体,建筑艺术和人文艺术交相辉映。
视频
韩城市博物馆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石雕,石雕的发展史 ,搜狐,2021-07-19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批)名单、地区、批次全在这里了(上)!,搜狐,2018-01-05